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地理 >> 南通将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贴地飞行,13地市居民2小时实现“串门儿”;“四好农村路”风景如画,富民宜居更宜游……
今天(16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的相关情况,将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率先建成交通强省。
发展枢纽经济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是引领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基础性、服务性行业,应当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做好先行。综合交通枢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载体,省交通运输厅表示将从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提升南京首位度。提升全球直达能力、空港全球联通、洲际直达能力;建设海陆双向集聚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快南京龙潭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构筑南京都市圈轨道网;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支持镇江、扬州等地融入南京都市圈枢纽布局。二是优化全省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无锡、连云港、徐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苏州、南通、淮安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苏州、南通打造成为以上海为核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苏州机场规划研究,高标准推进通州湾海港建设,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支持常州、扬州、镇江、泰州、盐城、宿迁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三是打造苏北物流“金三角”。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苏北崛起,着力培育苏北地区内生发展的动力,高标准规划建设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连淮徐“一带一路”联运交通枢纽板块。四是建设立体化枢纽场站集群,加大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的立体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实现客运短距离、零距离换乘,货运少接驳、无缝衔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瓶颈制约。五是推动枢纽经济发展。重点依托港口、机场、高铁站等枢纽,推动临港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补短板、强弱项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铁路一直是江苏的短板,《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提出了要打造轨道上的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介绍,将进一步加大铁路、航空等关键领域的建设发展力度,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运输体系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品质。
一是围绕建成省域高速铁路网,加快高快速铁路建设。目前,有徐连客专、连淮扬镇、盐通、南沿江、宁淮、沪通铁路一期、沪通铁路二期等7个项目在建,今年计划建成徐连客专、连淮扬镇、盐通、沪通铁路一期等4个项目,新增通车里程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公里。到今年年底,江北高快速干线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全省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公里以上,覆盖超过70%的县级及以上节点,基本实现以轨道交通为客运主骨架的“2小时江苏”。“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宁宣城际铁路、宁镇扬马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项目;到年,高快速铁路达到公里以上,形成“南京至设区市城市1.5小时高铁圈”,全面建成“轨道上的2小时江苏”。
另据“江苏新闻”报道,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显东表示,十四五期间,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dl/2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