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阿巴嘎故事哈斯巴特尔的搏克人生

发布时间:2022/6/22 12:35:30   点击数:

文:于立平供图:哈斯巴特尔

年9月,中国西安,第十四届运会赛程过半,看着内蒙古柔道健儿在赛场上生龙活虎摘金夺银,成绩优异,记者不由联想到曾经叱咤阿巴嘎旗跤坛的搏克健将——哈斯巴特尔。

走进别力古台镇蓝天居民小区一栋住宅楼二楼的一个居室,迎面来开门的健硕花甲老人正是哈斯巴特尔。一见到他本人,立刻给记者一种幽默而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他太像德国国宝级漫画家埃?奥?卜劳恩漫画《父与子》中的那个父亲了!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在他家客厅东墙上,赫然挂着一幅挂毯人物像,正是浑身披挂搏克戎装、威风凛凛的哈斯巴特尔!

众所周知,提到搏克,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成吉思汗之弟别力古台就是一个著名的大力士。自幼崇尚英雄的哈斯巴特尔,也像其他草原上的孩子们一样,经常以摔跤为乐,和他一起摔跤的伙伴,就有后来锡林郭勒跤坛上的风云人物、他的表妹夫古日扎布。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古典式现代式,在我们眼里都是蒙古式!”说这话时,哈斯巴特尔翘起他的标签式的胡子,自己先笑了。他口中所说的蒙古式摔跤法,也就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而他秉承着这个传统文化,一直走到今天。

哈斯巴特尔与老伴查干

年,哈斯巴特尔出生在正蓝旗那日图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玛拉盖图沙地,那里和阿巴嘎旗白音高勒(现洪格尔高勒镇)呼格吉勒图嘎查、萨如拉图雅嘎查的夏营地交界。

哈斯巴特尔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不断举家搬迁中度过的。因为父亲担任苏木领导职务,经常调动工作,他们家也就跟着经常搬迁,哈斯巴特尔连小学五年级都没念完。期间,父亲因政治运动屡遭迫害,一怒之下辞了职,年7月,全家投奔表舅德力格尔忠乃,来到白音高勒公社白音青格力大队,并在这里定居下来。

浩特勒巴雅尔和哈斯巴特尔

表舅是一名马倌,也是一位酷爱摔跤的牧民,哈斯巴特尔就跟着表舅放马圈马。每当太阳快落山时,表舅就把马散放到灰腾河周围的小淖尔边,招呼古日扎布、哈斯巴特尔、浩特勒巴雅尔他们一帮小伙伴儿和一个叫嘎拉的牧民一起练摔跤。

古日扎布和哈斯巴特尔

青年时代的浩特勒巴雅尔和哈斯巴特尔

“古日扎布长我一岁,浩特勒巴雅尔比我小一岁。我们每天互相摔,也和表舅、嘎拉比试,但一般都很难摔过他们。”和表舅在一起的五年欢乐时光,就这样一晃过去了。

在和表舅他们一起练摔跤的日子里,经常练得昏天黑地,甚至把两个腋窝的袍子边儿都撕扯开了,只好临时用腰带扎一个挎带套在肩膀上,那样子既狼狈又滑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在那个嘎查,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一批摔跤手后来也脱颖而出,除了我们三人,还有哈达巴特尔、巴拉希尔、道尔吉苏荣、满其尔等十多个人。那时表舅他们还给我和古日扎布分别做了一副跤衣,跤衣臂膀处的“陶布鲁”没有银子和铜制的,就用马车上的大帽铁钉代替。平时,那两副跤衣依旧放在大队部里,只有在摔跤训练或者比赛时才拿出来穿,后来我们出道离开大队时,就把跤衣留给了大队。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治区著名摔跤教练特木尔珠日和在阿巴嘎旗指导青年摔跤选手

我们练摔跤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正规的训练活动。年,我第一次参加全旗那达慕摔跤比赛,记得那时大约有90多名摔跤手一起在旗党校后面一片沙窝子地带进行训练,阿巴嘎旗著名摔跤手乃登、桑德格担任教练。在那次大会上,我摔到第三轮时被额尔登高毕公社的单木登摔倒了,那年我刚20岁。在那之前什么经验也没有,上场把那几个动作使出来也就没有其它招数了。

