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Vart介绍我们的展览

发布时间:2017/10/13 17:34:40   点击数:
浮生·二十四小时

古代老庄学派认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故称人生为浮生。后人频频饮用庄老之言,苏轼言:“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诗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几何?

千年以后,人们倒视“浮生”更开怀了一些了,我们知道譬于宇宙,人类渺小如蝼蚁,而世事无常,命运更是容易飘忽不定。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已不失为一种雅致。《浮生·二十四小时》来自一个摄影家,他叫杨凯生,长期供职于金融系统,在年少起就热爱摄影,甚至在自己家搭建过属于自己的暗房。

这次在华视影廊(HSGallery)的展览,由著名策展人林路负责策展。此次展览主要展品是从杨凯生同名摄影集《浮生/二十四小时》中精选的20余幅佳作。以时间顺序展开,每幅照片配有一篇或长或短的文字,交代拍摄背景和时间,记录摄影者拍摄感悟,通过拍摄当天的实际时间为轴,串联出浮生二十四小时的理念。此外,展品中还包括杨凯生其他系列的多幅经典作品,以立方体的方式呈现摄影者的丰富阅历和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

此次展出的每幅摄影照片,依每张拍摄的钟点顺序串集起来,并且配了短文用以诠释杨凯生先生的感悟,希望籍此构成一幅浮生二十四小时的画卷。作者通过镜头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浮现”在了观众的面前,因为它的真实性记录给予了作品无穷的生命力。

杨凯生说:“我相信照片能记录或明亮或暗淡的光影;能传载或高亢或低沉的声音;能展现或已发生或终将发生的历史。”他热爱旅行,那些在外的日子提供了他许多创作的机会。《浮生·二十四小时》打破了空间的束缚,在名为二十四小时的时间线里,芸芸众生纳入了镜头之下,而杨凯生的文字丝毫不造作,他似乎只试图记录下些什么。许多摄影人都知道,加文字容易引导观众的体验,若加不好更是成了干扰和败笔。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摄影集加文字旁白本是一件冒险之事,拿捏不当极易费力不讨好。然而凯生的文字功底、知识积累乃至哲学支撑,令他的旁白有故事、富哲理、巧点缀、不卖弄,增添了整部摄影集的重量、深度和诗意。”

《浮生·二十四小时》编排巧妙,以0时到24时的时间刻度作为轴线,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题材的近百张照片加以串连。翻阅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跳跃感,人们会跟随着他的镜头在时空中穿梭:这一刻还沉浸在对非洲大草原的无限遐想中,下一刻也许会被一位嚼着饼干的巴黎小女孩清澈的大眼睛所吸引。

清晨,白洋淀的摇桨人从雾中隐约而来;卡萨布兰卡海边的老人牵着狗踢踢踏踏在沙滩上;里吉山的蓝色火车似醒非醒;杨凯生听见雾中传来的约德尔小调。朝阳升起,莫斯科少女漫步街心花园里;拉萨路上磕长头的朝圣者对着镜头露出了微笑;腾格里的沙漠有一株羊柴已屹立数十年。正午时分,拉巴特灼热的阳光下路人的脚步加速;而达尔贝达那头穿着蓝袍的女士在堤岸边欣赏着大海...

你问,一个人能够把事业与爱好都兼顾到行业顶端吗?这里有答案。

·现场图

王瑶如此评价杨凯生的作品:“杨凯生的摄影作品安静凝练,耐人寻昧,技术精熟却从不炫技,对生活理解深刻却从不故弄玄虚。一切的一切,都蕴含在平和的画面元素中,融化在朴实的意象组合中,需要观者慢慢品读,细细体昧。”

在本次展出结束后,所有展览成品杨凯生先生将赠给华视影廊,一旦由上述赠品产生的收益则全部纳入华视影廊的育才基金,用于公益性资助和培养有才华的年轻摄影艺术家(爱好者),从而为影像市场的推广和摄影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质性的支助。

发布链接: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jt/137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