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旅游 >> 湖南开行首趟东盟国际货运班列中欧班列l
货物运输时间可缩短3天!湖南开行首趟东盟国际货运班列
3月31日上午8时58分,长沙至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满载着41车钢材、化工产品、玻璃器皿等出口货物,从长沙北站货场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凭祥口岸,预计7天后到达目的地越南河内。这是湖南直达东盟国家的首趟国际货运班列。
据悉,长沙至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是湖南铁路在稳定开行欧洲线路、中亚线路的基础上,新增的一条南下通道。这是湖南深化拓展东盟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以长沙为中心,连通东盟与欧洲之间陆路运输“双集结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东盟班列集结中心),助力湖南省外贸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长沙至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线路的开通,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我们公司钢材出口东南亚提供了新的通道。”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表示。
“现在许多外贸企业运输需求迫切,我们必须要确保班列开行的时效性。”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断优化货物安检和运输作业环节,加强箱源调配组织,确保检验通关、车辆调配、装卸组织等各环节的无缝对接,满足客户即来即走的运输需求。“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货场场地的周转效率,为更多急着发货的客户腾出存放场地。”
长沙至东盟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后,湖南国际货运班列辐射连通东、西、南、北通道,将真正实现以铁路口岸为枢纽,内外联通、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班列货物在长沙北站海关监管区统一报关,装车后直达东盟各国,湖南至东盟的货物运输时间与过去相比缩短了约3天时间。
更值得期待的是,经过3个月试运营后,东盟班列将逐步实现每周1班常态化开行,成为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来源:三湘都市报)
中欧班列“汉西欧”专列成功首发
3月31日,“汉—西—欧”专列正式首发,为汉中市拓展国际市场架起了新桥梁、注入了新动力,进一步降低汉中及周边地区进出口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缩短全程国际物流运输时间,助推汉中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汉中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无水港,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商务厅、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政府口岸办、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省贸促会、中国铁路西安局及汉中市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开区和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我市多家外贸企业组织方阵到首发式现场。首发仪式由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机关党组书记王镇主持。
首发式上,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屈占权、省政府口岸办专职副主任陶绍卿、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和文全分别致辞;汉中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汪瑞亭介绍了褒河物流园区基本情况;屈占权代表汉中市人民政府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定合作协议;汉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钟洪江宣布发车令。
随着轰鸣的汽笛声,首列43车满载余吨食品、精密仪器、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的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汉西欧”,从汉中褒河物流园褒河站缓缓出发,该专列将在西安港集结、分拨,再分别从阿拉山口口岸及满洲里口岸出境,最终抵达鹿特丹及莫斯科,至鹿特丹全程约公里,至莫斯科全程约公里。
“汉西欧”专列正式开通,为加快融入大西安步伐,在物流、产业、人文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积极搭乘这条物流快捷度高、运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的贸易大通道,将成为汉中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直通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将会与更多国际贸易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展。(来源:陕西电子口岸)
15+,中欧班列长安号“宛西欧”首发!
31日上午,中欧班列长安号以“一带一路”使者身份,见证首列“宛西欧”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发车。这是继“贵西欧”“安西欧”“榆西欧”等国际货运班列后,开行的第15个“+西欧”国际货运班列,也是西安、南阳携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上午10点25分,随着南阳市副市长范勇一声令下,首列“宛西欧”中欧班列正式发车!满载着各类户外家具的42个车厢依次驶出南阳火车站西货场,一路向西,随后在西安港集结中转,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共计12天到达德国。
近年来,西安市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持续打造‘一带一路’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和商贸物流集散地,常态运行西安至亚洲、欧洲等15条干线,覆盖丝绸之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蚌西欧’、‘厦西欧’、‘贵西欧’、‘安西欧’等国际货运班列的成功开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已织线成网。
“宛西欧”班列的开行,有效提升了南阳地区货源到达欧亚地区的时效性,也为本土企业“走出去”拓展全新通道。(来源:西安电视台官方微博)
一厢难求!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3月开行超40列创新高
3月30日凌晨,满载泳池、卫浴、灯具、光伏等产品的X次、X次沪苏通海铁联运集装箱货运班列从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驶出,经海安站整编后,前往目的地上海芦潮港、宁波北仑港。到港后,这些货物将以海运的形式分别运抵美国、英国、阿联酋等国家。
3月以来,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超40列,创单月新高。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29日,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货物到发总量已突破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列,发送量达8万吨,为南通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和物流行业节能环保提供了坚实支撑。
年7月1日开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有效提升了沿海通道的货运能力,对于江苏中、北部地区货运组织带来利好。同年7月10日,海安物流基地创新运输产品,首开海安至上海芦潮港、浙江宁波北仑港的点到点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海安到上海芦潮港的全程货运时间由原来的近30小时缩减至6小时。
当前,国内外贸出口加速恢复,制造企业的出口订单量也持续飙升。海铁联运班列因运送能力强大、运输成本优惠、到货时间精准等特点受到外向型企业青睐,每个集装箱可节省运费至元。
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总经理王卫国介绍,海铁联运货源组织辐射范围接近公里,为盐城、泰州、南通、扬州等地企业产品“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了优质的物流方案及运输路径。
目前,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在特色班列的“加持”下,去年,海安基地货物到发总量历史性突破百万吨大关,远超年68万吨的到发总量,标志着海安物流基地迈进全国中大型铁路货场之列。
今年春节至今,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迎来“开门红”,一厢难求。强劲的需求增加超过运力增长,3月1日起海铁班列的车厢已由原来每列25辆扩编到了35辆,后续还将视条件适时增加开行列数,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
王卫国对沪苏通海铁联运班列前景十分看好。“一季度货物到发量预计突破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货物到发量有望超过万吨,较去年再增50%。”(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标箱!大连首季度中欧班列进出口箱量平稳快速增长
由大连集益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集益物流”)、大连汽车码头、莫斯科别雷拉斯特场站共同合作开发的“出口俄罗斯台中国自主品牌整车”项目,3月30日在大连港汽车码头启动装车,之后将通过大连中欧班列出口到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这是大连首次实现汽车滚装船与中欧班列相对接,标志着大连港中欧班列整车出口定制化班列产品已经形成。该趟班列的开行,不仅开启了大连汽车行业物流运输新通道,也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
今年以来,大连中欧班列进出口箱量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3个月,我市中欧班列集装箱箱量实现标箱,合计开行班列16列,其中,出口14列,进口2列。
除了刚刚开行的整车出口定制化班列,大连中欧班列进口板材班列目前也已实现了常态化运行。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上孔金斯基卡亚等地发出,途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终到大连大窑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进口板材班列,全程运行12天,主要服务于大连本地、南方各板材加工企业。
按照国家关于中欧班列“十三五”总体规划以及“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大连的交通枢纽定位,我市始终致力于构建陆海统筹国际物流大通道。作为大连市指定的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公司,大连集益物流将利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丰富的外贸航线资源,加强与辽港集团区域公司融合,加大国际中转业务拓展,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助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来源:大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