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仰望撒哈拉的星空一

发布时间:2020/8/5 18:25:36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88.html

仰望撒哈拉的星空(一)

毕哈哈

撒哈拉

Oct.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

也只有对爱它的人

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

---三毛

提到撒哈拉,大家都会想到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当无数人被三毛与荷西潇洒浪漫自由的爱情故事所感染,而我却独独对撒哈拉寂静的夜和璀璨的星空种草,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摩洛哥之行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位于北非的摩洛哥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号称欧洲的后花园,从伦敦有直达的廉航航班,机票很便宜,而且对我国免签。我选择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入境,如果从国内去摩洛哥,通常会在卡萨布拉卡入境。

这次的摩洛哥之行,我安排了9天,以拉巴特为起点,之后去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撒哈拉,菲斯,舍夫沙万,最后从拉巴特离开,完成一个小环线。摩洛哥的旅游市场相对成熟,租车环游摩洛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我是一个人旅行,没有租车,城际之间交通以火车和大巴车为主,去撒哈拉是提前预定了一个3天2夜的沙漠团(马拉喀什出发,菲斯结束)。

摩洛哥

Morocco

撒哈拉

Sahara

_

第一天

拉巴特

Rabat

第二天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__

第三天

马拉喀什

Marrakech

第四-六天

撒哈拉

Sahara

__

第七天

菲斯

Fes

第八天

舍夫沙万

Chefchaouen

__

第九天

拉巴特

Rabat

第一站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

拉巴特落地,机场很小,下了飞机也没有廊桥和大巴,直接拎着行李走进航站楼,入关也很顺利,海关小哥哥还要求跟我学了几句中文。在摩洛哥的高餐馆和酒店可以直接用欧元,在机场换了少量的迪拉姆。拉巴特机场门口的出租车比较混乱,通常不打表,而且可能会漫天要价,我提前约了旅馆老板来机场接机。旅馆在拉巴特麦地那(老城区)地区,是典型的当地庭院,家庭式经营。在旅馆放下东西,我就出门了。

晚上的麦地那像个大夜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从五金日杂到各种小吃,时间已经很晚了,很多已经打烊了,但是靠近小吃的地方还是热闹非凡。这个场景跟小时候我家附近的夜市很像,除了大家的肤色不一样。

旅馆小庭院

拉巴特麦地那

早上吃完早餐,寄存好行李之后,先去了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的乌达雅堡。乌达雅堡濒临大西洋,是12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统治时期的古堡建筑群。穿过有着朴实雕花的土黄色城门,里面竟然是一个浪漫的蓝白世界,路面铺著石子,房舍的墙壁刷著白灰,门窗一律刷成天蓝色,昔日的门牌号码延续至今。

乌达雅堡

在乌达雅堡晒晒太阳,吹吹海风也是惬意。沿着布雷格雷格河岸宽敞的广场走一段,之后有一条上坡路,可以到哈桑塔和穆罕默德五世陵。

哈桑塔与哈桑塔下支石柱是拉巴特最著名的象征建筑。12世纪,阿尔摩哈德王朝苏丹雅各布·厄勒·曼苏尔(YacoubElMansour)下令修建世界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在苏丹逝世之后,清真寺的修建工程逐步停滞。期间,人们又加筑了清真寺的尖塔部分,并称之为哈桑塔。不过一场火灾,让原本计划建造的85米高塔烧到只剩下现在看到的45米建筑体,清真寺也没有真正完工,而宏伟的柱廊也在年的大地震中悉数尽毁,剩下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林立广场的高低石柱。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和哈桑塔对望,门口由头顶菲斯小红帽的皇家卫兵守护。一边是现代的陵墓,一边是古老的宣礼塔,形成有趣的对比。国王穆罕默德五世陵墓被认为是阿拉维王朝现代建筑的典范。白墙绿瓦是它的外部特征,内部装饰由摩洛哥工匠精心雕琢,元素有白色大理石,马赛克拼图,雕花雪松木等。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和他2个儿子的灵柩放置于陵墓的底层。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和哈桑塔

当天有活动,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和哈桑塔均不开门,只能在外面转一圈看看。之后顶着烈日,我去了舍拉遗址。舍拉遗址是腓尼基人在布赖格勒河的第一个定居点,公元40年被罗马统治,改称萨雷。年居民被吸引到河对岸的sale居住而被遗弃。直到14世纪马林王朝的苏丹Aboual-HassanAli在罗马遗址上建了个墓地并用防御城墙围起来,屹立至今。

舍拉遗址

从舍拉遗址出来,离摩洛哥皇宫很近,我就沿着皇宫外围转了一圈,皇宫不允许进入,门口也不允许拍照。摩洛哥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宗教在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空间,每天日出、中午、下午、日落、晚间均会祈祷。在皇宫外围正好赶上中午的祈祷,整个城市笼罩着读古兰经的声音。