跤王乃登(右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跤坛风云人物合影

年,我来到阿巴嘎旗食品公司正式参加工作,先后做看管发电机、压缩机和收购员工作。年,在呼和浩特市主会场召开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那达慕大会,锡盟共派出八名摔跤手参赛,其中阿巴嘎旗的摔跤手是乃登和我,那次我获得了第九名,乃登进入了前八强,获得第六名。

同年,在作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分会场之一的汗乌拉公社那达慕大会上,我和古日扎布分别夺得了冠亚军。表舅看到我们这批青年成长迅速,感到后继有人,为此他也特别高兴。表舅和嘎拉对我们这批年轻后辈的提点至关重要,尤其表舅对我的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我的一生。

按说,论起身高、体力、技术,每名跤手都是各有千秋,都有自身的优势,古日扎布和浩特勒巴雅尔两个人,一个力量大,一个身材高,都比我占优,常常把我一扔就是老远,但我善于扬长避短,以技取胜,一般的跤手连我的腿都够不着就倒了,我的速度成就了“闪电哈斯巴特尔”的美名。

阿巴嘎旗体委主任李巴特尔(中右)、教练员哈斯巴特尔(中左)与青少年选手合影

年,当时担任阿巴嘎旗体委主任的李巴特尔点名要我去给一些孩子当教练,他亲自向食品公司经理给我请了假。后来李主任又委托我去牧区搞冬季肉食,一个月后,我圆满完成任务,回到食品公司报到,公司经理却说,你已经被调到体委了,人事档案也转过去了,你就到那里上班吧。就这样,哈斯巴特尔开始了他一生的专业搏克运动生涯,直到退休。

“转眼都快70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哈斯巴特尔感慨道。

如果从年我参加白音高勒公社那达慕大会开始正式踏上跤坛算起,直到年退休的40多年间,我先后参加过多场全区、全盟中国式摔跤比赛,其中包括全盟第二名往后的名次几乎都取得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阿巴嘎旗的摔跤手在旗内比赛都是采用蒙古式摔跤法,只有在盟级以上比赛才采用中国式。中国式和蒙古式的区别就在于它采用的是按选手体重分级别比赛的,规则上允许随意抓抱摔,而蒙古式摔跤法规定腰部以上可以抓抱。我先后大约参加过蒙古式摔跤20多场,中国式摔跤比赛参加了三届,退休前还参加过老年组蒙古式摔跤比赛,也拿过冠军。到了年,在庆祝阿巴嘎旗建旗50周年那达慕大会上,我就把象征荣誉的“章嘎”传给了新一代的摔跤手阿?苏乙拉图。

哈斯巴特尔指着墙上那幅1.2米高的个人全身像挂毯说:“这是年,阿巴嘎旗搏克协会在洪格尔高勒镇专门为我举办了一场那达慕会上赠送给我的。”

哈斯巴特尔全家在那达慕大会上

说起那次那达慕大会,他的兴奋劲儿来了:当天下午五点多钟,那达慕大会还没有结束时,只见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朵奇异的云彩,仿佛一名摔跤手踏着鹰步出场而来。一时之间,许多牧民都不看摔跤比赛了,而是指着云端上那奇异的形态纷纷称奇,拍照拍视频,当地的一位蒙古族诗人还特意为这个景象作了一首精彩优美的诗呢。

早在退休之前,哈斯巴特尔就以丰富的个人经历,收集并珍藏了不少反映阿巴嘎旗搏克事业发展历程的老照片资料,别力古台扎桑旅游景区建成后,许多阿巴嘎旗摔跤名将的照片大部分都是由他无偿提供的,并且专门开辟了一面展示墙,使人们能够领略瞻仰那一代搏克手们的风采。

在这个基础上,后来哈斯巴特尔又开着一辆“”吉普车,几乎跑遍了阿巴嘎旗全境。有时为了核实一件事,多次往返穿梭,登门询问采访,在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情况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其间的艰难困苦,真是无法一一细说。最后,他生生把那辆吉普车开得稀里哗啦趴了窝,只好当废铁卖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由他撰写的一部关于阿巴嘎旗搏克运动发展史的书籍已经脱稿,就等着筹措经费付梓印刷、出版发行了,这无疑是他的一部心血之作,也是他对自己一生所钟爱的搏克运动最好的注解和总结。

新冠疫苗宣传短片(学习强国版)

编辑:张雯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3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