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文化 >> 越休息越累速来get正确的休息方式
●我的假期被谁偷走啦
为啥工作日时间过得这么慢,休息日时间嗖嗖的跑这么快?
假期嗖的一下就没啦?时间都去哪了呢?
其实,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假期迷思”,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状态下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这就涉及到了“时间知觉”的概念,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务连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我们对时间长短的感知叫做“时距知觉”。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时距知觉。一般来说,积极情绪会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消极情绪会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事件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我们的时距知觉。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们接触新事物或者短时间内经历爆炸式的丰富活动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比平时快很多。密集的信息和体验轰炸会转变为更多的记忆,而日常工作单调乏味,记忆点相对较少。
在假期的日子里,我们的活动会比工作日要丰富很多,看电影、聚餐、旅游、打游戏等活动让我们产生积极情绪,真切的体验到了: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
●越休息越累?
休假的日子不仅过得快,越休息越累是怎么回事呢?
天哪!假期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还没准备好要去上班呀!好累啊,感觉还是没休息好,能不能再休两天?玩了两天,原来的计划一个也没完成,荒废了两天……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将自己固着在工作体系中,想要在休息的时间也能得到看的见的成果。假期的计划也排的满满当当,要看几本书、看几场电影、学习新的技能,圆满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最终陷入自我怀疑和无尽的愧疚中去。
这跟一项心理学的研究不谋而合。这项研究调查了近两万人对休息的感受,结果发现,除了常见的的愉快、积极、自由等,还有些人会觉得休息是“烦人的”、“令人担忧的”、“有愧的”等。
双休日的时候,一觉起来天都黑了,你会不会觉得日子就这么荒废了呢?躺在床上刷了一晚上抖音,你会不会觉得空虚呢?
席瑞在一场辩论赛中提到:“我们发现经过了闲暇的时光,我们变得更疲惫、更焦虑。我们把闲暇的时光都套用了这么多功利的标准,那究竟怎样才能收获闲暇呢?我觉得闲暇才是真正决定你成为谁,决定你的独特性所在,不是工作的价值,决定了你成为谁。因为工作在把我们变得原子化,当社会分工细化时,我们每个人都是趋同的,可是只有闲暇时光那些独属我的时光决定了我要成为谁。”
作家郭红在《长岛小记》中写道:“我们中国人好像并不习惯于纯粹的玩乐,以及以游戏和快乐为目的的运动和享受。我们的心总是被现实的压力挤压着,很容易把玩乐当成浪费,把运动当成健身,凡事似乎都为了一个目的,使正当的享受亦产生心理上的愧疚感。”
休息为什么要有愧呢?单纯地、沉浸地休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带着目的性呢?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快乐的休息。
●什么是正确的休息方式?
如果休息也要戴上功利的枷锁,那么这样的休息则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
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主要有两种获得幸福的途径,一种是努力实现自我,另一种就是享受当下的快乐。研究发现,同时“走两条路”的人幸福感最高。不必矫枉过正,一味的追求结果,纯粹的休息获得一时的快乐也很有意义。
从事体力工作的人休息的核心是尽量少运动,安心的睡一觉、在沙发上悠闲的看会电视剧,让自己静下来休息。
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在自然环境中放松或运动,能更好地缓解工作压力。另外,玩游戏等一系列娱乐休闲活动能使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缓解压力,更快地调整状态。
经常使用左脑处理数据、文字的人,可以给大脑一些新鲜的刺激,有空可以去看看展、听听音乐。
磨刀不误砍柴工,让休息变得纯粹一点吧,享受闲暇,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