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学术马伟丝绸之路上的撒拉族与土库曼人
作者:马伟,教授,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撒拉族先民约年前从中亚迁徙至今天的青海地区,因此,撒拉族与中亚民族有着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根据现有文献材料、在土库曼斯坦的实地考察及对相关人物的访谈,本文简要叙述了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交往史,分析了撒拉族与土库曼人的往来缘由和他们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以期能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年9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撒拉族约年前从中亚迁徙至今天的青海循化地区,成为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撒拉族先民曾在中亚地区留下了历史活动的深深足迹,与中亚民族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撒拉族在土库曼斯坦等国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近年来,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联系日益加强,尤其是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任务后,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对青海省乃至国家的向西开放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交往史、往来缘由,及撒拉族与土库曼人的历史文化联系等作一简要叙述与分析,以期能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交往史
几百年来,在撒拉族民间流传着一则美丽的故事:相传,在撒马尔罕地区有一对兄弟尕勒莽和阿合莽,由于不堪当地国王的欺压,他们便带着族人向东迁徙,最终于洪武三年(年)五月十三日来到今天青藏高原黄河岸边的循化地区。[1]传说中的撒马尔罕是中亚的一座著名城市,目前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这是撒拉族祖祖辈辈以来历史记忆中唯一的具体迁出地。除了这一传说外,我们看不到任何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撒拉族的东迁事件。
据20世纪50年代曾在青海循化县作过田野调查的前苏联专家捷尼舍夫的记载,当时的撒拉族老人都熟悉从撒马尔罕迁徙的故事。在循化街子,有个86岁的撒拉族老人回忆说,小时候他父亲去朝觐时曾路过撒马尔罕,当地的人还记得中国撒拉族。而且,其中一个人还说,当撒马尔罕有个水井的水位上升至井口时,撒拉族人将返回故地。[2]可见,在当时的撒拉族的历史记忆中的迁出地也只有撒马尔罕,并没有其他地方。
已故原新疆自治区邮电管理处的马耐斯处长是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第一位访问土库曼斯坦的撒拉族人士。年8月14日,笔者在乌鲁木齐采访了时年69岁的马耐斯先生。在任职期间,先生曾代表中国政府成功地与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德国等十几个国家签订了亚欧光缆铺设合同。为此老人几十次来往于这些国家之间,为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电信合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工作过程中,与土库曼斯坦的官员接触时,老人和对方都发现撒拉语和土库曼语之间很相似,双方对此都很惊奇。当马耐斯被邀请出席在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人婚礼时,他被请求致婚礼祝词。他在用撒拉语祝福新人时,向他们介绍了撒拉族七百多年来的简单情况。在场的老人们能听懂大意,听完之后他们都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土库曼人还向马耐斯老人赠送了土库曼服饰,老人还将这些服饰带到循化,供亲朋好友观看。
年9月19日,青海省副省长白玛在西宁宾馆会见了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阿曼格尔德·拉赫曼诺夫夫妇。[3]随后,拉赫曼诺夫夫妇访问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年10月7-9日期间,受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拉赫曼诺夫的邀请,以青海省政协主席、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会长韩应选为团长的中国撒拉族代表团一行七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参加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土库曼斯坦国际文化遗产会议”。期间代表团成员和土库曼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并就撒拉族族源、语言、风俗等方面的问题与土国学者进行了探讨。之后,撒拉族学者马成俊发表文章提到,与会学者都说中国撒拉族是约在—年间(也有人说是大约在15—16世纪)从马雷州的sarahas迁走的。目前在土库曼斯坦属于原撒鲁尔部落的人口有8万多人。但他本人认为撒拉族迁徙时间是在元初即公元13世纪。[4]
年6月23日至7月7日,由中共青海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为团长的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海东地区)考察团一行六人(其中有撒拉族成员)赴土库曼斯坦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访问。
