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名家帶妳彈middot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
謝爾蓋?瓦西裏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史上最后一位
以浪漫主义风格方式进行创作的大作曲家
他的作品
气势恢宏,抑郁暗淡
有些豪放洒脱,有些小巧精致
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
具备了鲜明的“民族性”“生活性”
他是謝爾蓋?瓦西裏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
-FORYOU-
名家帶妳彈“拉赫瑪尼諾夫”
拉赫瑪尼諾夫不僅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事實上,他也是一位大師級別的鋼琴家。如果要給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演奏特征下個定義的話,那就是演奏質感非常清晰,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三位國內外鋼琴家的精彩演奏,一起在欣賞中get如何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精髓吧!
01
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西班牙)——帶妳彈《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被譽為是拉赫瑪尼諾夫的“最高傑作”,廣受世人的喜愛和歡迎。
在所有俄羅斯作曲家所作的鋼琴協奏曲中,《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為首屈一指的名作。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中板,c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
開頭,主奏鋼琴彈出八小節像是鐘聲一樣灰暗而沈重的和弦。
之後,出現管弦樂的充滿力量的c小調第一主題(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導之下,出現了由鋼琴主奏的降E大調第二主題(片段2),這一主題充滿了甜美的傷感,被認為是“最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查看“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詳細介紹
▼
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
LeonelMORALESALONSO
長江鋼琴藝術家
向上滑動閱覽“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簡介”
莫拉萊斯教授是馬德裏阿方索十世·阿爾薩比奧大學音樂及表演藝術系教授,薩爾斯堡奧地利音樂學院夏季學院教授,巴倫西亞卡斯特利翁學院教授。西班牙塞維利亞匈牙利聖伊莎貝爾貝拉學院學術成員。曾作為學校鋼琴顧問在波多黎各聖胡安音樂大學擔任“常駐教授”。
他畢業於哈瓦那大學,師從維克多·麥莎諾夫的弟子弗蘭克·費爾南德斯,他們均繼承於傳統俄羅斯學派鋼琴大師範伯格。
莫拉萊斯教授曾獲得格雷羅基金國際鋼琴大賽(馬德裏)冠軍、哈恩國際鋼琴大賽亞軍及“當代音樂最佳演繹”獎、羅莎·薩瓦特爾大獎西班牙音樂最佳演繹獎、西班牙瓜達德國際鋼琴大賽冠軍、葡萄牙波爾圖西達德國際鋼琴大賽亞軍、韓國最佳音樂會獨奏表演者大獎、委內瑞拉特蕾莎·卡內尼奧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意大利奧斯塔國際鋼琴大賽特別獎和薩爾茨堡奧地利音樂學院夏季學院大獎等獎項。
他被公認為貝多芬作品最佳演繹者之一,“從其精湛的演奏中就能感覺到他多麽了解貝多芬,雖說眾口難調,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我聽過貝多芬作品的最佳演繹。”(西班牙國家報,赫蘇斯·奧雷拉)莫拉萊斯教授曾受邀擔任各大主要國際鋼琴賽事的評委。其中包括,羅馬肖邦鋼琴比賽、沙拉·蓋洛國際鋼琴比賽、布佐尼國際鋼琴比賽(塞雷尼奧)、門德爾松鋼琴比賽、盧西亞諾甘特比賽、西班牙羅霏爾鋼琴比賽、華金·羅德裏戈鋼琴比賽、德國亞琛國際鋼琴比賽和韋爾尼格羅德國際鋼琴大賽。
他同時還是許多鋼琴賽事的評委會主席,其中包括:坎皮略斯(馬拉加)和斯克裏亞賓(格羅塞托)、坎圖及瓦爾賽西亞(意大利)鋼琴大賽。
莫拉萊斯教授及夫人是西班牙作品國際鋼琴比賽(馬德裏)、雷加利斯國家鋼琴節藝術及大賽(馬德裏)、瑪麗亞·埃雷羅國際鋼琴大賽(格拉納達)以及萊昂內爾·莫拉萊斯國際鋼琴藝術節的創始人。
莫拉萊斯教授曾在德國、意大利、比利時、法國、莫斯科、中國、韓國、墨西哥、美國等國家開辦大師班。他還成功舉辦了分析並演繹貝多芬32首奏鳴曲的課程。
他的許多學生都曾在多項西班牙國內及國際賽事上獲獎,莫拉萊斯教授以獨奏家的身份曾與許多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及指揮合作,足跡遍布全球。
▲
02
