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每公里过三个弯的酸爽,穿越重重迷雾,眼前

发布时间:2020/9/15 23:39:36   点击数:
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5/6125532.html

南美洲的脊梁,8千多公里的安第斯山脉

接下来的道路,我们将一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南方开,一直往南方开。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沙漠

11月12号,我们开始了从厄瓜多尔前往秘鲁的旅程,沿着35号公路从洛哈到皮哈拉,公里,沿途经过了35号公路的公里处里程碑。

进入秘鲁之后,环境似乎和先前的厄瓜多尔一比相去甚远。城市的pm2.5应该也是超标的吧。不过终于终于结束了公里的山路,进入平原地带!绕山绕到犯恶心了。

进入秘鲁的海关,一个破败的小房子里只有一个妇女开着电视、看着手机,不紧不慢的瞅了瞅大家的护照,随手盖了两个戳,就算进入秘鲁的领土了。

进入一半沙漠一半大海的一号公路,前往钦博特,公里的沙漠直道。

原本想象,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应该是奇美无比的,但现实却非但如此,路边尘土夹杂着各色垃圾袋,空气中弥漫着咸鱼的腥气……

当然,这条1号沙漠公路的路况还是很给力的,但如果你发现路变窄了,路况差了,那就是接近一个小城镇了,城镇周围的道路破旧不堪,城镇都被垃圾包围着。想想我们国内热火朝天的快递,每天产生的巨量垃圾,以后我们的城市周围会出现秘鲁的景象吗?

到达钦博特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可能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很小的镇子,先休息下来。

秘鲁沙漠公路

秘鲁小城钦博特,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脏乱差,为了早点赶去秘鲁的国际大都会利马,我们11月14号一早7点就出发了。沙漠公路沿着海,一半金黄一半蓝,可惜风起,沙尘漫天,没有了通透,就这样一路杀到利马。

利马城市感觉颇大,作为首都来说,道路建设和环境比之前的城市好太多了,不过沿途还看见很多建设在沙漠中的小镇。距离市区还有30公里就好像已经进城了,原本空旷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当地人的驾驶风格十分彪悍,好多车左方向灯或者右方向灯常亮,变道、加塞、不让车辆,绝对的天下道路唯我独尊,然后就这样在路上左右迂回,每车位必争,大小车均是如此,现在有些想念上海的交警城管了。

在同一个地方倒下两次

今天到利马公里的路,除了预计进城堵2小时外,路况神马的对于摩托车都不在话下;可是对领队老蒋来说,却是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就在去年,老蒋和车友金路骑行到这里,也是在接近利马城的这条海边公路上,宝马摩托突然失控,直接飞向了路边的沙漠里,车子几乎被撞成了一堆废铁,还好车友本人毫发无伤。那段旅程因此止步于利马;11月14号上午,还是这条路上,行李拖车开着开着就掉路边沟里了。

去年今时利马城

到了下午,保障车居然加错了柴油。还好大城市就在前面,

幸运的保障车在路上碰到当地警察,和我们聊着聊着,突然走开了,疑惑之际,他引来一位当地华人,华人还带着一个当地雇员,通过多层翻译找来拖车,警察和加油站经理一直守护着他们直到保障车上拖车离开。不过这位拖车小哥也是带着浓浓的当地驾驶风格,一路横冲直撞杀到利马,两位小伙伴只能两眼一闭,睡觉!眼不见心不慌。花了一千块人民币,化解了柴油危机。

把摩托车都顺利的送去4儿子这里保养一番,利马当地有道美食,就是“草泥马”!干了这碗草泥马,也许能转运。

利马城市好过路过的小城,主教堂,市政厅金碧辉煌。当然居民区依旧灰头土脸,破布飘扬。

当地的很多居民建筑的顶楼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完,支柱钢筋裸露,外墙也没有任何粉刷裸露出红砖的本色,后来了解到这里的房子竣工后就要缴税,所以很多居民故意留一层不建完,这样就可以合理避税了。谁说临建不是房子呀?违建又是何物呢?

15号下午去了市中心的兵器广场和利马大主教堂,这座监狱年的老城,是西班牙的据点,其实每个市中心的感觉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广场+教堂,这一天最期待的就是晚上海鲜自助餐,希望可以好好的美食一顿。

第二天,骑行了公里,去纳斯卡俯视人类未解之谜的杰作纳斯卡地画。离开领队老蒋的伤心地利马还是不消停,刚出城不到30公里,我们的拖车后轴开始冒烟,幸好发现及时否则我们就是拖个大火球在路上飞驰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舍弃,把它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让它成为一道纪念符。把所有行李都塞满保障车,我们继续砥砺前行。

依旧沿着泛美公路前行,在当你感觉这条沙漠公路没有尽头的时候,在路中间出现了一个山洞,穿过去以后突然看到一个山谷绿洲,那种奇妙的感觉真的很难形容。历经14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如果平均一公里3个弯,今天已经过了个弯了!