下午回旅馆取了行李,步行去了火车站,乘坐火车去下一站卡萨布兰卡,火车站在维修,稍显破败。从拉巴特坐火车到卡萨布兰卡,大约1.5小时,车次很多,车票在火车站现买的。从拉巴特到卡萨布兰卡的火车很新,但是运行速度很慢。在车站也有一些长途的普通列车,车况较差,有的车门都不关。

拉巴特的主街道

拉巴特火车站

普通列车

第二站

卡萨布兰卡

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

卡萨布兰卡有两个火车站,CasaVoyageur和CasaPort。计划中从卡萨布兰卡到马拉喀什的火车在CasaVoyageur车站,所以我的居住也定在这个车站附近。在拉巴特买的火车票明明写的是到CasaVoyageur车站,却偏偏停到了CasaPort。下了车,打算步行去酒店,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吧,正好逛逛卡萨布兰卡。

CasaPort火车站

摩洛哥的城市是彩色的,我一路上发现每一个城市都会有它自己的颜色。首都拉巴特是干净整洁的纯白色,而卡萨布兰卡更像是灰白色,之后的马拉喀什是土红色,菲斯是沙黄色的,舍夫沙万又是天蓝色的。与拉巴特不同,卡萨布兰卡拥挤嘈杂,更像是一个大城市,我却不太喜欢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天气的原因,虽然已是傍晚,但是刚下过雨的城市阴沉闷热,湿湿的路面也让这个城市显得格外脏乱。

卡萨布兰卡虽然是名声响亮的大城市,但是可以玩的地方却不多,除了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晚上闲来无事,决定去号称非洲第二大购物中心的摩洛哥MALL转转。摩洛哥MALL在新城区的海边,我从CasaVoyageur车站搭乘轻轨在AinDiabPlageTerminus站下,之后再打车前往。在拉巴特和卡萨布兰卡打车还是有司机可以打表的,但是上车之前一定要问好是否正常打表以及大约的价格。摩洛哥算是一个旅游国家,游客很多,出租车宰客很常见。在之后的马拉喀什和菲斯,出租车无人打表,如需打车一定要提前讲好价钱。

摩洛哥MALL

这个购物中心着实让人失望,规模跟国内的许多购物中心差不多。有部分奢侈品牌,因为是晚上大多已经关门了。购物中心大厅有个巨大的浴缸,里面还有小白鲨,算是标志吧。MALL的门口很多出租车司机在揽客,就像是国内的火车站,懒得跟他们费口舌讲价,打算沿着海边走到轻轨站。这一路都在修路,几乎没有路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里,一个人在海边流浪,只有海浪陪伴,也是一种勇气。好在赶上了轻轨的末班车,车上人很少,几乎变成了我的专列。轻轨站上有无人售票机,但是只收迪拉姆,需要提前备好现金零钱。

在卡萨布兰卡的第二天,我一早便去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于年建成,位于大西洋的海边,也被称为海上清真寺。它可以容纳10.5万人同时礼拜,是世界第三大、非洲第一大清真寺。它的宣礼塔高达米,是世界第二高的宣礼塔。这座清真寺从外表上看是传统伊斯兰风格。阳光穿过清真寺镂空的大门,加上自己的剪影,是红网打卡的圣地。

哈桑二世清真寺

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是好莱坞在二战期间制作的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并且荣获了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电影中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卡萨布兰卡。

里克咖啡馆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出名,现在咖啡馆二层的电影放映室一直循环播放着这部电影,另外咖啡馆的布置也充满了这部电影的元素,是电影爱好者必去的朝圣之地。咖啡馆需要提前预约,价格也不是便宜,所以我就只是路过而已。

里克咖啡馆

去往马拉喀什的火车是从CasaVoyageur车站发车,我选择的是下午的车次,从卡萨布兰卡到马拉喀什大约3.5h。座位有一等座和二等座之分,一等座是6人包厢,按号找座,空调很给力。二等座是上去找空位坐就行,人多,空调也不太行。火车票是提前一天在车站购买的。

CasaVoyageur火车站

火车一等车厢

第三站

马拉喀什

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称。

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里意为“红颜色的”,因为中世纪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迄今保存完好。到达马拉喀什之后,本想在车站打个车去旅馆,但是出租车司机漫天要价,我就放弃了,便步行前往,路上还下了一小会雨,好在很快就停了。

马拉喀什火车站

旅馆是在麦地那里面的家庭庭院,麦地那里面道路狭窄,错综复杂,Google地图不能正常定位导航。跟旅馆老板电话联系之后,他让我在停车场等他,他来接我。在等待过程中,遇到各种骗局轮番上演,有的人说他是老板安排来接我的,但是他指的路跟地图上的完全不一样;还有的人说他可以免费带我去,但是其实会跟你要1-5欧的小费;还有的人干脆告诉我走错了地方......在摩洛哥一定要时刻提防各种骗局,在各个城市的麦地那里面主动带路或者跟你搭讪的年轻人通常是别有用心的,当然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破财而已,对于女生也有被骚扰的可能。在旅馆安顿好之后,我便马不停蹄的去了德吉玛广场。

