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上海车展三问车企高管关于价格战竞争格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的竞合关系愈发微妙,价格战却让消费者持币观望。《21世纪经济报道》特邀各大车企高管,探讨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车企破解之道。本期嘉宾为外资/合资车企的外籍高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芳,左茂轩,杜巧梅上海报道
4月18日,今年全球第一个A级车展——上海车展拉开帷幕,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悉数登场。
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让燃油车与电动车加速换位,中外车企的“角色”也在互换,在年的上海车展现场甚至出现了跨国车企“取经”团……汽车行业正在重塑。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的竞合关系愈发微妙,合资车企奋起反击,价格战却让消费者持币观望。
《21世纪经济报道》特邀各大车企高管,探讨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车企破解之道。
本期嘉宾为外资/合资车企的外籍高管: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Mecha)
沃尔沃汽车集团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Bj?rnAnnwall)
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阿西瓦尼·古普塔(AshwaniGupta)
日产汽车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ShoheiYAMAZAKI)
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
问题1:您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以及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的竞争和融合?
齐普策:过去几年中,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现在有很多中国本土汽车公司所生产的车我都不太认识了,可以说变革速度之快和竞争激烈是中国市场很重要的特色。中国客户群体更年轻、更具活力,对数字化等功能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看到更好的技术和产品。
现在中国的友商增长很快,也在向高端或半高端车型领域挺进。我们看到了竞争对手的认真,也看到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但是汽车产业并不是只是把车展出来就行了,而是真的要实现量产、能够走量、能够盈利。这需要做很多决策和努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我们看到竞争对手中有很成功的,也有很快在市场上消失的。但宝马所具备的强大竞争优势,比如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软件与硬件结合能力,以及快速规模化量产的能力,市场上其他品牌未必全都能够具备。
燃油车和电动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两者兼顾。这并不是做选择题,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全面发力,都可以做好,并不需要押宝,这是我们的观点。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我们都可以做得很好,而且不同的驱动形式会长期并存。
孟侠:中国市场仍是不断增长的市场,在接下来几年中国车市的增量是万至万辆,相当于整个德国市场的体量。大众汽车要参与到这个不断增长、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去。
当前的市场中,很多造车新势力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有着非常大的用户群体,覆盖多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有着完备的充电网络,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有些城市还有燃油车限排的措施。对于仍需要燃油车的消费者,我们为其提供了20多款车型,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必须两者并重。
在燃油车中,我们不光没有失去市场份额,还增加了市场份额,体现了大众汽车的优势。在新能源市场,我们正在快速赶上,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4%,至年销量占比将达到50%。我们希望加强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继续提升总体市场份额。
在中国,我们着眼于长期发展,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