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上海证券报1023要闻摘要

发布时间:2020/10/30 11:59:49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Ⅰ宏观方面

1、李超:研究制定全市场推广注册制实施方案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昨日表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已逐步具备。证监会将加强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各项制度规则运行情况的评估,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框架,研究制定全市场推广注册制实施方案。

李超昨日下午出席金融街论坛年会“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生态建设”分论坛,并在讲话中作出上述表示。

2、多项世界第一!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成绩单出炉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22日在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成就发布会上表示,能够圆满地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其中,硬性指标超额完成,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较好完成。

李小鹏指出,这5年是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5年。到“十三五”期末,预计铁路运营的总里程14.6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约为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覆盖95%的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公路通车里程约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是居世界第一位,覆盖了98.6%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1.61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个。民用运输机场个,覆盖了92%的地级市。

3、北向资金加仓优质资产挺进12家公司股东榜

  随着近两年外资在A股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北向资金的一举一动成为众多投资者   值得   整体上看,这12家获得外资青睐的公司主要分两类:一是食品饮料、汽车行业中的二线消费股;二是业绩实现高增长的周期股。

4、股指踟蹰不前次新股“牛劲”不减

  周四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继续走弱,创业板指数盘中最大跌幅超2%,午后股指又震荡回升,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反弹,大盘全天呈探底回升态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50点,跌0.38%;深证成指报.18点,跌0.53%;创业板指数报.59点,跌1%。自10月13日以来,市场整体呈震荡回踩之势,但不少次新股表现突出,股价迭创新高。

  对于昨日行情,有市场人士认为,A股早盘探底可能是消化利空,包括IPO巨额融资、可转债炒作等对流动性的分流。但从次新股持续活跃、泸州老窖等白酒龙头续创新高看,当前市场内仍存在一些积极做多的资金。

  盘面上,昨日次新股逆势闯出“一片天”。特别是创业板次新股盘中大幅拉升,其中,电声股份尾盘封住涨停,成功实现二连板,两天股价飙涨40%,本周以来涨幅达52%。此外,英杰电气涨幅超12%,新强联、米奥会展等也纷纷拉升。人气股卡倍亿盘中股价最高攀升至.50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自国庆长假后至10月22日,注册制次新股整体表现出色。Choice数据显示,近5个交易日内,包含卡倍亿在内,有23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10月以来,松原股份累计涨幅达73.14%,卡倍亿累计涨62.59%,迦南智能涨43.09%。

  龙虎榜显示,这些次新股大涨主要是受到游资和机构资金助推,其中部分次新股前三季度业绩增速较高。

  白酒板块昨日也逆势走强,老白干酒涨停,金徽酒上涨8.60%,洋河股份涨6.04%。银行、券商等板块盘中大幅拉升,带动指数企稳回升。银行板块中,招商银行昨日盘中创历史新高,10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4.42%。券商板块中,方正证券上涨逾6%,财通证券、浙商证券等纷纷跟涨。

Ⅱ行业方面

1、工信部: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竞争力增强

  在工信部“强链补链”工作的作用下,我国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内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电池单体密度达到了瓦时/公斤,价格1.0元/瓦时,较年分别提高了2.2倍、下降了80%;宇通客车()、上汽名爵等产品实现批量出口,比亚迪()、吉利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前十。

5G方面,运营商已提前完成今年新建50万个基站的目标,实现地市级覆盖,1.6亿个终端连接在5G网。

5G超前部署提升了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年疫情期间,武汉移动流量突然增加了百分之六七十,但网络经受住了高负荷考验。”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举例说。

“中国制造”产业链的稳定对全球经济也有积极作用。对外经贸大学一份报告称,美国、中国、德国已形成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三个地区中心。现在,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节点和关键环节之一,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铜博士”续创两年多新高“中国动力”持续支撑铜价

  国际铜价本周再度创下两年多来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0月22日15时,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LME铜)周内最高触及美元/吨,周涨幅超过3%,为年6月中旬以来首次站上美元/吨;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COMEX铜)本周以来最高触及3.美元/磅,亦为年6月中旬以来的新高。

  由于广泛运用于电力、建筑、机械等多个领域,铜被市场看作宏观经济的风向标之一,素有“铜博士”之称。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美国刺激政策预期、美元走势、智利铜矿运营状态等因素都会对铜价造成一定影响。中长期来看,中国工业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强劲的铜消费有望持续支撑铜价。

  同时,作为铜主产区的智利、秘鲁等地仍受深疫情影响,工人罢工事件频发,市场对铜矿供应的不确定性预期升温。

  智利坎德拉里亚(Candelaria)铜矿宣布从周二(10月20日)开始暂停运营。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的工人在周一走上街头,抗议该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裁员计划。

“智利存在潜在的铜供应中断风险,这支持铜价走高。”瑞富公司(MarexSpectron)大宗商品经纪人安娜·斯达布伦(AnnaStablum)表示,“此外,由于美国、欧洲疫情持续恶化,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的刺激举措,这有助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中国经济、工业活动快速复苏,国内金属需求强劲,是近期铜价继续上涨的关键因素。