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马盛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马明仙、韩永福等撒拉族领导和同志也曾先后访问过土库曼斯坦。
年10月18日至31日,由青海省循化县就业局局长张进成、新疆萨鲁尔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锦华及副总经理韩小军和青海民族大学马伟教授四人组成的中国撒拉族民间代表团访问考察了土库曼斯坦。
年3月,青海民族大学马伟教授赴土库曼斯坦参加在列巴普举行的“中世纪东部土库曼斯坦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大会”,作了TheOriginofChina’sSalarsandtheirLanguage(中国撒拉族的来源及语言)的大会主题发言。
年6月6日,应土库曼斯坦文化部邀请,受中国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亚协会委派,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派遣儿童代表团赴土库曼斯坦进行国际天才儿童文艺演出比赛,此次活动共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年以来,新疆伊犁的撒拉族人士韩锦华先生曾多次赴土库曼斯坦参加“世界土库曼人文大会”及土库曼斯坦文化节等。
年以来,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馆每年都邀请撒拉族人士参加10月份左右在北京举行的土库曼斯坦独立日活动。
年,一些在中国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及部分企业家曾先后访问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年2月,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考察团一行10多人访问土库曼斯坦,访问团成员中有多名撒拉族人士。
年5月,撒拉族企业青海兴旺集团公司负责人访问土库曼斯坦。
年8月6日,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斯塔莫瓦·齐纳尔女士一行三人来青海省西宁市参加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地毯展交会,受到省市相关领导的接见。8~9日,大使一行在青海省相关领导陪同下,访问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撒拉族传说中的出发地为撒马尔罕(目前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但近年来撒拉族却为何与土库曼斯坦有如此频繁的联系呢?应该说,这与撒拉族对自己历史认知的加深与土库曼斯坦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往来的缘由
长期以来,撒拉族对自己关于从中亚迁徙的出发地的历史认识主要还是停留于传说中的撒马尔罕。在过去的20年中,笔者在撒拉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在问及撒拉族先民从什么地方迁徙而来时,老人们提及的也只有撒马尔罕这个城市。20世纪80年代,在广泛征求撒拉族人士和学术研究人员意见之后写成的《撒拉族简史》中,也认为撒拉族的先民是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5]那么,撒拉族是如何与土库曼斯坦有了联系呢?
无论是在《撒拉族简史》[6],还是在芈一之教授所著《撒拉族史》[7]中,都引用了年出版的《伊斯兰大百科全书》(英文版)的记载作为探讨撒拉族来源的主要依据:
撒鲁尔(Salur)源于乌古斯汗的六子之一达罕汗……乌古斯部落从赛浑河旁的伊犁、热海一带迁到河中、花拉子模和呼罗珊地区。随着对小亚细亚的征服,一部分乌古斯部落定居在安纳托利亚的东部地区,撒鲁尔是其中一支军队。而且在小亚细亚塞尔柱的历史中,撒鲁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塞尔柱人在各方面实行分散乌古斯部落的政策,相当大的一部分撒鲁尔人向西迁徙;那些留在马鲁和撒拉克的撒鲁尔人在后来以土库曼人的名义发挥着作用。根据几位学者的意见,一部分撒鲁尔人在年至年之间,经过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来到现在甘肃的西宁①并定居在那儿。目前在土库曼境内撒拉克一带和俄国②、波斯边境地区的撒鲁尔人把自己当作最古老、最高贵的土库曼人。[8]
这条材料的重要性在于它将中国撒拉族与历史传说中的乌古斯汗联系起来了。乌古斯汗的传说在我国维吾尔族以及土库曼人、土耳其人等一些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撒拉族人对其却是集体性失忆了,在中国撒拉族文化中没有任何关于乌古斯汗的传说故事留存。
捷尼舍夫于年到循化作实地考察,年出版了其博士学位论文《撒拉语结构》,他在这本著作中写道:
故事中关于撒拉族源自撒马尔罕的说法是完全真实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现今与乌兹别克人几乎融为一体的撒马尔罕州(努拉金和科什拉巴特地区)的一部分土库曼人,是最早的撒勒尔人,他们早在乌古斯人移居里海沿岸前就已经在这里居住了。这一时期是9-10世纪。两个世纪——11到13世纪——后,克普恰克部落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居住者。古时候,乌古斯部落的一支撒尔古尔(撒鲁尔、撒落尔)西迁至锡尔河,一部分人便定居在撒马尔罕。大队人马继续前行,到达现在的土库曼,之后便融进土库曼民族之中。再后来,大批撒落尔人迁移到小亚细亚,在这里逐渐衰弱并融入土耳其人之中,其历史踪迹在东安纳托利亚地名录中有所反映。(土耳其人对15世纪撒落尔人的行踪也有过研究,诗人卡迪·布尔哈内迪便是撒落尔人的后裔)。14世纪末,尕勒莽支系的撒马尔罕撒落尔人(撒勒尔人)一批接一批重新东迁,在西宁以南定居下来。这样看来,中国的撒拉族来源于乌古斯、南突厥民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1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