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2019文旅产业发展3大背景5大趋势

发布时间:2022/12/22 20:19:04   点击数: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
                            

《前瞻: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图片等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旅游研究院、驴妈妈旅游网、课题组调研整理以及网络公开数据整理等)

目前,中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处于调整变局之年,各方面政策、形势都迎来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背景?又将有何种发展趋势?

1

年文旅产业发展的3大背景

背景一、旅游成为生活常态和刚需

改革开放40年,国家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提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年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业不仅在对GDP的综合贡献逐年增加,占GDP总量保持10%之上,行业内的产品及业态也在逐渐丰富,可见,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旅游业已成支柱产业

年-E全国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额、占国家GDP总量、GDP中的占比,如图。

旅游产品及业态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不再只是特定阶层和少数人的享受,逐步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常态,

年我国人均出游次数3.7次,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生活必需;

年上半年国内出游花费占比1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中国护照免签国家和地区:免签66个,互免12个,中国普通护照“含金量”继续稳步提高,中国公民可以前往的国家越来越多。

背景二、文旅融合开启旅游新时代

机构融合,文化和旅游部门现已全部完成挂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刘园香/摄

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后,31个省(市)纷纷宣布文化和旅游厅(委)正式挂牌或宣布新的领导班子。

旅游业的属性,从事业属性向产业属性,再到文化属性转变

“一分一合”彰显旅游属性的转变

年前

发挥旅游的事业属性

年-年

政企分开,职能聚焦旅游的产业属性更加突出

年以后

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发挥1+12的效果,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

文化: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的产品化升级赋予了内涵。

旅游:旅游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

消费升级

游客人均出游花费逐步增长

高A级景区数量还在扩容

国家鼓励开发的11大旅游新业态

产业升级

文旅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文化演艺等各类主题秀异彩纷呈;主题乐园数量、质量不断增长。

年中报(旅游类)总资产前10名

国内主题公园自主品牌,长隆、华侨城、方特无疑是国内实力代表,规模和影响力都日益提升。

背景三、宏观经济复杂严峻

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但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如经济周期性、结构性变化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增加等,年,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上升。

经济周期性

中国将面对三个方面的冲击:

一是“去产能”扩大化扭曲供给结构,造成旧经济虚张、新经济失血、下游利润被逐步掏空,

二是年出口或现“倒L型”负增长,

三是“金融收缩”态势未改,房地产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引爆点。

国际环境不确定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加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一些外溢效应,同时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动荡,可能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冲击。

2

年文旅产业发展的5大趋势

趋势一、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

旅游是体现和平崛起、柔性外交的重要途径

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上,中国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成为未来促进经验共享的重要平台。同时,《“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都宣言》发布,提出将加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加强政策沟通,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创建旅游合作机制,提升旅游交流品质等多项内容。

旅游外交:中国旅游成新亮点为国家形象加分

旅游合作是国家关系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少、见效最快的领域,具有互利共赢、利益交融的典型特点,是促进各国人民交往的最有效方式。旅游如今已不单单是游山玩水,在中国外交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旅游外交旅游已经从外交边缘走向外交前沿。

中非关系:在过去的10年里,非洲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都保持在5%以上。中国向非洲提供的援助,是作为平等的经济体,在技术、贷款、合资等方式,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对非洲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亚关系:中亚旅游热度的不断上升,除了带动当地的消费以及经济发展,频繁的旅游互动也将为我国入境旅游带来良好的契机。驴妈妈也推出了包含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联酋等地的深度联游产品,让游客在感慨感染中亚的同时也能有机会直达波斯湾,体验不同的人文和风景。

中美关系: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机制建立10年来,中美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快速增长,成绩斐然。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已成为各产业的引领者。中美要深入交流,发挥两国各省州积极性,探讨中美旅游合作的愿景、目标与路径,共同谋划中美旅游新的十年。

中欧关系:年作为中欧旅游年,中国与欧洲在民航领域上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上半年到目前陆续开通了:汉莎沈阳-法兰克福航线、芬航南京-赫尔 航线、海航北京-都柏林航线,川航成都-苏黎世航线、南航武汉-伦敦航线、南航广州-罗马航线、南航广州-三亚-巴黎航线、俄罗斯艾菲航空深圳-圣彼得堡航线、国泰航空香港-布鲁塞尔等航线。

出境旅游增幅将有所放缓,入境旅游将显著增长

从近20年入境游客和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表中可看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出境旅游呈现趋缓的态势。随着进口博览会影响和辐射,将加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旅游服务的品质提升,因而,也有利于入境旅游的振兴与国内旅游的升级,对国际服务贸易将其极大的促进作用。

趋势二、社会资本的跨界投入

文旅产业将是投资的巨大风口

根据原国家旅游局数据,我国旅游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国旅游业完成投资约1万亿元,年实际完成投资约1.3万亿元,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国旅游投资超1.5万亿元。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

旅游投资过万亿,跨界资本成主力军。

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整合多种领域成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主题乐园等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成为各类资本追逐的热点。

生态旅游度假区:景尚旅业募资1亿;长江生态公园项目获投资百亿;

文旅休闲度假:湖北省交投亿打造巴山金谷文旅度假区;深圳大唐文化实业和中治交通建设总投资40.43亿;

小镇:太原清徐55亿建醋都小镇;中国茂隆实业贸易发展总公司投资亿;

主题乐园:香港富德集团投资亿建hellokitty乐园。

企业跨界现象频发,构建产业生态圈趋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消费升级,无论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还是携程等旅游企业,均有投资覆盖不同行业领域,助力延长产业链。

趋势三、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多领域融合

稳中求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年经济发展定下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

在经济会议中指出年工作重点,涉及文旅产业的重点包括: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等。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年中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产业政策利好新业态发展

从年旅游相关政策可看出,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条件下,政府端对旅游产业空间、业态发展、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42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