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交通 >> 看不完的示威游行与看得见的摩洛哥政治
「在咖啡馆与咖啡馆之间,你会发现另一家咖啡馆(???????????????????);如果这句话描绘的是阿拉伯世界,那么对于摩洛哥而言,更加写实的是:在宫殿与宫殿之间,你会发现另一座宫殿。」
我的摩洛哥朋友哈米德在描述自己的国家时总是不乏这种幽默感。
确实,游历过摩洛哥主要城市的人,都能在老城的不远处找到国王的行宫,叫一辆出租车,摩洛哥的「的哥」就能滔滔不绝地跟你历数这些宫殿和它的主人们。
抗击潘基文在西撒哈拉问题上言论的示威游行(笔者摄)
01
摩洛哥的国王和他的宫殿一样,总是以一副高大威严的形象出现,宫殿之外,有荷枪实弹的军人守卫,禁止游人靠近,更禁止一切拍照。宫殿的另一边,摩洛哥议会坐落的穆罕默德五世大街上,总有人头攒动的示威游行,俨然构成了一副与此不太对称和谐的画面。
摩洛哥全国学生联合会抗议学校出现大量成绩登记错误的示威(笔者摄)
初到拉巴特时,见证的第一次示威游行,是师范学院的学生为了抗议政府削减公职的政策而发起的。当时有些兴奋的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难得的画面,却又担心这样的行为会显得太过鲁莽,招致游行者与军警的误解和制止。
但摩洛哥人的热情终究证明了我的多虑,面对一张陌生的亚洲面孔,几个示威的学生主动走上前来与我们攀谈寒喧,询问我们的来历,介绍他们的情况。守在一旁的军人在墨镜下依旧冷酷地站着,示威的气氛并不像我们所预想的那么凝重,大家好似都对眼下的场景习以为常,有条不紊地抗议,之后又彬彬有礼地离去。
随着我频繁地光顾穆罕默德五世大街,示威游行在我的眼中也变成了家常便饭,各式各样的民间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示威者时不时地就出现在议会大厦的门口,拉起横幅,在拉巴特午后的烈阳下倦怠地坐着。「退役军人权益保护协会」、「残疾人联盟」和一些我看过就忘乃至连名字都没顾得上看的团体,都曾在这里表达过他们的抗议。
02
3月13日的拉巴特是一个大晴天,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去摩洛哥的国家图书馆查找资料,出了宿舍区才发现面前的大路上空无一人,一端的路口还拉起了警戒线,我这才恍然记起今天是拉巴特的马拉松日。打不到车的我,只好步行去最近的城铁站搭车,却发现城铁已变为1个小时一班车,所幸那附近的路还能打到出租车。
上车后我从司机那里了解到,城铁沿线的路并没有马拉松队伍经过,「哈杜门(拉巴特老城的主门)那里已经聚集了万人了」,司机显得激动不已,不由的说道:「大家都来了!」
抗击潘基文在西撒哈拉问题上言论的示威游行(笔者摄)
询问后才得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初在对阿尔及利「亚斯玛拉」难民营的访问中称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存在属于「侵略行径」的言论,在摩洛哥引起众怒,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发布「诏令」(Dahir),动员全国民众于13日赴拉巴特参加示威游行,抗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不恰当言论」,来捍卫摩洛哥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我试探着询问司机:「我如果去看一看合适吗」?
