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看了就想抱这些萌宠温柔世界要闻视
从北京的“大裤衩”到广州的“小蛮腰”,建筑所拥有的奇妙形态往往会为城市街巷增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除了高度、宽度和线条上的简单变化,不少设计师也会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让建筑们投射出更加具象的现实形态。于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们借助着设计师们的灵感,“走”出了荒野森林、动物园,以另一种形式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安了家。
印度国家渔业发展局
在印度海得拉巴的商业区,四层楼高的银色游鱼状大楼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并不是某家创意公司的办公场所,而是印度国家渔业发展局的所在地。渔业发展局的负责人曾表示,在设计之初,渔业发展局就希望这座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并且能够体现出它们的工作特色,这座游鱼大厦也的确不负众望。
图源:nfdb.gov.in
整个大楼的外墙几乎完全由银色的建材和灰蓝色玻璃组成,一块块灰蓝色玻璃相连成圆环状,远远看去就像是游鱼身上的花纹。建筑侧面的“两片鱼鳍”完全地展开着,每当炎炎夏日或者大雨来袭,“鱼鳍”便自然而然地化身成屏障,将晴好驻留在屋檐下。
澳大利亚格兰屏国家公园考拉商店
从墨尔本市区驾车出发,大约3个小时之后,格兰屏国家公园便到了。对于野生动物爱好者们来说,这座国家公园是和袋鼠、野鹿以及考拉等动物们偶遇的绝佳场所之一。最引人惊叹的“考拉”安居在德斯韦尔桥旁边,这只“考拉”高14米,“身宽”7米,眼睛如同青灰色的巨型咖啡豆,它是本·范·泽顿在年用青铜和钢材建造完成的。
图源:Instagramdanielcosstanzo
整个考拉形状的建筑使用了大约7吨钢材。为了让考拉的皮肤显得更加逼真,设计师则在钢架上先铺上了一层玻璃纤维垫,然后再覆盖上青铜材料。最后再利用起重机,将分别建好的考拉头、肩膀衔接在了一起。年,这个考拉建筑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山姆(Sam)”,以此来纪念一只死于大火的考拉。如果游客们恰好在游玩途中经过了这座考拉建筑,不妨去这座建筑里面转转。甜蜜的冰淇淋、醇香的咖啡以及酥脆的炸薯条将为游人们的味蕾献上片刻的欢愉。
法国长颈鹿保育中心
提起法国的建筑,你会联想到什么?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斑斓色彩所带来的新奇还是奥赛博物馆雕花装饰展现的典雅?在巴黎,建筑和艺术一样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长颈鹿保育中心的出现带着难以言喻的趣味性,却也显得理所当然。远远看去,整个建筑的造型如同孩童随意搭建起来的积木一般,乳白色的墙体构建出鲜明的层次感。更加吸引人的部分仍要数建筑中的巨型长颈鹿雕塑,它的脖颈穿过厚重的石墙,似乎想要安静地品尝附近公园里的树叶。
图源:Instagramscimmietta_1
保育中心的入口则隐藏在长颈鹿的四肢旁,穿过保育中心的大门,游人们便像是从繁华的巴黎“穿越”进了一座拥有迷人风情的小镇,一只只可爱的瓢虫“栖息”在露台的墙壁之上,在墙壁的一侧,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双手“扒”在透明的棚顶处,似乎要借力上翻,去和长颈鹿打个招呼。
图源:Instagramscimmietta_1
斯里兰卡Kumbuk河度假村
读到“特洛伊战争”的相关故事时,你是否也好奇过,巨型的特洛伊木马里是如何藏进了那么多卫兵的?在斯里兰卡的Kumbuk河度假村,尽管没有巨型木马,但是状若大象的度假小屋正从另一个角度满足着游人们的好奇心。
图源:Instagramkumbukriver
整个度假小屋由木头和茅草等材料搭建完成,天然的建材让小屋得以巧妙地融入进斯里兰卡的丛林之中。高大、弯曲的茅草象鼻构建出了一道广阔的阴影,度假村的工作人员们在象鼻下方放置了木凳、圆桌,原本空旷的区域由此变成了休闲生活空间。度假小屋内部也同样延续了外围纯净的质感,竹编躺椅、棉麻沙发以及垂坠而下的乳白色纱帘在小屋内增添了几分恬静的氛围。居住其中,住客们便像是回归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一般,浮躁的内心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图源:Instagramkumbukriver
印度尼西亚鸡教堂
在印度尼西亚林木蓊郁的马格朗,有一位奇怪的“住客”,它状若禽鸟,头戴王冠,趴卧在一片草坪之上。这座外形奇特的建筑其实是当地的GerejaAyam教堂,在印尼语当中,它的意思是“鸡教堂”。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太恰当,因为在年教堂建造之初,设计者其实希望教堂有着鸽子一般的外形。
图源:Instagramwunderlust.media
教堂在建成之初一度受到了当地居民们的欢迎,因为建筑上层的祷告室并不是专门为某一个宗教设置的,周边信仰不同宗教的居民都可以在这里祷告。教堂底层的一些房间则被改建成了康复中心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堂也迎来了多次的维修。由于维修开销过于高昂,教堂的管理者只得选择关闭其中的许多房间,建筑外部光滑的漆面也逐渐剥落。几年前,教堂被选为了当地电影的取景地,破败的教堂才再次迎来了鼎沸人声。色彩斑斓的瓷砖、各式各样的颜料图案经过艺术家们的创意加工,化身为教堂的全新“珍宝”等待着和游人们的相遇。
新西兰铁皮屋小镇
新西兰的蒂劳小镇被一些游客戏称为“世界波纹铁皮之都”。整个小镇的房屋几乎都是由带有波纹的铁皮搭建完成的。游客中心被建成了铁皮大狗的形状,土特产商店则如同一只绵羊,即便是普通的店铺招牌上,也点缀着铁皮制成的牛或者卡通人像。
图源:Instagramqinorev
小镇上的第一座铁皮建筑大约出现在年,彼时,当地的一对夫妇因为自家羊毛产品滞销,开始认真思考具有创意的营销方法。他们利用新西兰常见的铁皮板搭建起了一个巨大绵羊形状仓库。绵羊的眼睛向一侧倾斜,乍一看去似乎带着得意的笑。可爱的绵羊仓库很快吸引了往来居民和游客们的注意,不久后,小镇上的其它商户也开始效仿这对夫妇,利用波纹铁皮来打造装饰品或者建造房屋。
图源:Instagramaussie_mob
印度尼西亚库拉库拉海洋公园
如果从空中俯瞰印度尼西亚杰帕拉,在一众方正的楼宇之间,库拉库拉海洋公园想来会吸引住不少游人们的注意力。在当地的语言中“库拉库拉(KuraKura)”意为海龟,一如其名,整个海洋公园就像是一只刚刚爬上海岸的巨大绿海龟。它高昂着头颅,脖颈和四肢处也参照真正的海龟,布满了细密的褶皱和漆黑的斑点。
图源:indonesia-tourism.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