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安信教育名额分配下我们离ldquo
一、常州市中招的名额分配制度:名额分配严格到校,中考成绩成为关键
1、常州市名额分配制度:历史悠久,制度完善
年起,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常州市开始实施热点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各初中校的招生录取政策,目的是让在家门口就读公办学校的学生,有机会进入热点高中就读,有利于办好每一所学校,缓解“小升初”择校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5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主要指标》,明确了四星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将70%以上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年5月常州市明确了热点高中统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比例为70%,享受分配名额的学生必须在该初中校在籍并读满二年。之后,常州市热点高中统招生名额分配制度持续完善,分配到校的比例维持在70%,为避免“中考移民”,享受名额分配的学生必须在该初中校在籍在读满三年。到年,常州市共有10所热门高中实行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政策,其中面向主城区初中校分配招生计划的热点高中主要为“常州四校”,即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常中”)、常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市一中”)、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北郊高中”)、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奔中”)。
图1:常州市名额分配制度及其演变
资料来源:常州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常州市名额分配政策:严格分配到校,在籍在读三年
常州市热点高中的名额分配严格执行分配到校政策。首先,热点高中确定可分配名额。比如省常中年招生规模人,其中自主招生人,体育特长生16人,省常中年可分配计划为人(--16=),可分配计划的70%测算出省常中年名额分配数量,即个可分配名额。其次,确定各初中可分到的热点高中的分配名额。一般是按照初中学校毕业生数量占全市毕业生数量的比重,按照同比例进行分配到校。比如某初中有名毕业生,占全市毕业生的1.2%,那么省常中分配到该校的名额约为4个(*1.2%=4.22)。最后,按照校内成绩排名和热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下30分之内,依据从高分到低分原则,先按第一志愿录取,如第一志愿人数不足,再录取第二志愿,以此类推。比如省常中年最低分数线为分,该初中有8人成绩达到了分,且均填报第一志愿,则按照8人成绩进行排名,从高到低录取4名学生;如果该初中只有3人达到了分,则省常中将收回一个名额,该校只能有3人通过名额分配被省常中录取。
表1:年“常州四校”招生计划及名额分配一览表
资料来源:常州市教育局网站及“四校”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常州市名额分配影响:生源规模决定到校规模,优质初中仍具领先优势
常州市热点高中严格实行名额分配到校政策,可分配名额以所分配区域初中毕业生数量占全部毕业生数量的比重确定到校名额。我们统计了部分初中学校获得的“常州四校”分配名额,初中毕业生为预估数,名额分配部分为官方公布的数据。结果我们发现:(1)毕业生规模的多少决定了名额分配的多少,年北新区实验中学获得的“常州四校”名额最多,达到93名,而其毕业生预计人,是一所规模庞大的公办初中。(2)名额分配较多的初中,办学实力较强,升学情况良好。年北新区实验中学通过自主招生有42名毕业生被“常州四校”录取,算上名额分配及志愿录取等,共计名毕业生被“常州四校”录取,远超过名额分配录取人数。(3)名额分配下民办学校依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常州市正衡初级中学、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均为民办学校,分别位列常州市初中实力榜第一名、第二名,年正衡初级中学平均分高达分,分以上的人,占比83.8%,省常中、市一中达线率超过人,占比45%。
表2:年“常州四校”名额到校部分分配表
资料来源:常州市教育局、相关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二、上海市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制度:分配到区+分配到校
1、上海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制度:政策依据及实施主体
年上海市教委印发了《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上海的中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增加了历史、政治两大学科,物理实验操作考计入了中考分数,中考总分由分提高至分,市重点高中的录取方式主要是名额分配、自主招生和统一考试三种。为了更好地落实“新中考”政策,完善名额分配制度,《实施办法》于近日出台,年9月入学的初中生将于年参加中考,名额分配将成为市重点高中的主要录取方式。上海市市重点高中主要分为委属市重点高中(“四校”+上师大附中+上海实验学校)和区属市重点高中(格志中学、大同中学、建平中学等62所(含分校和享受市重点中学政策的学校)),委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比例为65%,区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比例为50%-65%。
图2:上海名额分配政策演变及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上海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制度:分配到区+分配到校
市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主要分为分配到区和分配到校两种,其中委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80%到区,20%到校;区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30%到区,70%到校。委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原则上按照当年各区中招报考人数占全市中招报考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区,分配到区的招生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校。区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30%分配到区,分配到区的名额本区占比一般5%-10%,外区占比一般90%-95%;名额分配的70%分配到校,以均衡、随机为原则,以抽签或摇号分配给区内学校,但必须确保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至少有1个分配名额。为了避免“中考移民”,《实施办法》规定填报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志愿的此类学校考生,须为其所毕业学校的在籍在读满三年的应届初三学生,有效地规避了部分考生政策“钻空子”的可能性。
图3:上海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政策详解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三、名额分配录取方式下,“四校”离我们有所远?