「当然可以,我们巴不得你把我们的声音传的更远呢」。
离哈杜门大约还有米的距离,道路上早已挤满了人,车子就再也无法开下去了。或许司机怕我心有顾虑,便随手招呼来了一个学生样子的示威者,让这位青年人为我引路。
这个青年示威者叫艾哈迈德,来自马拉喀什,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跟着他所效劳的一家美国驻马拉喀什的非政府组织(NGO)来参加示威游行。在整个哈杜门的广场上,类似的以组织、团体或政党为单位的示威群体比比皆是,队伍的最前列挂着带有各自组织标志的宣传条幅,示威者们手上举着摩洛哥国旗、《古兰经》与前国王哈桑二世或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照片,高呼「撒哈拉是我们的撒哈拉,国王是我们的国王」。
抗击潘基文在西撒哈拉问题上言论的示威游行(笔者摄)
看到示威的人群虽然情绪激奋,但对待我都很友好,这让我紧绷的神经也舒缓了许多,继续跟着游行队伍前行。行进的过程中,不断的有人向我示好,误把我当作韩国人的,还一个劲的要求我转告「同胞」潘基文先生,让他早日收回之前的错误言论,及时向摩洛哥人民道歉。更有甚者,都自动摆好了姿势,要我拿出自己的手机给他们拍照,把他们的声音传到「脸书」(Facebook)上,让更多的人知道摩洛哥所遭受的「不公」。
行至一半,我的好奇也被消磨了大半,我开始沿着原路往国家图书馆的方向走。行至小巷内,有些摸不清方向,拥挤的路上叫不到车,我多次询问路人都未果,他们称自己「不是拉巴特本地人」;「我们是从外地赶来的」。
看一看沿途停放的车辆,的确大部分都非拉巴特本地的牌照。最后,一家肉店的老板听说我「参加」了他们的示威游行,大喜之下,用他油腻的小摩托将我载到了图书馆门口,并对我表示了感谢。半个月后,当我到摩洛哥古都非斯旅游时,带我观光老城的导游在听说了我的「游行」经历后,不但热情地跟我行了贴面礼,给了折扣,还多次询问我有没有注意到他所在的「非斯导游协会」。
参加抗议的摩洛哥民间团体(笔者摄)
第二天,我向朋友塔吉教授提起了自己的经历,他直截了当地问我:「你想到了什么」?
我也毫不掩饰:「绿色进军」。这是前国王哈桑二世于年发动的一场囊括了35万人、旨在捍卫摩洛哥在撒哈拉主权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将当时的极左反对派势力逼往死角,哈桑二世本人由此获得了空前的权力与「国家统一者」的称号,化解了其自年与年两次政变以来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随着摩洛哥与联合国的矛盾白热化,摩洛哥的各大院线当前也应景地上映了名为《绿色进军》的电影。
教授会心一笑:「你觉得会有怎样的影响」?
「9月立法选举在即,这件事让国王的形象再次得到提升,保皇党的力量也会跟着走高,对「正义与发展党」(摩洛哥执政党)不妙」。
「没有这件事,正发党的前景也未必好得到哪里去。」教授草草地应了一句。
03
我再次穿过穆罕默德五世大街,打算去附近的一家蛋糕店,那是上个星期某一天黄昏之后的事了。
离议会不远处的一块草地上聚集了不少的人,他们身穿黄色的褂子,女的大部分挨着边上的花台坐下了,男的则围成了一个圈,中心站着一个约莫30岁的男子在演讲,显然是他们的领袖,他的嗓子早已沙哑。走进细看挂在绳子上的宣传单才知道,示威者所属的组织名为「高学历失业人群广场协调会」,成员都为硕士与博士学历的失业者。
「高学历失业人群广场协调会」示威演讲(笔者摄)
男子地道的阿拉伯语与精湛的演讲口才为他迎来了不少的听众,我也在一旁驻足倾听。针对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男子指出了三点:
正发党没有解决好失业问题,其利益核心只在于保护城市资产阶级;
正发党指责其受到了「麦赫赞」(摩洛哥独立前,素丹治下的旧政府)的限制与打压,实际上是在为其失职做洗白,摩洛哥是现代国家,不存在旧政府之说;
摩洛哥面临的问题不是政治与体制问题,年的新宪法已经把政治问题解决了,真正的问题在于思想层面,如何转化政治思维才是关键。
同行的学弟打着哈欠说:「不过又是政治上的陈词滥调」。实际上,男子的话虽然剑指政府,饱含不满,但却不乏见解,并巧妙地避开了摩洛哥政治的三大雷区:不评判国王与君主制、不诋毁伊斯兰教、不支持西撒哈拉独立。即表达了诉求,又免受相关部门的搅扰。
面对形形色色的示威游行,王室与政府即感到压力与困扰,却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种政治力量碎片化局面所带来的实惠。制造政治力量间的平衡向来是王室政治治理中的一大特色,早在上世纪70年代,哈桑二世对伊斯兰宗教势力的默许,就对各种左翼意识形态组织的兴起起到了抗衡的作用。
即将到来的9月份议会选举使得摩洛哥的政治气氛开始变得火药味十足,各类政党在报纸上又再度公开相互猜忌,大学校园也变得躁动,一些阴谋论总能吸引不少听众。从示威者的诉求来看,大多声音都与生活质量有关,对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似乎远远超越了所谓的政治理想。
塔吉教授在临别时对我说:「当前形势对阿拉伯人而言,方法有效比理论正确更为重要,无论谁的势力上涨,凝聚共识总比人心思乱要强得多」。
图文编辑:沙旭沛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中东研究通讯,中东研究通讯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