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手持利剑的和平使者游锴
以色列是西方世界唯一公开实施暗杀行动的国家,其最高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更是惯于通过暗杀这种将成本和舆论影响都尽量降低的方式来消灭敌人。
上世纪60年代千里追凶,擒获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年-年,持续九年追杀“黑九月”成员的“上帝之怒行动”;年将巴解领导人阿布.杰哈德打成马蜂窝;以及最近的年在迪拜暗杀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
从国际社会披露的多宗经典案例来看,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行动理念、加上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超间谍技能,使得摩萨德特工成为世界情报界头号“心狠手辣”的角色。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摩萨德对于以色列的意义,并不只是豢养的一群杀手,他们也曾多次用行动证明:间谍并不是只会偷窃和破害,在国家需要的情况下,同样能够带来和平。
深处伊斯兰世界的腹地,以色列与一系列阿拉伯国家的和平外交居然都是由摩萨德这个情报组织促成的,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算是个奇迹了。
1、“第二外交部”
年,乌云再次笼罩着中东地区,苏联向埃、叙提供虚假情报,蓄意挑起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争斗,战争一触即发。
以色列并不想打仗,5月下旬,总理艾希科尔借摩萨德之手向埃及总统纳赛尔转交了一份寻求和解的电报。可纳赛尔有苏联人撑腰,又想报运河战争的一箭之仇,完全不予理会。同时昔日盟友法国,由于戴高乐的上台,也完全改变了对以外交政策,形势越来越不利。
尽管军方一直呼吁先发制人,但艾希科尔内阁始终无法决定是否率先开战。这时,摩萨德局长阿米特提议应该争取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才有机会放手一搏。在征得了总理同意之后,他改名换姓,秘密前往美国寻求支持。
摩萨德首脑梅厄阿米特还担任过交通部长和通讯部长
年6月1日,阿米特找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同学,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赫尔姆斯。出乎意料的是,赫尔姆斯无意叙旧,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他来见阿米特时还带了几位中东问题专家。
见此情形,阿米特知道坦诚和直接是最好的方式,于是他陈述了以色列面临被动战争的局面,并为先发制人找了充足的理由。但是接下来仍然接受了中东问题专家们几个小时的紧张提问。这些专家表情严肃,根本无视一个民族存亡和生灵涂炭,整个过程平静得像一场学术研讨会。
显然阿米特用冷静、准确的分析,说服了中情局专家,因为在之后的午餐上,赫尔姆斯为他安排了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会面。
然而这次会面也不顺利,对于阿米特的陈述,麦克纳马拉始终一言不发。对方的无动于衷令这位摩萨德首领顿感心中没谱。
就在阿米特语尽词穷之际,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麦克纳马拉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达扬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部长。这意味着艾希科尔终于摆脱了犹豫,开始备战。
麦克纳马拉与达扬曾有旧交,对于达扬出任国防部长表现出十分高兴,并让阿米特向达扬转达敬意:无论他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祝他好运!
美国人表态了,阿米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随后的情况非常顺利,美国总统约翰逊也会见了这位偷偷摸摸来访的摩萨德局长,在听取了中东局势的介绍之后,美国总统对以色列的处境表示理解,对于先下手的计划也没有反对。
摩萨德局长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因为在这种场合,不反对就是默许,而且美国人既然同意,也就表示只要苏联敢直接干涉,美国必然也会插手。
阿米特成功说服了美国人对于以色列的支持,为以色列的先发制人计划取得了决定性的保证,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摩萨德为接下来六日战争胜利立下的头功。
这次事件为摩萨德开创了“第二外交部”的传统,并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2、中东和平的探路者
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倡导和平的拉宾总理又赋予了摩萨德一项新的任务:协调他同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秘密会晤。因为摩萨德不属于任何党派,只对国家领袖负责,再加上他们卓越的能力,无疑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