馬如安·畢納達拉(摩洛哥)——帶妳彈《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是拉赫瑪尼諾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取材於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寫成單樂章的鋼琴與樂隊曲。
技巧復雜精深、氣勢輝煌,成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輝煌的技巧表現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然而作品裏最令人難忘的卻不是眼花繚亂的技巧。
而是慢速的第18個變奏,整部狂想曲到這裏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純樸抒情的曲調,這個旋律開朗優美,動人心魄。
其中當然也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郁”,這個旋律先在鋼琴上唱出,質樸而平和,然後讓位給弦樂,熱情在逐步增長,隨後發展成浪漫激情的頌歌。
查看“馬如安·畢納達拉”詳細介紹
▼
馬如安·畢納達拉
國際著名鋼琴家
摩洛哥王國皇家學院藝術總監
向上滑動閱覽“馬如安·畢納達拉簡介”
享有盛譽的鋼琴家馬如安·畢納達拉無疑是摩洛哥籍鋼琴家在國際音樂會舞臺上的主要代表。由於畢納達拉先生有著深厚的匈牙利音樂傳統,年被授予匈牙利議會獎章,以表彰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
第一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是年他在匈牙利電臺鋼琴比賽上的大獲全勝,贏得了安道爾大獎。以及不久之後的那不勒斯國際鋼琴比賽。
年,馬如安.畢納達拉在卡內基音樂廳的贊克爾音樂廳首次亮相,《紐約時報》稱贊他的表演為“足智多謀的、鋼琴演奏、本能性的抒情和深思”。不久之後,由華盛頓表演藝術協會主辦的海耶斯系列,畢納達拉在肯尼迪中心登臺亮相。《華盛頓郵報》報道了這位年輕鋼琴家的“鍵盤敏捷,甚至在復雜的和諧統一中能突出一個單音”。以及他的“節奏的活力和一種引人註目的動量感”。
畢納達拉先生曾與許多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和合奏團合作,如克裏斯托弗·巴拉提,艾米特·佩雷德,高參、柯達伊弦樂四重奏,鮑裏斯·布羅特,雷納托.帕倫博,譚麗華和佐爾丹·科齊休。最近,他在安特衛普的伊麗莎白女王大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烏迪內努沃劇院、布達佩斯的藝術宮和柏林音樂廳等著名場所演出。
盡管他的職業生涯還處於起步階段,但馬如安.畢納達拉因其“有教養的建構以及和諧意蘊的意識”(《克利夫蘭老實人報》),“令人驚嘆的李斯特詮釋”而受到贊譽。(《索恩-盧瓦爾河報》),“鋼琴的純粹輕松和熟練掌握”(《大都會生活》),“熟練控制”(《每日時報》)和“驚人的精湛技巧…沒有煙霧和鏡.子“(尼斯-馬汀)。然而,對他的贊揚不限於新聞界。他被傳奇鋼琴家,同時也是青年鋼琴家的導師費倫克·拉多斯,描述為“傑出的音樂家”。著名的鋼琴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稱贊他的表演“自發性”和“自然演奏”。隨著聲譽的不斷提高,畢納達拉先生在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祖賓·梅塔和安東尼奧·帕帕帕諾爵士等名人面前演奏,曾受邀為前第一夫人勞拉·布什(LauraBush)表演,並很享受日益繁忙的行程。
畢納達拉先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他不局限於演奏鋼琴,他在貝拉巴托克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就接受過指揮訓練,當時他還是蓋博·埃克哈特的學生。年,他師從桑多爾.法爾維和卡爾曼.德拉菲,完成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的勝利表演之後,獲得了李斯特音樂學院的文憑。
年,他發起了阿拉伯音樂項目,研究古典音樂並展現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古典作曲家。在摩洛哥王國學院的支持下,歐洲、非洲、亞洲和美洲的不同國家正在舉辦多個獨奏會、系列和小型音樂節。
馬如安.畢納達拉在巴黎、布達佩斯、拉巴特和北京之間定居。
▲
03
白岩峰(中國)——帶妳彈《第二鋼琴奏鳴曲》()Op.36
一拉赫瑪尼諾夫創作於年的《第二鋼琴奏鳴曲》(Op.36)是一首結構龐大風格特立的作品。
古典與浪漫的激情碰撞貫穿在曲式結構、織體、和聲語言的各個方面。
從曲式上而言,拉赫瑪尼諾夫選擇了古典時期的奏鳴曲式,以呈示、發展及再現的典型結構。
以浪漫主義的大線條旋律、華麗的多聲部織體為這部作品豐滿軀體,在某些程度上采用了現代派音樂的和聲手法修飾全曲。
查看“白岩峰”詳細介紹
▼
白岩峰
長江鋼琴藝術家
向上滑動閱覽“白岩峰簡介”
白岩峰,長江鋼琴藝術家,旅美青年鋼琴演奏家,深圳交響樂團客座鋼琴家。他是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大賽第一名得主,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鋼琴專業成年組金獎,兩次獲得在加拿大和美國舉行的晨興音樂橋-國際協奏曲比賽第一名,美國第三屆德克薩斯州國際音樂節和鋼琴比賽第一名,作為MOCC鋼琴五重奏成員獲中國蜂鳥音樂獎一等獎。他還是德國高天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等大賽的獲獎者。他的演奏被知名的Strings雜誌稱為“炫彩華麗的”。
