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旅游 >> 迷失在一千零一夜的十二天里下
菲斯
历史名都菲斯,位于摩洛哥北部,座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米的高地上,距离首都拉巴特公里,居东、西、北部地区交通要冲,为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曾是国家旧都,已有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摩洛哥伊斯兰文明的起点。
公元年,一支阿拉伯帝国大军西征北非,进军到摩洛哥以西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远征军统帅高声地叫道“马格里布”意思是来到了“世界的西端”,落日的地方。从此,继柏柏尔人,腓尼基人,罗马人和拜赞庭人之后,阿拉伯人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角。
菲斯的建立可以追溯到8世纪,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发生了武装叛乱,一位名叫穆勒.伊德里斯(MoulayIdris)的人在乱军中逃出麦加,漂泊三年后,辗转来到摩洛哥,他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穆斯林王朝,自称伊德里斯一世,定都菲斯。
选择菲斯作为首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里夫山(RifMountain)和阿特拉斯山(AtlasRange)之间的纽带;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雨水充沛,草木旺盛,而且这里也有适于农耕的平原和峡谷(因为雨水充沛)。
菲斯的真正兴起是在穆勒.伊德里斯的儿子伊德里斯二世手中,伊德里斯二世首先扩建了菲斯,随后先后接纳了从中非、西班牙甚至土耳其迁徙来的几千住户,其中包括大量的手工艺者、商人和知识分子。
据说,菲斯从12世纪中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一跃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拥有12万间房屋,多个作坊。13世纪上半叶开始,菲斯成为持续两个世纪的国都,“菲斯就像一幅马赛克”正是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使菲斯成了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文化之都,著名的手工艺品中心,号称“非洲的雅典”。
我们住在皇城外,我们每天进城都要穿过BlueGate(BabBoujeloudGate),就仿似走进一千零一夜故事前的必经的时光隧道。
这座中世纪古城延续了一千多年,城市格局基本保留,房屋密集,式样千姿百态,街巷纵横交错,穿行的毛驴,忙碌的手工作坊,吆喝着的卖艺人,咯咯笑的小孩儿,当然还有那飘着薄荷茶的古道。
摩洛哥第一个穆斯林国家在菲斯建立之后,王朝又历尽更迭,直到年,阿拉维王朝(SulalaAlawiyya)建立并延续至今。其间多年,摩洛哥的历史演绎过辉煌和绚烂。
老城(FezBali)建于山坡上,被菲斯河分为左、右两岸。主要景点和市场集中在左岸的卡鲁因区,游客摊贩云集。老城四周被城墙环抱,很难扩建,于是13世纪,马林王朝又在老城以西修建新城(FezElJdid)。
城内的卡鲁因大学(UniversityofAl-Karaouine)是专门从事伊斯兰教学习和研究的高等学府,建于公元年(九世纪中),图书馆藏有各类伊斯兰教书籍几十万册,其中珍贵的手抄本多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比英国的牛津大学早年,比法国巴黎大学早年。这座著名的大学最初是一座清真寺,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们讲解《古兰经》。虽然现时的卡鲁因大学对非穆斯林不作开放参观,但是慢慢踱步到门前,感受一下它的庄严,还是仿佛能够沐浴到学术的熏陶的。
如果你把蓝门作为你的起点,进门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阿布依南神学院(BouInaniaMedrasa)。Medrasa是穆斯林学校的意思。由曾经统治过摩洛哥的AbuInanFaris创建于年至年,具有当时的所谓Marinid建筑风格,非常精美。学院既宣传伊斯兰教义,也做教育,获得了大清真寺GrandMosque的地位.,这有些象早期西方的神学院,也是菲斯唯一设有清真寺的神学院。
然而,自15世纪开始,摩洛哥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首都也被迫从菲斯迁往拉巴特,但菲斯在摩洛哥人心中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
