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伯尼尔政治 >> 二战后,地球消失的哪些国家
1.苏联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英文:UnionofSocialistSovietRepublics(简称:USSR)
俄文:СоюзСоветских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Республик(简称:СССР)
首都:莫斯科
人口:,,(年)
国土面积:多万平方千米
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
历史时期:年12月30日—年12月26日
简介: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马里、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乌德穆尔特、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个边疆区或州。-年,还包括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这个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邦联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军队名称为「苏军」或「苏联武装力量」(至年被称为「苏联红军」或「苏联工农红军」、「红军」)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由以下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及共产制度的一党专政国家。它亦曾经是两个超级大国中的其中一员。苏联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在解体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对议案拥有否决权。苏联解体后,苏联的安理会地位由独立的俄罗斯联邦所替代。
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
苏联国旗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2.捷克斯洛伐克
英文:Czechoslovakia
捷克/斯洛伐克文:?eskoslovensko
首都:布拉格
人口:.8万(年)
国土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
简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语、斯洛伐克语:?eskoslovensko或(尤其是年后)捷克语:?esko-Slovensko)是一已不存在的中欧国家,成立于年,由捷克及斯洛伐克所组成,当时的国名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其他地区成立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及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傀儡国。年,捷克斯洛伐克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年发生的天鹅绒革命后,又更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并于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共和国及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
年,在苏联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并,割让匈牙利的领土重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尔巴阡州则割让给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保护下成立的新政府宣布捷为社会主义国家,并加入苏联提倡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年,当时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的经济和****运动,为苏联所不容,苏联合其他华约国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戛然而止,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被挟持至莫斯科,苏联的行为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
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发起“天鹅绒革命”(捷克语:sametovárevoluce,斯洛伐克语:ne?nárevolúcia)后,结束了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年,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过,由于民主化革命后的经济改革中,捷、斯两方的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原本隐藏的民族矛盾也因为民主化而开始浮出水面。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扬镳,经过全民公决,于年1月1日宣布正式解体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Divorce)。
斯洛伐克国旗
3.南斯拉夫
全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英文:Yugoslavia
塞尔维亚文:Socijalisti?kaFederativnaRepublikaJugoslavija
首都:贝尔格莱德
国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
人口:1,万()
国歌:嗨,斯拉夫人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自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显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起来,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之余,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南斯拉夫变迁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首先宣布独立;年11月,马其顿宣布独立,年1月,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宣布独立,至此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继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国。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并最终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着塞尔维亚和黑山联邦国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维持目前的单一国家,还是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举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两国均使用新国旗,原蓝白红横条国旗不再使用),此举标志了南斯拉夫联盟的完全解体。年2月17日,科索沃的议会在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
4.民主德国
全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别称:东德
德文:DeutscheDemokratischeRepublik
首都:东柏林
领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人口:.4万(年)
国歌:在废墟上升起
历史时期:年10月7日-年5月18日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Control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年3月时,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进而宣布着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像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EinheitsparteiDeutschlands,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德则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年后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两德重新走向统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BRD)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年8月,匈牙利的政府改革打破了笼罩欧洲44年之久的“铁幕”;同年9月,1,多个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进入到了西德境内。与此同时,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在东德的许多城市相继爆发。尽管为了巩固统治,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当年10月的东柏林进行了声势不小的阅兵,但东德首都柏林仍然爆发一连三次要求****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此后为了平息游行,德国统一社会党罢免了昂内克的党领导人职务。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随后几天里,大量东德人通过柏林墙轻易进入了西德境内。12月1日,东德议会废除宪法赋予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领导地位。两天后,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东德议会、东德中央委员会都宣布辞职。尽管许多东德人想在东德领土上建立一个非社会主义的国家,但这种想法很快被两德统一的声浪所淹没。与美国、苏联、法国和英国简短的协商后,两德重新统一的决定被认可。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东德)以联邦德国(西德)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欧盟,两德正式统一。
年11月11日,柏林墙被推倒这一天是光棍节哈东德结束了单身求合体
5.扎伊尔
英文:Zaire
首都:金沙萨
历史时期:年10月27日-年5月17日
简介:
年10月卢蒙巴建立刚果民族运动党,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卢蒙巴为总理的第一届政府,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时出兵入侵,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进入扎。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全部权力,年1月17日美国假手冲伯集团将卢蒙巴杀害。年7月冲伯任总理,8月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年11月,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推翻卡萨武布总统,行使总统权力。年5月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RepublicofZaire)。年4月24日,蒙博托总统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取消人民革命运动的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金沙萨,蒙博托宣布放弃权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始流亡生活。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6.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简称:阿联
英文:UnitedArabRepublic(简称:UAR)
阿拉伯文:????????????????????????
