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交通 >> 做个好色之人,徜徉在摩洛哥八大温柔
摩/洛/哥
Morocco
非洲后花园
《孤独星球》年十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舍夫沙万的错落小弄,马拉喀什的喧闹夜市
撒哈拉的茫茫银河,YSL花园的沙生植物
清真寺的夕阳余晖,古城沿边的破旧街道
这一处被岁月长河滋养和灌溉的土地
全方位绽放着五彩斑斓的美
。。
首都拉巴特
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的首都,也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整齐干净的市区中保留着千百年历史的古城,或许是这座城市最大的精彩。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海岸多为礁石滩,沿岸可以见到不少灯塔,海面上船只往来频繁。但与声名大噪的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相比,她似乎显得格外低调内敛,静谧肃穆。
狭长的黄泥石板,林立的法文广告牌,代步的小毛驴,围着头巾的老老少少,被海风吹起的路面沙尘,一切都放慢了脚步。细细翻找其中的点滴,才能读懂她细腻的旧时光。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MausoléeMohammedV)是拉巴特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建筑呈现典型伊斯兰风格,左侧建有皇家清真寺,正面则是著名景点哈桑大清真寺的遗址。
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可惜毁于一场大地震,只剩下仅存的数百根大石柱诉说着昔日辉煌。哈桑塔保存较好,四周雕刻图案各异,颇具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穆斯林优美的装饰风格和建筑工艺。
。。
马拉喀什
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的马拉喀什(Marrakech),在当地柏柏尔语中是“上帝的故乡”。虽然地处西撒哈拉沙漠边缘,但气候温和,林木葱郁,被誉为“摩洛哥南方明珠”。
陶土般的外墙所呈现的赭红色,是马拉喀什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之一,因此也被称之为“红城”。
马拉喀什之所以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德吉玛广场(DjemaaElFna)。12世纪时,这里还是行刑之地,之后华丽转身变为风水宝地。现在是当今世界惟一仍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市场,也是非洲最大的露天市场,距今已有一千年历史。
漫步在露天广场,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各种人文姿态络绎不绝地绽放。奇装异服的艺人用表演吸引游客的围观,商人不断切换各国语言,数千间手工艺品的商店里小贩吆喝着售卖各式各样的果汁、陶瓷、皮革、羊皮灯、橄榄及最著名的摩洛哥拖鞋等等。
你会被眼前的万种风情迷住,《一千零一夜》中提及的那个神秘夜市,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千年不变。
向北走进麦地那老城区的街道,阳光从顶棚缝隙倾泻而下,光影斑驳,让这个吆喝声此起彼伏的市场,多了份纯净祥和。
不期而遇的复古店铺、异域风情的地毯、斑斓多彩的灯具、特色手绘的盘子和滴答走着的时钟,在这一时空里相互交织、循环流转。
马约尔花园(JardinMajorelle)是这炙热红城里的一处阴凉地,由法国艺术家马约尔耗费毕生心血缔造而成。
园内大部分建筑都使用了价格不菲的MajorelleBlue颜料,此外,马约尔还从世界各地搜罗了多种花草植物,建造了仙人掌园、藤蔓长廊、竹林小径、莲花池塘等等景观,这使其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
YSL品牌的创始人伊夫·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是马约尔后的第二任花园主人,他曾说过,马约尔花园仿佛是我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梦中见到那些独一无二的色彩。
圣罗兰先生一生钟爱着这里,也将花园变成马约尔当初最希望的模样:充满阳光,植物环绕,散发蓝色的幽秘。四处散布的彩色阿拉伯陶罐,更是增添了一抹浪漫梦幻的韵味。
。。
古城菲斯
菲斯(Fez)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承载着摩洛哥的过去与现在,是摩洛哥的心脏,更是摩洛哥人的骄傲。
需要注意的是,老城有多条街道交错密布,如同迷宫一般悠长曲折,延伸至四面八方,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当地人每天都穿梭在12世纪的古城和21世纪的新城之间,这也是菲斯最特别的地方。
随着人群摩肩接踵地穿梭在狭窄的街巷里,肩旁是巷头呼呼扇过和煦的微风,耳边是时远时近的阿拉伯声音、鼻尖萦绕的是淡淡的薄荷茶香、眼前满是鳞次栉比的手工艺品商铺……不知今夕何年,只闻异域风情。
皮革染坊是摩洛哥乃至世界古老的工艺之一,而菲斯是世界上极少仍保持传统染色方法的地区。参观皮革染坊是每一位来到菲斯的旅行者必做的事情。
制革厂由大量石制容器构成,内装各种染料和液体,铺展开来好似一幅水彩画。当地人用驴子送来皮革,再将它们放入一格格染槽中。
经过一道道传统揉搓及风干的古老工序,牛皮、绵羊皮、山羊皮和骆驼皮变身高品质的皮革制品。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不使用任何现代机器。
。。
索维拉
索维拉(Essaouira)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美如画”。这座沿海小城想必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混血儿,完美的糅合了非洲与欧洲风情。