年3月,法国和摩洛哥在当时的国防大使住宅(现时是一个餐馆),签订了《菲斯协定》,这个协定使摩洛哥就此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人进入菲斯以后,又在新老两城外又修建了一个现代的新城区(VilleNouvelle)。
年,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西方列强企图继续维持殖民地特权,而为二战作出巨大贡献的摩洛哥人民,理所当然要求自己的独立。1月1日,数十位独立党人聚集在菲斯,发表了独立宣言,解开了斗争的序幕。事实上,也就是在摩洛哥人不断的斗争中,法国人才不得不放弃了他们对摩洛哥所为的“保护”。摩洛哥人民取得了真正的独立。
独立宣言石碑和那家餐馆,都没有独立开辟为工人参观的地点,他们只是静静地散落在菲斯的街道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向人们展示这段历史。
宣布独立后,法国人撤出,老城市民涌入现代菲斯城区,城外的穷人借机搬进老城,对中世纪老城严重破坏。年菲斯Medina入选世界遗产名录,UNESCO出资修复老城,一座座清真寺,神学院,喷泉才得以恢复当年的风韵。
我们酒店房顶精美的伊斯兰雕刻,大块的间隙嵌进了彩色的琉璃,自然光射入,五彩斑斓。
菲斯皮货历来享誉北非,他们沿袭了千年之久的独特制作工艺,堪称一绝。
穿过各种曲折的小巷,眼前的景象,二百多个大染缸密密麻麻地紧挨在一起,空气中流动着令人窒息的毛皮气味,需要薄荷叶来抵抗些许。这里就是摩洛哥最大的皮革染坊(Tanneries或Chouara)。
“皮子软化后,需要用鸽子粪来洗皮,养鸽子的常常把鸽子送过来,让我们能够得到长期供应,皮子洗干净之后,才能够开始染色。”
经过软化,清洗,浸泡后,最关键的工序就是染色。这也是所有工中中最累的一个。“最辛苦的工序是第一步去毛和这一步染色,因为这一步要用脚泡在水里踩皮子,干这个活儿的人身体要非常结实。”
擀皮是最后一道工序,工人们用大擀刀削去粘在皮子上的碎末,所有工序几乎都由手工完成,机械时代似乎永远留在了这个阿拉伯城区之外。
在老城(FezBali)以西,是菲斯的新城(FezElJdid),别被名字忽悠了,其实新城也是个中世纪古城,里面皇宫,犹太区,穆斯林区几分天下。
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是位于摩洛哥北部的一座山城。满城的蓝色捕获无数少女心。有人说它的蓝是为了防蚊,有的人说就是为了模仿爱琴海上著名的圣岛,但是我更愿意相信那个和犹太人相关的故事。
在15世纪,受到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来到这里避难。这个地理位置偏居一隅的山城,在当时就被选中。现在看来她的确是个不错的屏障。历史记载,舍夫沙万是在年被犹太人所发现,并在此居住了下来。
十九世纪初,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灭绝的种族清洗。那时候又有了一大波新的犹太人到舍夫沙万避难。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和天堂,让人们时常保持高度的精神上的觉知,也寓意着蓝色是在上帝的保佑之中。从年代开始,犹太人在宗教信仰的指引下,开始把房子漆成了蓝色。
这种蓝色的主色调直到年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犹太人离开舍夫沙万后依然被保持了下来。
现在每年春天,经过一个冬季雨天的洗刷后,村民们会重新粉刷房子,而保持蓝色的传统在这一百多年里被延续了下来。
可能因为期望太高,春天未到,舍夫沙万的蓝没有想象中那么澄澈。
舍夫沙万还以生产大麻(Hashish)著名,据说这里的大麻产量是全世界的1/3,欧洲60%的大麻都从这里进口。
行程时间太短,本来想把最后一站设在丹吉尔(Tangier),这个被误认的非洲最北端,看看那对岸的西班牙。但因为飞机上结识的摩洛哥朋友Salma的盛情邀请,我们把行程的最后一站定在了她的故乡——拉巴特。
在人生中,总会与某些人结识,但是为什么这亿万人中不邂逅而去遇到他们呢,总觉得,这便是“缘”。
拉巴特
其实拉巴特才是摩洛哥的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濒临大西洋,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也是摩洛哥第二大城市。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穆瓦西德王朝,现存老城Medina是18世纪所建,称为阿拉伯区,现在主要是出售木雕、手工地毯、银器和皮革制品的手工艺品市场。
新城区于年摩沦为法国保护国之后兴建,分为Hassan,Orange,Agdal和Souissi四个区。今天的拉巴特已经成为一座既保留了历史遗迹,又焕发现代气息的都市了:你可以轻易地在老城(Medina)拥挤的小巷里沉醉一段历史,也可以远远走出城门洞,在新城跟上现代的步履。