首都:开罗
人口:.1万(年)
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历史时期:年2月1日-年9月28日
简介:
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合组的泛阿拉伯国家。原来的计划还包括伊拉克在内,但因为局势不稳定而未加入。年3月8日也门王国(后来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以合众的形式加入,整个联盟更名为阿拉伯合众国。由于埃及的霸权主义政策,年9月28日叙利亚宣布退出,12月北也门也退出,但埃及仍然保留这个国号直到年为止。值得留意的是,直至现在,埃及、叙利亚及伊拉克三国的国旗与国徽仍然是非常相似,都是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国旗及国徽演变出来;就连巴勒斯坦本身的旗帜亦与共和国的国旗式样很相似。
年埃及共和国成立后纳赛尔提倡泛阿拉伯主义。这个政策的目的在于阿拉伯国家的非殖民化,排除美国、英国和法国在中东和北非的影响以及解放巴勒斯坦。保守派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约旦的王室则反对这个政策。叙利亚当时是埃及唯一的支持者。年春大马士革要求签署一份联合条约。同年2月1日该条约被签署。叙利亚要求签署这份条约的原因是土耳其对叙利亚的战争威胁,此前在年12月在两国边境上就已经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叙利亚觉得自己受到中部公约组织的威胁。而埃及则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在国际上被孤立。纳赛尔认为两国联合是联合所有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步。作为对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反应,年2月,伊拉克和约旦达成协议也要合并。但是,由于同年伊拉克的王朝被推翻,这个计划未能实现。美国派空军入驻约旦,以防止约旦发生类似的政变。政变后的伊拉克却拒绝加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黎巴嫩亲西方的***徒和泛阿拉伯的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美国介入后使得这场冲突没有扩大。联盟中的两个国家有许多分歧。埃及把所有在叙利亚从事的企业和银行国有化,并确定开罗为整个共和国的首都,几乎所有的政府成员都是埃及人。叙利亚觉得自己被欺骗和出卖。年9月27日叙利亚军队军变,次日宣布联盟解散。叙利亚将其名称改回为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至年为止埃及依然自称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7.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别称:北也门
阿拉伯文:????????????????????????
首都:萨那
国土面积:19.5万平方公里
人口:.1万()
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北也门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年9月27日,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革命者废黜了新加冕的国王Muhammadal-Badr,控制了萨那,建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这次政变标志着北也门内战的开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军队有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援助,沙特阿拉伯和约旦支持Badr的保皇军队,反对新成立的共和国。冲突周期性地持续到年埃及军队撤走。到年,保皇党包围萨那后,大多数反对派领袖达成和解;沙特阿拉伯在年承认该共和国。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合并,成立也门共和国。
8.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别称:南也门,民主也门
阿拉伯文:??????????????????????????????????????
首都:亚丁
国庆:10月14日
国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国歌
简介:
为现在也门共和国的一部份,曾经是中东地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南滨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北、东分别同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沙特阿拉伯、阿曼接壤,首都亚丁。南也门的国民绝大部份是阿拉伯人,信奉***教。原为阿拉伯帝国一部份。年英国侵占亚丁,后将南也门改成自己的殖民地。年-年间,英国又把亚丁保护地13国和亚丁殖民地组成“南阿拉伯联邦”,亚丁保护地其余部分改称“南阿拉伯保护地”,遭到也门人民反对。年11月30日独立,成立南也门人民共和国。年11月30日改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年5月22日与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统一合并为也门共和国。南也门政府的对手有许多“失踪”案件。而国际特赦组织亦发现该政权有酷刑、任意拘留和践踏人权。
9.南越
全称:越南共和国
越南文:Vi?tNamC?ngHòa
首都:西贡
简介: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劳动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并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法国及越南反共人士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建立“越南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年,吴廷琰在西贡进行公民投票,废除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国”(即“南越”)。
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于西贡市中心引爆一枚炸弹主条目:越南战争
年,日内瓦和约签署后,北越由胡志明领导,其政府实行苏联模式的田地改革及限制宗教发展,引致数十万前地主、资本家和神职人员亡命,别数被送入各苦差牢狱。于是,近一百万北越人,尤其是天主教信徒,随法美和联合国的海舰迁居南越,史称“自由之路行动”。年,北越向南越渗透,试图统一越南。年美国在南越请求下介入战争,越南战争开始。年越南南北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之后美国从南越撤军。年4月30日,北越军队违约击败南方政权,成立南越南共和国,翌年两越在北越的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导下统一成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图:南越总统吴庭艳)
(图:被击毙后的吴庭艳)