从大西洋吹来的风终年光临着小城,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冲浪和帆板运动爱好者,“非洲风城”的美誉名副其实。
巨大的渔船和货船停靠在港口,渔民和水手繁忙劳作;海浪拍打礁石,激起晶莹剔透的浪花,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吹拂脸庞;成群的海鸥,盘旋在古堡的瞭望台上。
不可否认,索维拉的确是一个逃离现代喧嚣的好地方。它既现代又复古,风景如画的灯塔、迷宫般的住宅区、错综复杂的小巷、热闹非凡的码头闹市、号称“摩洛哥第一”的落日,无一不让人心醉神迷。晃悠悠地行走在平行于海岸线的街巷,时光惬意而慵懒,缓缓在流淌。
。。
丹吉尔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狭窄海域,最窄处仅十余公里。丹吉尔(Tangier)就是摩洛哥西北角上的临海城市,离西班牙塔里法只有半小时船程。毫不夸张地说,天气晴朗的时候,你甚至能在这遥望到对面的西班牙。
历史上的丹吉尔,一直战乱纷纷。因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或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要在这里调整航向。所以丹吉尔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丹吉尔的海边,永远是忙碌的。
斯帕特尔角是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灯塔面对辽阔浩茫的海洋,塔身高耸,隔很远能清晰可见,夜间CapSpartel灯塔塔顶灯光透亮。这也是著名的地理标志,意味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汇。
漫步在沧桑和多彩的麦地那老城区,走在迷宫般的巷子里,与穿着传统服饰的阿拉伯人擦肩而过。磨光的石子路面上,偶尔还有马蹄踏出的印痕,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记忆,这里是《一千零一夜》里描绘出的神秘阿拉丁的世界。
除了古城麦地那,丹吉尔还有著名的“非洲之洞”,赫尔克里溶洞形似一幅反面的非洲地图,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这是由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着实令人惊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舍夫沙万
相较于圣托里尼清新的蓝色,舍夫沙万(Chefchaouene)的蓝色则显得更梦幻。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装饰,融合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神秘的童话气息扑面而来!
人们这样形容舍夫沙万: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所以这一大片壮阔的蓝,才不可救药地浇遍了整个小镇。
关于为什么整座小城都是蓝色的说法,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人们因忍受不了夏天的闷热高温,便将房子外墙刷成蓝色用来降温,同时可以防止蚊虫。渐渐地,楼梯、邮筒、窗柩、花台等各个角落都被刷成了深浅不一的蓝。
深蓝、浅蓝、克莱茵蓝、湛蓝、紫蓝、天蓝、海蓝、马约尔蓝、粉蓝……各种蓝色在这里恣意铺展蔓延,虽毫无章法,却极度和谐,令人放松。
厚实古老的拱形大门,历史悠久的铁艺窗户,彩色的花盆点缀其中,平滑的石板铺成地面,偶尔在台阶还能遇见猫咪……信步走在小城迂回曲折的石板道上,每走一步都能移步换景,每一次拐弯都有柳暗花明般的惊喜等着你。
当你在这片蓝色的海洋里畅游时,你会发现,有些地方,就是值得大费周章地跑一趟,哪怕只是简单地,找个角落发呆,喝着果汁撸只猫。
。。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白色的房子”。白色的建筑外墙与蔚蓝的大海构成一幅亮丽的画卷,也因此被誉为“大西洋的新娘”。
人们认识卡萨布兰卡,或许是因为闻名于世的经典电影,又或许是因为这里无与伦比的建筑。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我的。
——电影《卡萨布兰卡》
来卡萨绝对不能错过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巡礼,这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同时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至于清真寺为何建在海上,有种说法是当时国王做了一个梦,梦里的安拉真主说:“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
如今,气势恢宏的清真寺让来自世界各地旅人肃然起敬。阳光透过门窗投射在在大理石地板上,氤氲着神圣肃穆的气息。顶上巨型水晶吊灯彰显着富丽堂皇。那些色彩瑰丽、工艺繁复的马赛克与雕花镶嵌出精巧的阿拉伯几何纹络,宛如阿拉伯少女眉眼间明朗的笑意,惊艳得令人舍不得眨眼。
。。
撒哈拉沙漠
三毛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撒哈拉,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正是摩洛哥的另一张名片。
风轻云淡的惬意时刻,光脚爬上沙坡,感受沙子细腻的抚摸。在无垠的沙漠中,骑着骆驼翻越一座又一座沙丘,高低起伏,连绵平滑,细软而温柔。
日落时分,跟爱人朋友小憩在毛毯上,看夕阳一点点下沉到起伏的沙丘,方才被这番壮观美景震惊,感慨于自己的渺小。相较于璀璨的星河、无垠的沙漠、浩瀚的宇宙,我们自以为的困扰又算得上什么苦难,不过是光束下漂浮的一粒尘埃罢了。
没有人能拒绝摩洛哥
这里颜色是一种信仰,均匀而纯粹
它们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北非风情
交织着一身静谧尊贵、典雅浪漫
上演着现实中的一千零一夜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jt/1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