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年3月30日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
在20世纪50年代,摩洛哥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中涌现过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由于摩洛哥北扼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地位,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意图将摩洛哥瓜分。当时阿拉维王朝的第21位君主,年轻的穆罕默德五世毅然担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重任,带领摩洛哥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为此年穆罕默德五世被法国殖民者罢黜,并放逐到了远离祖国的科西嘉岛和马达加斯加。然而,在他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爆发了激烈的游行示威和武装起义。为抗议他被流放一周年和两周年,摩洛哥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大罢工,穆罕默德五世成为了摩洛哥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3年后,法国殖民者慑于摩洛哥斗争的烽火,只能让穆罕默德五世回国。
年3月2日摩洛哥获得独立。穆罕默德五世成为摩洛哥独立后的第一任国王。被摩洛哥人民尊为“独立之父”。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国王登基。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国王因病逝世,王储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称穆罕默德六世。
为了纪念穆罕默德五世,摩洛哥人在首都拉巴特耗时10年,建立了这座规模宏大,肃穆庄严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墓。
位于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对面的这座哈桑塔(HassanTower),建于公元12世纪,长米、宽米,高44米,历经风雨,见证了摩洛哥的兴衰往事。据说毁于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该清真寺年动工,年埃尔·曼苏尔去世后就不得不停工,而这座原来规划80米高的哈桑塔,也只建到一半。
哈桑塔广场是由昔日清真寺的废墟遗址改建而成的,诺大的广场上全部铺设着白色的花岗岩,并竖立着一排排花岗岩石柱,或高或低,整齐排列,看得出都是被地震折断摧毁后重行堆筑起来的,根,每根直径大约都在1米左右。
拉巴特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穆瓦西德王朝,现存老城Medina是18世纪所建,称为阿拉伯区,现在主要是出售木雕、手工地毯、银器和皮革制品的手工艺品市场。新城区于年摩洛哥沦为法国保护国之后兴建,分为Hassan,Orange,Agdal和Souissi四个区,是20世纪建于非洲大陆上最大、最雄心勃勃的现代城市建筑项目之一,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最完整的一个。今天的拉巴特已经成为一座既保留了历史遗迹,又焕发现代气息的都市。
摩洛哥也像一块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每个城市都有她各自的主色调,色彩活泼得一塌糊涂。从卡萨布兰卡到索维拉,从马拉喀什到拉巴特,浮光掠影中渐渐勾勒出摩洛哥前世今生的轮廓。但这仅是一个轮廓而已,很多重要的东西,用心才能看得见。
写在最后的话—
昨天的文章发出去,很多人在后台撩我,更惊喜的是,我亲爱的闺蜜还送我这幅《薄荷茶之夜》,嗯嗯一直以来的才女。嗯嗯温柔贤淑,持家有道。嗯嗯热爱生活的热血青年,快来把她牵走呀!细细想来,整个人类好像都在茶碗里相遇过。如果能在这杯薄荷茶里相遇一段爱情,嗯嗯,也是极好的。
Iwishyouwerehere.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旅游资讯,
请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猛击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ly/1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