摩萨德果然不负厚望,年3月,摩萨德安排侯赛因国王和拉宾总理在两国边境线上尘土飞扬的阿拉瓦平原进行了会晤。双方会谈的情景都被摩萨德用隐藏的摄像机和窃听器录了下来。作为至今未解封的机密,我们无法在此叙述他们会晤的情景以及所谈的内容。
安排完侯赛因国王和拉宾总理的会晤后,摩萨德又受领了安排拉宾总理秘密出访摩洛哥的使命。年,以色列总理乔装打扮,取道巴黎飞抵拉巴特。拉宾总理请求哈桑二世国王设法说服埃及总统萨达特坐到谈判桌边来。
年在耶路撒冷记者招待会上的拉宾
虽然这次出访没有立即产生效果,但是以色列和摩洛哥之间的秘密合作却得到了发展。摩萨德取得了与美国中情局同等的权力:他们的特工可以在摩洛哥国王的领土上自由行动,包括与有用的阿拉伯人来往、建立无线电通信站以对北非各国的行动进行电子侦察。而摩萨德的回报是,就摩洛哥国内安全事务,向国王及其高级官员提供建议。
随着形势的变化,以色列越来越需要与阿拉伯国家发展关系。不久,摩萨德又与约旦秘密警察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双方交换有关共同敌人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的绝密情报。为此,摩萨德曾多次传递了巴解组织企图刺杀侯赛因及其内阁部长的计划。
年5月,工党眼中的强硬鹰派梅纳赫姆·贝京出任以色列总理。然而贝京接下来的行动却让人们大吃一惊,他一心想实现其前任未能实现的目标。仅仅就在上台几个星期后,他借助摩萨德开始实施一项试图与以色列最大敌人埃及和解的计划。
作为该计划的第一个步骤,摩萨德局长伊扎克·霍菲、副局长戴维·金奇被作为和平使者派往摩洛哥。在伊弗兰宫中,霍菲见到了与世隔绝的哈桑二世,并使国王同意作为东道主,促成一次埃及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会晤。
就在当天,埃及副总理哈桑·托哈米和情报局局长卡迈勒·哈桑·阿里将军,应哈桑国王之邀来到了摩洛哥。在伊弗兰王宫,摩萨德首脑与埃及副总统进行了秘密会谈。
霍菲的摩洛哥之行,为埃以两国领导人其后的会谈开辟了道路。
3、为融化坚冰再添一把火
年5月底的一天,摩萨德向贝京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指出,年4月,卡扎菲同驻在利比亚首都的苏联克格勃特工达成了一项协议:利比亚将向苏联提供舰船靠岸权和飞机着陆权;苏联方面则负责向利比亚派遣一支克格勃特工部队,并负责训练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而这些恐怖分子的刺杀目标,就是被卡扎菲称之为“阿拉伯事业的叛徒”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年9月,萨达特与卡扎菲(前右)签署建立统一国家的协议
以色列不敢怠慢,马上就将这一情报通知了埃及的情报部门。埃及人起初不大相信,于是向利比亚边境地区派出侦察机,果然发现了摩萨德所说的恐怖分子训练基地。随后,埃及特种部队摧毁了那个基地,萨达特也向以色列转达了自己的谢意。
摩萨德送出的这把火,终于融化掉了以埃两国间的最后一块坚冰。
接下来,埃及外长访问罗马尼亚,而贝京总理在摩萨德的巧妙安排下,“恰巧”也在同一天访问该国。这对中东天敌在布加勒斯特的秘密会晤,将两国的和解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年9月,摩萨德又为以色列外交部长摩西·达扬的最后冲刺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9月16日,达扬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作短暂停留,与北约总司令、美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举行了会谈。按照公开行程,下午4点30分,达扬夫妇飞往纽约,进行他出任外长后的第一次国事访问。
数小时后,当从飞抵纽约的飞机上只走下达扬夫人一个人时,美国人顿时傻眼了,中央情报局开始拼命地寻找达扬的踪迹。原来,就在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刻,在摩萨德特工的帮助下,达扬在机场卫生间化妆后暗度陈仓,此时他早已在摩洛哥,开始同埃及副总理托哈米会谈了。托哈米转达了萨达特总统的问候,并通告了总统同贝京会面的唯一条件是:以色列政府必须声明,同意把已占领的西奈半岛还给埃及。
翌日,达扬神出鬼没地现身巴黎,之后转道特拉维夫,晋见贝京总理。9月18日,达扬乘坐一架飞往纽约的班机,准备去美国同夫人会合。当班机在苏黎世的机场中途着陆时,他又利用短暂的停留时间会晤了来自开罗的一名代表,并转达了贝京的承诺:以色列愿意归还西奈半岛。这一信息的传递,为两个月后萨达特总统对耶路撒冷的历史性访问铺平了道路。
萨达特与时任外交部长的摩西·达扬握手
年11月19日,埃及总统萨达特主动访问了以色列,标志着埃以两国走上了和解的道路。可以说,无论是在以色列和摩洛哥国王的会晤,还是在以色列和埃及的和解过程,摩萨德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以色列都不能没有摩萨德。以色列无法想象有一天没有摩萨德,将如何打赢一场战争,同样也无法想象,没有摩萨德如何重开和平之路。
游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