10.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阿富汗***国/阿富汗***酋长国
***文:????????????????
首都:喀布尔
简介: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是年4月29日成立的阿富汗政权。
主要领导人有:
塔拉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总统,生于年,青年时在苏联大学学习,后成为反对王国政府的中坚人士。年成立人民民主党,任书记。年帮助达乌德夺权,年4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4月29日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出任总统,上台后与总理阿明发生矛盾,到年9月16日被阿明政变推翻,在政变中丧生。
阿明: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保卫祖国最高委员会主席。年出生,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教育部任职,年加入人民民主党,年人民民主党分裂后领导人民派。年当选国会议员。年4月出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年3月出任总理,同年7月兼任国防部长,9月16日发动政变上台,任革命委员会主席,保卫祖国最高委员会主席,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同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入侵,他被杀死。
巴布拉卡·卡尔迈勒:阿富汗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统兼总理。年生,年上阿曼睨中学,年入喀布尔大学政治学院学习法律、政治。年因参加反政府活动而被捕,年出狱,后当翻译员,年重入学院,年毕业。年当选人民民主党副书记。年成为党内旗帜派领导人。年与塔拉基联合,年被捕,4月获释后出任总理,到年3月下台,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同年12月回国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统兼总理,不久阿富汗内战全面爆发,年他辞去总理职务,到年12月下台,定居苏联,到年病逝。
纳颉布拉:阿富汗人民民主共和国总统。年生于喀布尔富商家庭,幼年时随父亲在白沙瓦居住12年,年代回国上学,年加入人民民主党。年毕业于喀布尔大学医学院,年任党中央委员,年任国家情报总局局长,年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年晋升为中将,年任中央书记,年1月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5月出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12月出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年11月出任总统,到年4月16日辞职,将权力移交给游击队,然后到联合国驻喀布尔办事处避难,到年9月27日塔利班攻入喀布尔,他被处死。
阿富汗***国,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结束、原共产政权垮台后,所成立的新政权;由阿富汗***联合拯救阵线执政。年,塔利班攻陷喀布尔,改为***酋长国。***联合拯救阵线则退至该国东北部与之对抗。
11.锡金
英文:Sikkim
首都:甘托克
国土面积:平方千米
简介:
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受印度扶持的锡金国家大会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家大会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控制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等大权。年8月,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年4月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年6月20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除了纳穆加尔王朝第十三世国王仍流亡纽约寻求他的王国重获独立以外,大部分锡金人民──或者说大部分居住在锡金的人民──早已认同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4月10日,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4月14日,锡金又为此举行了“全民投票”,决定锡金的未来,过后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年1月29日,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dpal-ldandon-grubrnam-rgyal)在美国纽约逝世,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dbang-phyugbstan-vdzinrnam-rgyal)即位,成为锡金第13代国王,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
12.西印度群岛联邦
英文:FederationoftheWestIndies
首都恰瓜拉马斯
历史时期:年1月3日-年5月31日
面积:20,平方公里()
人口:3,,()
简介:
西印度群岛联邦,是在年1月3日至年5月31日间短暂存在的加勒比海上的联邦。该联邦有数个英国殖民地组成。英国政府期望该联邦,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然后很快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般,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但很快联邦因为内部的政治纷争而被迫解散。分裂为以下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开曼群岛、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牙买加、蒙特塞拉特、圣克里斯多福-尼维斯-安圭拉、圣卢西亚、圣文森及格瑞纳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克斯和开卡斯群岛。
13.马里联邦
法文:FédérationduMali
首都:达喀尔
历史时期:年4月4日-年8月20日
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
人口:7,,()
简介:
马里联邦,是于年4月4日至年8月20日间存在于西非的一个联邦国家,现已解体。