3、百家房企带着80万套特价房上天猫今年“双11”电商平台与商家都在憋大招

10月22日,“双11”大促销活动启幕:多家房企带着0个楼盘共计80万套房源集体参加天猫“双11”;同期参与的款热销车型低至5折,覆盖50多个汽车品牌。

从快消品打头阵到叫卖车房,从1天付尾款到4天付尾款,各路商家都指望这场大促销在年底冲击销量。在电商侧,各大平台已拉开阵仗。

4、京东与菜鸟齐步走物流机器人规模化脚步加快

10月22日,JDL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王振辉在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宣布,公司正与江苏省常熟市合作,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目前城市级无人配送项目在常熟正式落地运营。落地常熟只是第一步,京东物流未来5年将投入10万台机器人。以京东物流、菜鸟网络为代表,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正在提速。据悉,今年“双11”将迎来物流机器人应用方面的最新变革。

今年云栖大会期间,阿里巴巴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的首个投用场景就是菜鸟驿站。阿里同时注册成立小蛮驴智能科技公司,推进机器人的研发和量产落地。小蛮驴机器人将率先在菜鸟驿站大规模投用,并有望在社区、学校、办公园区大规模使用。

在巨头加大物流机器人规模化投入的同时,定位为“解决方案+智能物流机器人+智慧大脑操作系统”供应商的快仓智能即将宣布新一轮融资计划,不排除冲刺科创板的可能性。年,公司完成2亿元B轮融资,由菜鸟网络和软银中国共同参与。嗅到智慧物流机器人的商机,资本在产业链提前做好准备。

Ⅲ企业方面

1、可转债延续“熔断”潮正元转债单日大涨%

  本周以来,可转债市场一改前期颓势,在蓝盾转债等“三高”转债带动下,掀起新一轮炒作潮。昨日,正元转债单日大涨%,刷新了可转债单日上涨纪录。同时,可转债成交金额也史无前例地站上千亿元大关,几乎相当于沪市昨日成交额的一半。当日,可转债市场共出现20次熔断,同样刷新了转债市场历史纪录。

  此轮暴涨行情始于蓝盾转债。但投资者完全没有想到,自本周一以来蓝盾转债3日暴涨%,居然不是本轮行情的极限。

  昨日,正元转债开盘大涨。虽然发行人的半年报业绩并不出色,但正股表现似乎已经不重要。此后正元转债连续冲破20%和30%的熔断线,从“无名之辈”摇身一变成为“新龙头”。此后,正元转债涨势一发不可收拾,轻松大涨70%。受此带动,可转债纷纷触发熔断。特别是下午开盘后,多只转债集中冲击熔断。

  临近尾盘,正元转债加速拉升,最终收报.元,单日大涨.41%。

  正元智慧昨晚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申请,正元智慧及正元转债将于10月23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完成相关核查工作并披露核查结果后复牌。

2、教育科技“独角兽”飞奔猿辅导再获风投22亿美元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教育在线化,也让教育科技“独角兽”估值飙升。10月22日,猿辅导在线教育公司宣布,近期已完成G1和G2轮共计2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亿美元,由此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

本次,猿辅导G1轮由腾讯领投,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和IDG资本等跟投。G2轮则由DSTGlobal领投,中信产业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挚信资本、德弘资本、OceanLink、景林投资、丹合资本等参与。

猿辅导创立于年,旗下拥有猿辅导网课、斑马AI课、猿题库、小猿搜题和小猿口算等多款产品。其中,猿辅导为国内中小学网课品牌,斑马AI课是学龄前在线课程学习平台。

猿辅导的用户增长速度十分惊人。猿辅导称,目前,猿辅导网课和斑马AI课在读学生人次共计万左右,是目前国内网课用户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

猿辅导方面还表示,本次再次获得资本的追捧,可以视为资本对其AI战略和相关技术的认可。

另据介绍,目前,除北京总部之外,猿辅导已经在武汉、西安、郑州、南京、成都、济南、长沙、天津、重庆、沈阳、长春、合肥等城市建立了教学教研中心和分支机构,公司员工数量超过00人。

从此前披露的业务目标来看,猿辅导年的现金收入预计达到亿元到亿元之间,其中K12板块(猿辅导网课和斑马AI课)的目标收入约为亿元,成人教育板块(粉笔公考)约40亿元。

在用户及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今年以来,猿辅导估值得以迅速提升。

今年3月,猿辅导宣布完成10亿美元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腾讯、博裕资本和IDG资本等跟投,当时投后估值为78亿美元。加上本次22亿美元新融资,猿辅导自创办以来完成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50亿美元。

眼下,各大教育巨头正在抓紧抢占市场。有研究机构估计,在线教育前十大企业仅仅今年7月和8月的暑期市场获客费用,就可能投放超过亿元。

“用户增速与平均获客成本是培训辅导类教育企业两大关键指标。”一位教育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在线教育的确迎来绝佳机遇,“头部教育巨头最为受益,他们有资金优势,有资源优势,正好顺势抓紧做大。”