德吉玛广场位于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内部,于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早在12世纪,德吉玛广场还只是马拉喀什的行刑广场,到了16世纪,广场上的商业活动才逐渐活跃起来,并于17世纪成为著名的民间演出场地,至今广场上的传统活动依然延续着。白天作为景点的广场十分喧闹纷扰,聚集了舞蛇、喷火、讲故事和算命等各类杂耍表演以及兜售各类工艺品、果汁、糕点、海娜纹身的商贩们,广场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傍晚之后,广场中央支起许多夜市摊位,白烟夹杂着香料的芬芳弥漫在空中,广场也瞬间成为吃货们的美食天堂。

德吉玛广场

德吉玛广场上鱼龙混杂,各种骗局,有的杂耍表演照相是会被收费的,而且小偷很多,当然也有警察巡逻。广场上有很多果汁摊位和烧烤摊位,我怕吃坏了肚子,没有尝试,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悔的。广场旁边就是麦地那,随便选了一条路,就插了进去,里面是各种店铺,有衣服、鞋子、皮草、银器、灯具、香料等等,品类丰富,人也很多。一顿瞎逛之后,意料之中的迷路了。看了一下地图,虽然定位不准,但是旅馆的大致方向还是可以找到的。离旅馆越来越近了,却发现是一条死路,一位当地老人示意我走不通,他找来两个年轻人帮我带路,开始我拒绝了,他们再三表示是免费的,我也不好再推辞,就跟着他们走了。然而快到旅馆的时候,他们却跟我要钱,我很严肃的拒绝了,他们说了句什么,然后就走了,我猜是在骂我,这样类似的骗局真的是防不胜防。

马拉喀什麦地那

旅馆离巴伊亚宫BahiaPalace很近,这是一座的簇拥着众多花园的典雅宫殿,建于十九世纪末,在当时是摩洛哥最大最宏伟的宫殿建筑,巴伊亚宫融合了伊斯兰和摩洛哥建筑的风格。

巴伊亚宫

出了巴伊亚宫,穿过大马路和一个小广场,便是巴迪皇宫BadiPalace,两个名字很像但是风格和历史却完全不一样的宫殿。巴迪皇宫堪称萨丁王朝时期的杰出建筑代表。宫殿始于年,其建造风格受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罕布拉宫影响,着重突出伊斯兰建筑艺术,原宫殿规模包括间房、一个的巨大庭院以及1个大水池。现在能看到的巴迪皇宫大部分是颓垣断壁。皇宫城门平台有很好的角度欣赏城市全景。

巴迪皇宫

沿着巴迪皇宫外墙,朝西南方向走大约5分钟,便是萨第安墓。这块皇家墓地的建造最早可追逐到16世纪末期,墓地为萨丁王朝时期苏丹曼苏尔所建,安葬了包括曼苏尔在内的60多位皇室成员。墓室建筑由三座大厅组成,其中以12柱廊大厅最为精致,曼苏尔之墓正设于此。厅内穹顶为雪松木雕刻,墓棺则均为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砌造。

萨第安墓

在德吉玛广场西南部是库图比亚清真寺,这是马拉喀什的标志建筑也是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建于公元11世纪,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清真寺的尖塔高67米,外表富丽堂皇,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清真寺不对外开放,仅对穆斯林开放。

库图比亚清真寺

穿过德吉玛广场,进入麦地那,我去了马拉喀什博物馆,其前身是一座私人宫殿,极具当时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房间围绕着中间开阔的庭院天井而建。博物馆展示各种传统的摩洛哥陶瓷、兵器、地毯等。博物馆旁边是本约瑟夫神学院,目前在维修,不对外开放。

马拉喀什博物馆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马若雷勒花园,离德吉玛广场步行需要1个小时。花园建造于年,并在年对公众开放。在年马若雷勒过世后,知名设计师YvesSaintLaurent伊夫圣罗兰先生买下了这个花园并重新设计装。花园里最耀眼的是大块大块的马约尔蓝以及不时出现的明黄色,偶尔也会有些红色绿色作为点缀。花园是非常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

马若雷勒花园

在摩洛哥的这几天,早上一般都是旅馆提供的当地早餐,各种小面饼,煎蛋,橙汁,牛奶,薄荷茶和咖啡。我也尝试了摩洛哥的一些传统菜:古斯古斯和塔吉锅,这些菜通常为牛肉、羊肉、鸡肉等搭配蔬菜烹饪。在马拉喀什,我还吃了算是地方小吃--蜗牛,香料的味道很浓,我不太喜欢这个味道。还有建议大家不要饮用当地的自来水,尽量选择瓶装矿泉水。

离开马拉喀什,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去撒哈拉沙漠了,我选择了一个三天两夜的小团,是提前在

心享游travel预定的,老板娘是华人,服务很到好,有问必答,价格也算合理。去撒哈拉的团五花八门,在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广场上就有很多拉客拼团的,陷阱很多,千万注意。撒哈拉之行以及菲斯和舍夫沙万,我会在下一篇小文里介绍。

未完待续。。。。。

粲然与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180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