白岩峰原師從鋼琴教育家張晉教授學習,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他是中央音樂學院“譚小薇獎學金”以及“樊建勤紀念獎學金”獲得者,“BOB”拔尖創新人才。他於年以本科唯一錄取被美國科爾本音樂學院授予全額獎學金,師從意大利著名鋼琴家FabioBidini。他迄今與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羅馬尼亞,意大利,中國的十多個國內外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並在美國,意大利,中國等各地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錄制多盤教學示範DVD光盤並出版個人專輯。
名家演奏用琴:長江鋼琴
長江鋼琴
眾多國際大賽共同之選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亞瑟?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
●斯克利亞賓國際鋼琴大賽
●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音樂周
●珠海莫札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
了解更多長江鋼琴產品信息
識別二維碼
-FORYOU-
拉赫瑪尼諾夫”妳知多少
Q
拉赫瑪尼諾夫的哪首協奏曲最具技術挑戰性?
很多鋼琴家都畏懼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認為這是古典音樂曲目單中最具技術挑戰性的協奏曲之一:作品的受敬獻者約瑟夫·霍夫曼從未在公開場合演奏過這部作品。年11月28日,這部鋼琴協奏曲由拉赫瑪尼諾夫本人和現已解散的紐約交響樂協會合作首演。數年之後,古斯塔夫·馬勒指揮了這部作品。“當時,馬勒是唯一一個我認為值得和尼基什歸為相同級別的指揮家。盡管已經排練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他一直全身心投入這部協奏曲,直到相當復雜的伴奏也練習到完美的境界。馬勒認為,樂譜裏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這樣的態度在指揮家中實在是太鮮見了……”拉赫瑪尼諾夫這樣告訴自己的傳記作家奧斯卡·馮·裏塞曼。
▲
Q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作品有哪些顯著特征?
拉赫瑪尼諾夫一方面是浪漫主義時代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的音樂裏又有接近20世紀作曲家的許多現代元素。他的作品體裁十分廣泛,涉及內容較多,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
他的鋼琴作品有些氣勢恢宏,有些抑郁暗淡,有些豪放灑脫,有些小巧精致,具有鮮明的俄羅斯民族風格和民間風俗的刻畫,代表了晚期浪漫註意的音樂觀和風格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同時表現出了拉赫瑪尼諾夫心靈的方方面面與人生豐富多彩的經歷。而豐富的俄羅斯民族語匯又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他的作品既吸收了李斯特的輝煌技巧和肖邦的詩情畫意,又繼承了格林卡的親切質樸和柴科夫斯基的真情傾訴,他將這一切同自己的切身體驗融為一體,形成了個人的獨特風格。
▲
Q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演奏中音樂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鋼琴旋律的憂郁——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音樂裏,旋律是其音樂價值的集中體現。鋼琴旋律的傾向特性主要表現為“二度進行”以及向心式旋法。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特色深受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影響,所以他創作的鋼琴作品也帶有濃厚的民族抒情特色,在鋼琴音樂中主要體現在鋼琴旋律長且優美、抒情優美中夾雜著些許的傷感。
節奏與節拍的動蕩——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往往體現出較強的節奏感。他的“命運動機”和音樂巨人貝多芬有些類似,不同之處在於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更多地體現了與不公命運的抗爭與糾纏和人們面對悲劇生活的無可奈何。
鋼琴作品的調式布局——拉赫瑪尼諾夫喜歡在自己的鋼琴作品中用小調式,他的作品往往不會只用一個調式,大多數的鋼琴作品都利用了調性轉換。
“名家带你弹”推荐阅读
“樂聖”的作品怎麽彈?兩位鋼琴大師告訴妳!
10月10日
“旋律大師”老柴的作品應該怎麽彈!
10月10日
如何演奏肖邦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名曲?
10月10日
莫札特“天才作品”,還可以這樣彈!
10月1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