1、年“四校”的录取方式:自荐+推优+裸考
年“四校”录取方式是提前批次和统一考试。提前批次主要是自荐和推优,年“四校”自荐录取了名学生,推优录取了名学生,合计占总招生计划的61%。统一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裸考,分为零志愿录取和平行(1-15)志愿录取,年“四校”零志愿录取了名学生,平行志愿录取了52名学生,合计占总招生计划的39%。
表3:年“四校“招生计划:提前批次+统一考试
资料来源:相关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年“四校”的录取分数线:遥遥领先,优势显著
年“四校”录取分数线很高,“四校”零志愿投档线平均分杨浦区最高,达到.3分;其次是徐汇区和闵行区,均为.6分。上海中学零志愿投档线杨浦区最高,达到分;华师大二附中零志愿投档线闵行区最高,达到分;复旦附中零志愿投档线闵行区最高,达到分;交大附中零志愿投档线徐汇区最高,达到.5分。“四校”不仅对总分有要求,对语数外总分、数学总分等也有要求,比如交大附中在虹口区零志愿投档线除要求总分分外,还要求语数外总分分,数学分。整体而言,“四校”零志愿投档线较高,且有语数外、单科成绩要求,与其他高中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表4:“四校”在主要城区的投档最低分数线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四校”的新生来源:民办初中占主导,体系内循环显著
“四校”的提前批次主要来自于华育中学、兰生复旦、上宝中学、张江集团学校、新华初级中学、市北初级中学等几所优质初中,呈现出民办初中占主导,体系内循环特点显著。上中系初中毕业生被上中录取的比例高,复旦系初中毕业生被复旦附中录取的比例高,交大系初中毕业生被交大附中录取的比例高,华二系初中毕业生被华师大二附中录取的比例高。
图4:上海“四大名校”及其旗下初中学校情况
资料来源:“四校”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年上中预录取的生源中名来自华育,41名来自上宝,13名来自张集,18名来自市北初;复旦附中预录取生源中67名来自兰生,24名来自张集,10名来自市北初,10名来自新华初;华二预录取生源中18名来自浦华二,19名来自兰生,14名来自张集,13名来自华育;交大附中预录取生源中19名来自交中初级,20名来自兰生,17名来自华育,11名来自上宝。年华育、兰生等20所优质初中“四校”预录取合计人,占“四校”预录取总人数的60%。
表5:年上海优质初中申请“四校”的录取情况
资料来源:教育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名额分配后,“四校”离我们有多远?
年“四校”的招生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自主招生的比例将大幅下降,市重点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数不超过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6%,其中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计划合计不低于该类自主招生计划的15%。年上海市参加中考的考生约8.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的录取率70%,即录取人数为5.88万人。我们假设年上海市中考人数达到10万人,市重点中学自主招生人数为0人,其中特长生招生人数为人。68所市重点高中假设每所高中的招生规模均为人,则市重点高中总招生规模人,自主招生人数占市重点高中总招生规模的22%,即使考虑到年因生源基数扩大而带来扩招,也能够满足“四大名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过15%的限制。
表6:上海中考人数、高中录取人数及其还原估算自主招生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年“四校”合计招生人,若按照年招生方式重新测算,则“四校”的自主招生为人,统一考生人,名额分配人,其中分配到区人,分配到校人,名额分配成为“四校”主要的录取途径。首先,自主招生竞争将极其激烈,但是仍是不少“牛娃”提前锁定“四校”的主要选择,自主招生大概率来自于头部的初中,尤其是体系内的头部初中,比如上中旗下的华育、上宝、张集等。其次,中考成绩将成为“四校”录取的主要依据。统一考试是指未来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合一”将被用在毕业和升学,“四校”招生规模的20%将以统一考试填报志愿方式录取,录取依据是中考成绩排名。名额分配主要依据也是中考成绩,另外增加50分的综合素质评价,如果是分配到区,则以本区“中考成绩+综素成绩”为依据,从高到底排序,1:2投档,区内竞争择优录取;如果分配到校,则以本校“中考成绩+综素成绩”为依据,从高到底排序,1:2投档,区内竞争择优录取。
表7:“四校”年招生计划按照名额分配政策重新估算
资料来源:“四校”网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四、结束语:名额分配主要影响初中的竞争格局,“四校”依然是“牛娃”的“四校”
通过对常州市热点高中名额分配的分析和上海未来将要执行的名额分配制度,我们发现名额分配主要影响初中的竞争格局,也就是说初中“家门口的好学校”有可能真的成为“心目中的好学校”,择校热、择校难等问题有可能得到缓解。但是,从市重点高中来看,尤其是“四校”,名额分配政策主要改变了“四校”的录取路径、方式和生源的区域分布,但是“四校”依然是“牛娃”的“四校”,不会是普通学生的“四校”。首先,15%的自主招生将会是竞争最激烈、“掐尖”最明显的招生路径,体系内循环可能性依然很大。其次,20%的统一考试将严格按照中考成绩排名,按照志愿择优录取;最后,名额分配80%是区内竞争,仅20%是校内竞争,而且还有可能设最低分数线,若某校有名额,没有分数,可能名额还会丧失(参考常州分配到校做法)。
图5:“四校”是牛娃的“四校”:成绩是王道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编辑
安信教育
图片
源自网络
欢迎留言提问,我们将及时回答您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