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向ldquo三秦楷模rdquo路
奉献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灵魂的再现,感情的流露。那是无私的发现,是无奈的开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我的创造。他们,始终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代同呼吸。
妙手仁医,
一人一城,一诺一生
路生梅,女,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陕西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入选年12月“中国好人榜”。年1月,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为年“诚信之星”。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年冬的一个早晨,一位瘦小的姑娘拎着小包从一辆卡车上走下来,满脸疲惫的她穿过窄窄的街道,医院,她就是来自北京的路生梅。年仅24岁的她响应号召来到荒凉贫瘠的榆林佳县,当起一名儿科医生。自此,与佳县结下不解之缘,从门诊到手术台,从韶华到白头,这一待就是整整51年。
路生梅说,离不开这片土地的一个原因是当初承诺“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在佳县成家了,有儿有女,离不开了。路生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完美地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真正含义。
痴心不改,
一个基层党员16年风雨扶贫路
张雷威,男,年6月生,陕西榆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驻村工作队员。年,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年9月20日,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年全国劳动模范。
在榆林有个扶贫的“痴人”,他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践行了深入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理念。在陕北榆林地区,他留下一份厚重的16年扶贫履历。这个“痴人”就是原国家电网榆林公司工会主席张雷威。
自年至今,张雷威先后代表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参加陕西省“万名干部下农村”、“千企千村”、“两联一包”、“驻村联户”、“一村一品”等多个农村项目。他的足迹遍布榆阳、神木、米脂、吴堡、清涧、佳县6个区县,扶贫工作惠及19个乡镇、1余户农民。
张雷威16年痴心扶贫路,“痴”出路径、“痴”出方法、也“痴”出成绩。而这一切除了需要一份决心,还要有一份痴心。
20余年间,
坚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是以王建新教授为带头人,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优秀教师和科研骨干为中坚,吸收国内外高校师生和科研单位广泛参与、长期奋战在丝绸之路沿线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一支教学科研团队。
20余年间沿着张骞的足迹探寻到月氏遗址
做出了充分的学术准备,年,一支由西大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茫茫戈壁,这一走就是20余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考古队用中国话语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