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交通 >> 摩洛哥环游记三舍夫沙万的蓝色童话
道别了阳光灿烂的梅克内斯和迷宫般的菲斯,我们一路北上,在黄昏前抵达了摩洛哥之旅的第七站——被蓝色覆盖的舍夫沙万。
跟随替我们搬运行李的壮汉,我们一路踩着不规则的、被磨得锃亮的大块鹅卵石路步行到了住处。放下行李,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天台。往西边望去,尚未褪色的蓝天星辰点点;华灯初上,小镇灯火点点。一瞬间,舟车劳顿与旅途颠簸早已抛却脑后,我贪婪地环顾着云霞、山岚与烟火。
▲夕阳把云霞映成了粉色,云雾缭绕于山间
▲夜色渐晚,天地终融为一整片蓝
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香料和清真肉类的味道,我们这才意识到,已是晚餐时间。循着香味,我们一路探索晚饭餐厅;与我们一同出动觅食的,还有无处不在的野猫。
▲一群流浪的小奶猫
▲闲庭信步于蓝色之间
▲之前查攻略时得知来穆斯林国家最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然而发现露美腿香肩酥胸的欧美人比比皆是啊。于是……无袖穿起来!
▲菜单只有阿拉伯语和法语,于是只好一边和小伙伴讨论,一边求助手机辞典翻译……(⊙﹏⊙)b连桌布都是蓝白配色
犹记得这一晚,我和同行的两个小伙伴在房间里聊到很晚。从家长里短聊到社会进步,从互联网科技聊到人文艺术,从儿时回忆聊到未来愿景……宣礼塔的声音在小镇的每一面墙壁回响,让原本寂静的小镇更显宁谧。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礼拜堂的广播声将我们从蓝色的睡梦中叫醒。溜达、逗猫、拍照、逛店成了我们这一天的主题。
▲门上有一个“法蒂玛之手”,在摩洛哥的私宅、庭院大门上很常见。在阿拉伯文化中,法蒂玛是先知黙罕黙德的女儿,她是阿拉伯传说中的月女神,其夫阿里是什叶派穆斯林领袖,法蒂玛是他们信徒们的守护女神,相传她手中有一个神奇的眼睛,可以治愈信徒们的一切疾病。法蒂玛之手在阿拉伯文化中是保护平安,祈求健康
▲拾级而上,依旧是一整片蓝色
▲阳光下骑单车的年轻小伙
▲快要融化在这蓝色里
▲路旁的三角梅开得正盛,在蓝墙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
▲当藤蔓爬上蓝墙
▲快门已经停不下来了
▲一家画风清奇的理发店??
据介绍,建于年的舍夫沙万原本并非蓝色,直到年犹太人逃难至此,将街道、墙壁刷成了各种蓝色,他们信奉蓝色是天堂的颜色,并且当地人也认为蓝色具有驱蚊、降暑的功效。粉刷成蓝色的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当地人意识到这竟是一个发展旅游之道。于是之后的每年,人们都会不定期粉刷街道与墙壁。如今在舍夫沙万闲逛,都能见到各种各样、深浅新旧不一的蓝色。
▲并不喜欢被拍照的当地人,或许是犹太难民的后裔
▲光影交错,当地的手工毯子成为了遮阳帘
▲散步、发呆、杀时间、凹造型才是正道,一切都是慢悠悠的
▲包着头纱假装是当地女子的同行伙伴
▲这才是当地居民正确的打开方式,彩色的花盆点缀着沁人的蓝色
▲售卖颜料和香料的小店
▲相比起女人们的长袍,男人们的袍子多以棕黄、饱和度较低的色系居多,上面的图案也只是简单的条纹刺绣
▲走到哪儿拍到哪儿,喜欢这盆树!
▲尖帽子从背后看有种不可言喻的神秘气质
住宿:RiadZaitounaChaouen(舍夫沙万兹图那传统庭院住宅)
浪漫童话小镇的Riad自然也不能逊色。四层的Riad主色调是蓝与白,站在天台上,山风略过面颊,似乎夹杂着爱琴海的味道。
热情好客的店主大概也是见多了中国游客,也能搭上几句简单的中文;早饭时,还为我们放起了《甜蜜蜜》和一系列民乐,一副“小样我最懂你们”的姿态特别有趣。
▲Riad的三楼,门、窗、框都很有味道吧?
▲站在一楼仰望
▲闲暇之余,管家还与同行伙伴聊起了中国功夫。在阿拉伯国家找到一个英语说得不错的当地人着实不易
(未完待续,为舍夫沙万专门开一篇也是“史无前例”了。接下来,丹吉尔的海滨魅力、艾西拉的涂鸦乐趣、拉巴特的首都风范与卡萨布兰卡的情怀也同样值得期待哟??)
长按扫描白癜风资讯网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jt/1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