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民国时期,梅州出了个ldquo上海滩

发布时间:2021/4/21 21:29:01   点击数:
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必备品,这种生活用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朝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肥皂,不过现代肥皂是从西方传来的。今天我想说的是这位来自广东梅县隆文的肥皂大王——萧耀铭。萧耀铭先生于年出生于梅县隆文镇横庄村,幼时随侍于私塾教书的曾祖父左右,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因家道中落,17岁时就便随族兄前往南洋谋生。萧耀铭先生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一族兄的杂货铺从伙计做起,吃住均在铺里,三年不支工钱,攒下人生第一桶金。20岁便自立门户,开设广通肥皂厂。为扩大生产,萧耀铭请了技术人员进行制皂,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大大改进了质量,所生产出来的肥皂远远超过了当时其他厂家的肥皂,质量很好,非常受欢迎。2年过后,广通肥皂已成当地有名的肥皂品牌。萧耀铭先生伉俪结婚照片22岁便发家致富的萧耀铭乘船回到老家隆文娶妻,后回南洋生子,开枝散叶。年,作为南洋华侨代表参加国父孙中山先生奉安仪式后,受当时的国民政府邀请前往上海考察,并决定返回中国发展商业版图。到达上海后,萧耀铭先生开始投资现代意义上的肥皂制造业,这一方面是基于爱国理念,同时也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萧耀铭先生旗下广通肥皂不断创新,发明了很多新的品种,不久,它就成为了当时上海滩比较出名的一家肥皂厂,并获得了很多奖项。旧上海的广通肥皂广告-年期间,广通肥皂厂多次扩建厂房,更新机器,建造栈房,增建汽炉,装置可贮上千吨油料的铁栈等设备。主要产品有洗衣皂、香皂等。随着广通肥皂业务的发展,萧耀铭先生打造了一个肥皂帝国,萧耀铭先生本人也被誉为“肥皂大王”。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广通肥皂厂多次组织生产军用药品,为前线捐款捐物、输送药品。日军占领上海后,广通肥皂厂被日军炸毁,萧耀铭先生扶老携幼返回家乡。期间与族人共同兴建萧氏学堂(后来的横庄学校前身,现已撤校并入隆文镇中心小学),它是梅县最先建立的新式学校之一。文革期间,萧耀铭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幸去世,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萧耀铭先生的一生可谓成就卓著,在民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丰硕的成果,在那个外强横行、家国民族百废待兴之际,萧耀铭先生创办的实业不仅带动了中国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工业制造业就业机会,而且振奋了民族精神,扭转了人们内心深处固有的工业制造业必须进口的思维模式,让中国人明白我们民族和国家也有能力与国外进口竞争与抗衡。

参考资料:

《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作者:张玉瑜,学林出版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作者:杜恂诚,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帆搜集整理;阿帆,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隆文小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zz/202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