纳斯卡,印象中外星人的作品,登上飞机俯瞰整个纳斯卡,感觉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没有那么大气和神秘,感觉不像外星人的涂鸦,更像当地人的谋财之道。

世界杯!让人又爱又恨的世界杯

晚上就住在了纳斯卡,这个小城平日里游客居多,但今天却不一样,今天是秘鲁队和新西兰队争夺世界杯入场券的最后一场比赛,当地人全跑街上来了!大家在各个酒馆里早早坐好,带着加油头巾,桌上一杯啤酒。南美人对足球的热情绝对是全世界第一的!我们,一群被深深伤害过的中国球迷,今天准备假想自己是当地人,为秘鲁加油。

小镇沸腾了!

这是个不眠之夜,俄罗斯世界杯最后的一张入场券!秘鲁2:0完胜新西兰,纳斯卡小镇已经变成了狂欢节现场,

三更半夜的街道大游行开始了!多米的高原,这一刻充满了胜利的氧气。

赢球以后,秘鲁人见谁都拥抱!也给我们这群我们中国人来了个有力的拥抱说:我们俄罗斯见。我很有礼貌的回答:我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见。

每公里三个弯

横越安第斯

11月17号,我们准备横向翻越安第斯山脉。全程公里,导航显示需要12个小时,于是我们一早准备,7点出发,路上遇到两次修路,直到晚上9点20才到达海拔米的目的地。

一路低海拔往返高海拔,遇到各式天气:风,雨,雪,冰雹,温度贯穿四季。中午饥寒交迫之时,路边高原小卖部,连比划带自选,得鸡汤一碗补充体力,入夜,继续山路骑行,小心翼翼。与拉萨相当,没有任何高反症状,不过据说体质差的人对高反不明感。南美穿越中最漫长的一天,路上偶遇一对德国夫妇,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从德国出发到秘鲁花了6个月时间。向全世界敢于探险的人们致敬!!

路遇车友

骑行距离:公里

骑行路况:全山路

骑行时间:15小时+

骑行海拔:米

骑行气温:4摄氏度

骑行天气:雷暴、冰雹、狂风、大雨

骑行弯道:每公里3个以上,共计+

骑行终点:库斯科(海拔)

受虐的样子大家自行脑补下吧。

拨开浓雾

忍不住欢呼

到了库斯科,怎么能错过印加帝国的遗址呢!印加人的后代们,看起来和我们差不多,确切的说,这里的建筑、服饰都都给我一种置身于西藏的错觉,当地人穿的条纹服饰,和藏族人钟爱的氆氇布惊人的相似,甚至连当地人的长相,也酷似东亚人。连海拔都和拉萨差不多,略低一两百米。最早的统治者曼科·卡帕克于年左右带领部落来到库斯科,后来逐渐扩展,占领整个库斯科河谷,最后却被坚船利炮的西班牙帝国灭亡……

5点起床,赶到登山bus站已经大排长龙几百米了,不过还算有序,上车速度很快,然后又是盘山碎石路约30分钟到达景区门口,验票对护照入场,这时一阵大雾袭来,将周围遮得严严实实,能见度20米。沿着石头台阶而上,脑补着当时古印加人生活的景象……登至最佳观景处,除了近处的梯田,其他均被迷雾笼罩,周围导游对着迷雾一顿指指点点,听众个个神情失望。

当地工作人员说,这雾散去起码两小时,于是身边众神开始发功:吹雾的,手机当遥控器指天长按的,打坐念咒的。。。。一小时过去,浓雾依然蒙蔽着双眼,眼看要落空,等得不耐烦的人群纷纷撤离,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雾气慢慢散去,犹如大幕拉开,刚刚白茫茫之处突然城池突显,惊呼声四起,犹如百年前那位美国探险者第一次发现古城。

马丘比丘以这种神奇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惊喜!随后踏上3S公路,继续7小时骑行,依旧是在夜色中抵达了的的喀喀湖湖畔的普诺,不过今天骑行没有了那晚的曲折山路。的的喀喀湖,世界最高可通行淡水湖泊,海拔米。在西藏应该称海子吧?

绕着,的的喀喀湖向南开,就是下一个国家玻利维亚了!

一早去办理玻利维亚签证,在城市转半天,终于找到混于沿街民居中的签证中心。一切手续简单流畅,签证费30美金,相比国内的那些乍舌的南美签证费用和繁琐的手续不知简单多少!

一直延着的的喀喀湖南下进入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今天终于显露出高原湖泊的美丽,蔚蓝如海的色彩,远处雪山环抱,加上沿途民众的服饰,和西藏的海子无疑。

的的喀喀湖

途中休息,地头跳上一老汉,手提一个大可乐瓶装,所剩无几的自制威士忌,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满口酒气的嘴里还一阵的叽里哇啦,大概意思: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

离首都拉巴斯还有30公里,此刻已经能够看到那座山城的灯火了,进入城市内部更是吓一跳,一座巨大的山城!到山城隐居,这里是最贴切的。一座落差的挂在悬崖上的城市,倾角40度的街道随处可见,时刻考验着新入城骑手的胆量。出去吃个饭,没跑几公里山路,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来过拉巴斯了!这里依旧延续南美的城市脏乱和拥挤,还有生生不息的生活!

拍摄:车可,轲影像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您将有机会获得参加南北极穿越纪录片发布首映礼和分享会的名额

从自己的全世界路过!

如果你对本次行程感兴趣,欢迎扫码加入会员群

咨询可加

我们是国内最专业的摩旅\潜水组织者:私享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ly/183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