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地理 >> 原来你是这样的Marocco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当俯瞰可以看到地中海时,摩洛哥便也不远了。
大多数人对摩洛哥的印象,仅限于电影《北非谍影》、经典老歌《卡萨布兰卡》、以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随着年5月11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对华访问期间宣布,从年6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到摩洛哥旅游予以免签证待遇,全面开放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之后,国人到摩洛哥旅游的人数从年以前的每年不到人,到免签开始逐渐递增,国人对摩洛哥的印象已经扩展到四大皇城和蓝色童话山城舍夫沙万,而不再是神秘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
Part
1
红色皇城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红色”,所以马拉喀什也叫红城,城如其名那里的大多数建筑都有着红色的外墙,而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的古老城墙迄今保存完好。
马拉喀什有着摩洛哥乃至非洲最繁忙的广场之一贾马夫纳广场,而且这个广场只有到了晚上才呈现出它最大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中间地带几乎全都是表演的,有歌舞、弹唱、杂技、讲故事……人们围成不同的小圈,甚至会很热情地邀请围观的人加入其中,各路声色交杂,喧闹无比。
广场的边缘是美食圈,卖果汁的、烧烤、传统小吃、宵夜应有尽有,穿行其中只恨没有那么大的胃装得下这么多美食。最有特色的小吃是蜗牛,但凡到马拉喀什旅游的人必尝美食之一。
广场外圈则是固定门面,专卖特产、手工艺品、服饰、鞋包之类的,可能受到宗教的影响,市场上做生意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摩洛哥男人非常的热情,所以被搭讪很正常,他们看亚洲面孔就像我们看欧美面孔一样新奇。特别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当地妇女一般外出都蒙着脸,而女性游客的“露脸”增强了当地男人的搭讪欲望。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年轻一代的摩洛哥女性有一部分也不再蒙脸。
建于公元11世纪的库图比亚清真寺是是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有着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当年修建尖塔时,工人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称。
马约尔私人花园,红城之中一抹艳丽的蓝。法国艺术家马约尔用一生来建造它,伊夫·圣·罗兰则一生衷情于它,进入其中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如今它已经改为柏柏尔人的博物馆和书店。
Part
2
白色皇城拉巴特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是摩洛哥的首都,整个城市是由乌达亚城堡开始一点一点扩建而成。大多数建筑的外墙刷成上白下蓝的颜色,远远望去,拉巴特的白色,和天空的蔚蓝,大海的深蓝,组成了谜之蓝白世界。乌达亚城堡峭壁边礁多浪大,风景别具一格。
穿过蓝白小渔村,就能到达古代空中市场遗迹的高空平台,远眺还可以看到拉巴特的标志哈桑塔。
哈桑塔所在的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同时建有穆罕默德五世陵墓,那里的皇家卫队士兵非常高大帅气。精美绝伦的陵墓和真正的十二世纪修建但至今仍未完成的大清真寺宣礼塔——哈桑塔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感受穿越时空的宗教与艺术。毁于年大地震的修建中的哈桑清真寺仅存的根大石柱重新堆砌,排列整齐,看起来依然气势宏伟。
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拉巴特王宫,是世界上非常罕有把陵墓建在王宫里,与国王办公室并排的王宫,它们相距不超过50米。但通常国王很少在这里,如果广场前的喷水池喷水了,就说明国王在王宫里。
Part
3
黑色皇城梅克内斯
梅克内斯相对于另外三个皇城游客比较少,它的光芒几乎被临近的菲斯掩盖了,但恰恰因为如此,到了梅克内斯反而更容易体验当地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喧哗和华丽,显得平淡而恬静。梅克内斯拥有摩洛哥最大的古城门——巴布·曼索尔城门,古城门对面有个传统老市场,可以购买日常用品、小百货、水果等等。
广场上卖甘蔗汁的小贩生意非常好,可是不得不提醒的是最好自带矿泉水瓶,因为摊贩上的杯子是公用的,而且前面的人喝完了之后,小贩仅仅只是在水桶里随意的涮两涮就算是洗过了,再拿上来重复使用。
把梅克内斯定为首都的阿拉维王朝第一位君主穆莱·伊斯梅尔非常骁勇善战,拥有一只几乎全部由黑人奴隶组成的15万人强大军队,大概这就是黑色皇城的由来,曾容纳上万匹战马的皇家马厩和粮仓至今保存完好。
Part
4
蓝色皇城菲斯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据说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像迷宫一样的巷道,即使是当地人走在其中也会迷路。巷道里各种手工艺品店、日杂生鲜、皮革银器、草药香料、服饰陶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菲斯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
菲斯有着最原生态的手工皮革大染坊,所有染料都由天然植物提炼而成,整张的动物皮毛浸泡在各个大染缸里,并添加了一些动物的粪便,形成了嗅觉和视觉的强烈冲击,味道之刺鼻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虽然皮革制品很精美,但每一张皮毛背后都有一个惨绝人寰的经历,所以还是呼吁世界上少一些伤害,给动物多一点生存机会。
菲斯之所以称为蓝色皇城是因为该地区盛产一种独特的深蓝色颜料,这种蓝被称为菲斯蓝。早在10世纪,菲斯的许多建筑都使用添加了这种颜料烧制的陶瓷马赛克来拼贴图案,城门上的马赛克至今仍熠熠生辉。
Part
5
梦中的舍夫沙万和卡萨布兰卡
摩洛哥必到的两个地方就是:舍夫沙万和卡萨布兰卡。一个是充满了梦幻的童话小镇,一个是充满浪漫情怀的城市。摩洛哥人对蓝色有着情有独钟的执著,而在舍夫沙万发挥到了极致。里夫山谷中那一片蓝色的迷幻城堡,满足了所有人少年时期对童话的幻想,门窗、墙壁、阶梯乃至道路,小至花盆、路灯、门牌,至少几十种不同深浅的蓝,放眼望去漫天的蓝,蓝得沁人心脾,蓝得不可思议,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爱上它。
非常喜欢摩洛哥的传统服饰杰拉巴,特别是老爷爷辈的一穿上,齐脚面的长袍加上尖尖顶的连衣帽,就像一位能施魔法的智者。舍夫沙万住着不同民族的人们,摩尔人、犹太人、柏柏尔人、阿拉伯人,他们相互和谐守望,共同维护着同一片蓝天下的这一片蓝。
卡萨布兰卡其实原本叫达尔贝达,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达尔贝达的贸易特权后,把原阿拉伯语的名字改成了西班牙语,但是摩洛哥独立后,又恢复了达尔贝达的名称。由于电影《卡萨布兰卡》及其主题曲的流传非常广、影响特别深,现在人们大多数都还是习惯把达尔贝达称为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有非常著名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漂浮于大西洋的海面上,以此纪念从海上来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同时做礼拜。摩洛哥所有清真寺的宣礼塔都朝向圣地麦加,而哈桑二世清真寺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夜间塔尖的激光设备打开后,可发出长达35公里的光束朝向麦加。它还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正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卡萨布兰卡通往巴拉特的路上,有一座中国中铁大桥局历时6年建成的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被当地人称为梦想之桥。大桥建成通车之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亲自为通车竣工剪彩,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大桥命名,它是摩洛哥王国乃至非洲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现代化斜拉桥,也是当前非洲大陆已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唯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以己之梦,看遍天下。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dl/1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