年4月4日,法属苏丹和塞内加尔两个自治共和国决定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结成联邦,首都设在达喀尔,总统由莫迪博·凯塔担任,以古代马里帝国的名称命名为“马里联邦”。年6月20日,该国宣布完全独立。但是不久之后,塞内加尔和苏丹就因为是否应当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出现政治分歧。8月20日,塞内加尔宣布退出马里联邦,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苏丹则保留了“马里”这个名称,并于次月宣布退出法兰西共同体。
14.中非帝国
首都:班基
历史时期:年12月4日-年9月20日
简介:
中非帝国,是中非共和国自年12月至年9月的国名。年12月4日,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自封为皇帝,称博卡萨一世,改国名为中非帝国。博卡萨在次年12月4日举行盛大的加冕典礼,花费超过二千万美元,占国家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年9月20日,博卡萨被法国支持的政变推翻,新政权恢复中非共和国的国名,中非帝国不复存在。
15.高棉共和国
首都:金边
历史时期:年3月18日-年4月17日
简介:
高棉共和国是柬埔寨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建于年,由朗诺将军废止君主制后成立。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高棉共和国宣告灭亡。
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按我国的定义捷克斯洛伐克至年匈牙利至年罗马尼亚至年保加利亚至年波兰至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至年阿尔巴尼亚至年苏联至年蒙古人民共和国至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至年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至年柬埔寨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按中国的定义)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PS:越南万公民直选国会代表(图)-05-:16:39 来源:长江商报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现在网消息 关系到越南国会主席、国家主席、政府总理等领导人的产生;支持率不过半者将出局 据人民日报报道越南此次选举备受 5月22日,越南第十三届国会代表选举和年至年任期地方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在越南各地同步进行,这是越南首次将国会代表选举和地方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在同一天进行。最终有哪些人能成功进入国会,将由选民们填写的这一张张选票来决定。 最终结果最迟下月初公布 越南中央选举委员会规定,22日7时至19时为投票时间。按照计划,选举的最终结果最迟于下月初公布。第十三届国会第一次会议将于7月21日召开,届时国会将选举国家主席、政府总理等,并批准总理对新一届政府成员的提名。 考虑到越南国土狭长、偏远地区交通条件较差等,中央选举委员会批准13个省的一些选区提前组织选民投票,避免影响本次选举的整体进度。 以往越南的地方人民议会代表和国会代表的选举要相隔两年半。越南官方表示,两个选举同时举行,既节约组织选举的人力物力和选民时间,也符合广大选民的愿望。 民意支持不过半直接出局 本次参选的名国会代表候选人都经过了越南祖国阵线组织的三轮协商,并得到了工作单位和居住地选民的认可。得不到工作单位和居住地50%以上民意支持的参选人直接出局。越南此次大选进一步向地方倾斜,增加地方代表在国会中的比例。中央推荐的国会代表候选人比例为22%,地方推荐的候选人比例为76.2%。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届大选中,有12名中央推荐的候选人落选。
鼓励党外人士和自荐候选人参选国会代表,是本次选举的一大亮点。越南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国会代表候选人中,党外人士有人,而上届选出的名国会代表中,党外人士只有43人。此外,除中央和地方推荐的候选人外,自荐参选的候选人有15人。越南舆论普遍认为,这有利于改善政府官员“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边踢皮球边吹哨”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国会的监督职能。 有分析指出,本次越南选举继续采取直选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也是越南全面推进革新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九十五岁高龄的阮氏凹老人在投票。
古巴举行市级议会选举85%的选民参与投票-10-:42:34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日报(南昌) 有0人参与
0
古巴市级议会选举21日举行。包括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内的余万名注册选民将通过投票选举产生1.45万名市级人民政权代表大会(议会)代表。
当天上午,选民纷纷前往所在选区投票站参加投票。首批投票的选民中包括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劳尔·卡斯特罗在哈瓦那一个投票站参加投票后与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了交谈。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21日下午3时,已有约85%的注册选民参加投票。大部分选民认为,履行选民义务是对社会主义和古巴革命的最大支持。
市级议会选举是古巴大选的第一阶段。古巴还将举行省级和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古巴选举委员会尚未公布下两个阶段选举的具体日期。梅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越来越少?还有告诉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件事情(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利比亚,苏联,越南,缅甸,老挝,古巴埃及)这些发生战乱,内战,恐怖袭击频发的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球难兄难弟只有朝鲜了,且行且珍惜。长按3秒下图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zz/1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