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地理 >> REVIEW时间的形状
视频出品:theBLANCStudios
作为世界当代艺术的中心,纽约并没有提供一种既定的标准,而是搭建了一个让全世界艺术家起舞的平台。中国当代艺术家王一伊的个展近日在纽约曼哈顿的theBLANC画廊举办。作为一个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Institute)的艺术家,多元的文化背景和跨界的艺术经历,使她的作品呈现出与其他艺术家截然不同的观念性与时空性。我认为打开王一伊作品的关键词有以下四个:时间、空间、科学、身份。
摄影:theBLANCStudios
时间性在王一伊的作品中极为突出,其作品以典型的拓扑图形“莫比乌斯带”(Mobius)为对象,“莫比乌斯带”于年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发现,这个没有边界的曲面,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循环。正如王一伊的个展主题“終而復始”(AnEndHasaStart)一样,暗含着丰富的象征和叙事意义:当你尝试前行,却在侧面绕圈;想要进入圈内,却发现身处圈外。在时间中,我们处于何种位置?个体在历史和社会的坐标系中又置身何处?我们在自省中发现自己是停滞不前、重回原点?还是说那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这种思考是开放性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王一伊希望通过自身作品与观者建立起的一种精神纽带。
摄影:theBLANCStudios
永无止境的莫比乌斯带象征着我们如何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感知时间的流逝。王一伊把这种感知通过25幅版画装置进行了呈现,这些不同角度解构的莫比乌斯带按照一定顺序被布置在空间中,时间在特定场所中被凝固,整个展览形成了一个时空装置。观者沉浸式地体验着在莫比乌斯带上行走,王一伊在三维空间中架构出一个虚拟的四维空间。
摄影:theBLANCStudios
版画作为与科技接轨最为紧密的平面艺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王一伊把版画的重复性作为一种独立语言,跳脱出传统版画的种种限制,使之成为一件传达观念的当代艺术装置。她使用软件对莫比乌斯带进行建模,再用感光树脂薄膜将图像进行制版,耗时数月,也经历了多次失败。这种版画创作中的反复过程,也是王一伊将时间形状化,并复制下来的一种过程。在这里,时间性不仅通过其作品母题和视觉图式来进行观念表达,还通过创作行为本身,去提示观者感知时间的存在。
摄影:theBLANCStudios
最后要说的是文化身份。显而易见,王一伊的作品更多的是基于她对于当代艺术观念的体悟和思考,以及她从设计师到策展人再到艺术家的多栖身份。虽然她的作品并没有过多地强调“中国性”和“异文化”,但是我们仍能看到曾经浸润东方美学的她,作品中所自然流露出的对黑白纯色、线条韵律、空灵禅意等的追求。
漫步在莫比乌斯环上,凝视时间的形状,让我们与王一伊一起探索当代艺术更多的可能……
评论文章原载于: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