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侠客岛岛读在中亚考古,是什么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2024/12/3 16:18:43   点击数:
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建交30年来,两国合作跑出了“加速度”,其中一个领域很特殊:考古。

早在青铜时代,来自中国的小米就已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土地上播种。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游牧人群“月氏”来到乌南部阿姆河流域,汉王朝为联合月氏抗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

为了寻找古代月氏文化遗存,从年起,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带领考古队,数百次踏上丝路古道,成为首个进入中亚考古的中国学者。年,王建新团队与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

最近,侠客岛微博邀请了王建新教授,与网友在线交流在中亚考古的故事。我们整理了相关文字,分享给大家。

王建新(右三)一行赴铁尔梅兹古城遗址考察。图源:受访者供图

1、侠客岛:两千多年前,张骞就曾“凿空西域”,到过今天的中亚地区。当时史书记载这一区域有月氏、康居等国,这些古代民族对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历史有过什么影响?他们和今天的中亚国家有什么关系?

王建新: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区是游牧经济、游牧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区域。从现有考古资料看,最早的游牧经济可能起源于新疆北部和中亚北部,从“半农半牧”转化为游牧。

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地游牧经济非常发达,月氏、匈奴、东胡等游牧人群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

在中国北方,匈奴在中,东胡在东,月氏在西。大致在秦王朝末期,匈奴崛起,中原楚汉相争时,匈奴建立了北方草原地区第一个游牧帝国。公元前年到前年间,匈奴打败月氏,把月氏王都杀了。此后大部分月氏人西迁,被称为“大月氏”。一小部分来不及跑的留在当地,后又迁入今青海等地,被称为“小月氏”。

大月氏一开始迁到了新疆伊犁河、楚河流域,后来又被宿敌乌孙逼迫进一步西迁,到了中亚阿姆河流域,包括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塔吉克斯坦南部、阿富汗北部。这个地方在西方文献上被称为巴克特里亚,中国文献称之为“大夏”。月氏人就迁到这儿。

中亚地区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中间地带。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寻找和联络月氏人,共同对抗匈奴。月氏西迁、张骞凿空西域,都是欧亚大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月氏墓葬出土文物(图源:受访者供图)

2、侠客岛: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当时为什么决定去中亚考古?对中国来说,走出去考古的意义是什么?

王建新:我们考古人有个初衷,就是为了学术研究、学科建设。

年,我担任西北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当时教研室一共十几位老师,发展比较落后。怎么办?我们决定走出去。当时我提出一个方针:“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

上世纪末,整个中国考古学科都没有走出国门,对中国考古学以外的研究领域几乎没有发言权。当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在酝酿启动,很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zz/259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