3、科创新源拟21.5亿元加码华东布局

  正大举扩张的科创新源选择在无锡锡山设立华东总部。公司22日晚披露,已于10月22日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公司拟在该区购地约亩投资建设华东区域总部、5G通讯及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

  据披露,该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规划建设5G塑料金属化核心器件及5G散热器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散热器及精密压铸件扩产项目、5G核心器件及热管理研发项目等,总投资11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10.5亿元,规划建设消费电子散热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精密压铸件扩产项目、热管理研发项目等。

  科创新源主营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业务包括通信基站用塑料金属化器件、散热器、环形器、隔离器等产品以及通信和电力用防水、防腐、绝缘、防火、密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线涵盖通信、电力、汽车、海洋等领域。

  在通信业务领域,科创新源是华为、中兴两家通信设备龙头企业的供应商,满足其在通信基站用防水密封类材料的需求,并成为其他通信设备厂商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韩国SK等运营商此类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据披露,公司5G塑料电镀振子和散热器等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交付能力。

为抓住5G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完善公司散热业务战略发展布局,科创新源正通过并购积极整合行业资源。今年8月,公司披露拟通过收购和增资获得苏州瑞泰克散热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今年9月,公司签署了收购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的框架协议;10月15日,公司披露收购了广东德瑞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4、威华股份拟12亿元投建氢氧化锂项目

威华股份10月22日晚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盛新锂业在射洪市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总投资额12亿元。其中首期年产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于年内开工建设,首期建设投资额为8.5亿元。

5、山鹰纸业旗下北欧纸业在瑞典上市

10月22日,在山鹰纸业并购北欧纸业三周年之际,北欧纸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NasdaqOMX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NPAPER。

北欧纸业长期深耕欧洲市场,专注于防油纸和牛皮纸的细分领域,在欧洲防油纸行业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其牛皮纸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建筑、化工等细分行业。

6、恒通股份拟易主南山村委会“天下第二村”A股再下一城

  被称为“天下第二村”的南山村A股再落一子。恒通股份()10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实控人刘振东、股东南山投资、二股东宋建波当日分别与南山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前两者拟协议转让其合计占公司总股本11%的股权给南山集团,总价款近5亿元。此外,宋建波通过大宗交易转让其持有的2%股权给南山集团,并拟将剩余股份5.71%的股份表决权委托予南山集团。

这意味着,原是恒通股份第三大股东的南山集团将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公司实控人将变为山东龙口市南山村委会。

7、华为Mate40亮相新一轮5G换机周期将至

10月22日晚间,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全球发布会上发布华为Mate40系列5G手机,这款搭载华为绝版5G芯片的旗舰手机起售价欧元(约合人民币元),10月23日0点在华为商城及线上授权电商平台、线下授权零售渠道开启预约。

5G终端商用明显提速的大背景下,在“双11”活动正式启动之际,华为Mate40系列手机与上周发布的苹果第一代5G手机iPhone12系列一起,开启新一轮5G换机周期。

8、中海油第三季度油气销售降逾26%

  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10月2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指标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净产量同比增长5.1%,油气销售收入下降超26%,平均实现油价下降近三成,资本支出下降5.8%。

第三季度,中海油实现总净产量.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5.1%。其中,中国净产量88.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10.4%,主要原因是旅大21-2/旅大16-3油田区域开发、东方13-2气田群等项目投产带来产量贡献;海外净产量4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下降4.6%,主要原因是低油价下尼日利亚Egina项目限产及加拿大长湖油砂项目减产。

9、抗疫战绩亮眼明德生物第三季度业绩大增33倍

  明德生物10月22日晚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净利润3.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5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44%。

  明德生物表示,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发生后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及检测业务量大增。此外,报告期公司化学发光产品销售增长,PCR实验室建设项目业务增加,产生了新的营业收入。

  明德生物主要从事体外快速诊断设备(POCT)及配套试剂(免疫层析/化学发光/血气分析/分子诊断/心电)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基于体外诊断平台的多中心建设服务,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公司战“疫”中取得的好成绩在半年报中已有体现。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9%。

明德生物在国内取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注册证,产品中标多个省份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还取得欧盟CE准入、澳大利亚TGA认证及巴西ANVISA认证,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此外,公司化学发光及血气产品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的新冠肺炎防治医疗设备清单。

10、海峡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逾10倍

10月22日晚,海峡股份披露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万元,同比增长.05%。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降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25.70%。

  资料显示,海峡股份主营业务为船舶运输和轮渡港口服务,包括经营海口至海安、海口至北海客滚运输航线,海口(三亚)至西沙旅游客运航线以及新海港和秀英港轮渡港口服务业务。

  日前,海峡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工程,投资总额为14.51亿元,资金来源拟为自有资金占30%,银行贷款占70%。项目建成后,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海口市及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助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速形成海南陆岛运输综合交通门户,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88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