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拉康可以辞典化么难道不是对精神分析的扁平

发布时间:2022/4/13 4:43:16   点击数: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63.html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词典

拜德雅年度重磅新书:《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词典》(迪伦·埃文斯/著,李新雨/译)终于要出版了。这本书印数并不多,首次印刷只有册,从6月3日开始,连续三天预售,已经售罄。在与出版社多次沟通后,加印册,总共册,目前已订余册,仅剩多册。

本文系吴琼老师为该书所写序言,泼先生此次发布已获拜德雅授权。与一般的序言不同,本文没有行“吹捧”之便利,而是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本书的缺陷,吴琼老师提示我们,在使用这本书时,也要谨防对拉康理论的扁平化理解,而这也是我们想要预先跟大家说明的部分。尽管如此,正如吴琼老师所说,“现今为止,埃文斯的辞典仍是最全面的,且在拉康的读者和研究者那里被广泛使用”。

/拉康可以辞典化吗?/

吴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论你是阅读拉康还是研究拉康,打开他的书,几乎每一页你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概念”:有的是精神分析专业领域的,有的是他自创的,有的看似是日常用语,但也被拉康概念化了。所以需要一本有关拉康概念的辞典来帮助我们进入他的世界。迪伦·埃文斯在年为拉康精神分析学写的“入门性”辞典就是这样一本工具书,在他之后,英语世界还出现了其他若干本拉康词汇的介绍,但现今为止,埃文斯的辞典仍是最全面的,且在拉康的读者和研究者那里被广泛使用。

似乎从一开始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对一般公众而言,阅读或理解拉康需要“入门”来引导,所以在拉康研究中,“入门”写作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其实拉康自己就是这种方法的首创者。年《文集》出版的时候,拉康就委托未来的女婿雅克-阿兰·米勒为体量庞大的文集写了一个“术语索引”。米勒可谓用心良苦,将索引写成了拉康理论纲要,这可以算是最早的“拉康入门”;年,德里达的信徒让-吕克·南希和菲利普·拉库-拉巴特出版了一本书,细读拉康的论文《文字的代理作用》,拉康即刻在研讨班上告诉“信徒”,他很“受用”这种研究方式,但对两位作者的批评也毫不吝啬,十分刻薄地称两位不过是(德里达的)“小马仔”。拉康去世后,“入门”写作在拉康研究中一直很兴盛,并形成了特定的“文类”:导论式的、文本细读的、应用入门的,以及辞典。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了拉康的普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拉康理论扁平化了。

例如辞典,就像埃文斯自己在“前言”中所说:一方面,辞典是一个共时性的系统具有“封闭的、自我指涉的结构”;另一方面,其意义又不呈现在任何地方,而总是在连续的换喻中被延宕。埃文斯的这个先行意识是准确的,但问题在于:作为一本辞典,该如何来确切呈现那个换喻的过程呢?或者说,面对拉康的连续换喻和无限延宕,他的术语可以被辞典化吗?

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导致辞典化对理解拉康的理论是极其危险的。

首先,拉康是一个精神分析家。他谈论“主体”及其“欲望”的时候,指涉的都是分裂意义上的“主体”,这种主体的欲望逻辑是我们日常的“非分裂语言”难以把握的。换言之,当我们用辞典这种“非分裂语言”的逻辑来转译分裂主体的逻辑之时,被抹平的分裂性就变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辞典化”的“剩余”。这种无尽的延宕将摧毁一切辞典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其次,拉康是一个辞说家,而不是一个作家。他没有“写过”书,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演讲,尤其是研讨班的演讲。拉康在那里设置的是一个“分析场景”,也许听众的亢奋、瞌睡、咳嗽、耳语等都是他的“材料”,反正那不是围绕单一主题的层层推进,而是主题的不断转换,是对“分析场景”本身的不断重置,同一个术语就在这些不同的主题和场景中往返穿行,留下的只是在演讲大厅飘荡的相同的语音/声音碎片,只是一个一个的“音素”,其意义则需要在场景化和差异化的运作中来确立。

再者,拉康是一个理论旅行家。拉康最有名的口号就是“回到弗洛伊德”。其实,自年研讨班移到巴黎高师后,拉康就进入了另一个“返回”:“回到拉康”。不断地回到拉康的“曾经”或“已经”,不断地用新的技术手段来重新阐释他的“曾经”,最终使一切的“曾经”都变成了“未来”,使一切的“未来”都变成了曾经的“已然”,这就是拉康的“先行到来”。这种不断的自我返回就是拉康的无意识重复,它实际上是拉康对自身理论想象性的“回溯式”重构,这使得我们对他所有概念的理论化努力都变得异常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一部理想的拉康辞典,其重点应当不是去厘定他的术语的确切含义,而是为术语出现的不同语境提供完备的索引。

埃文斯的辞典出版于20世纪末,那时候拉康研讨班的文本还只有很少的部分被整理出版。这无疑极大地限制了埃文斯的梳理,虽然他利用了一些现场速记文本。此外,埃文斯在辞典中收录了两百来个术语,在我看来,还遗漏了很多重要的术语,比如“拟态”、“装扮”、“僭越”、“斑点”等。

给一本书写序是件荣耀的事,如此“吐槽”有点儿不厚道,但拉康的事业本来就充满各种传奇式的“槽点”,而拉康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制造“槽点”,更何况“槽点”正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素材。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得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他们的辛苦劳作值得尊敬。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迪伦·埃文斯(DylanEvans),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和巴黎受训成为一名拉康派精神分析家。写作《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时,他正在布法罗市的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译者:李新雨,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成员及主要发起人之一。译有《导读拉康》、《导读弗洛伊德》等。

雅克·拉康可以说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彻底变革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而且还在电影研究、文学批评、女性主义理论与哲学等不同领域中继续发挥着主要的影响。拉康的作品以其复杂性与特异性的风格而闻名,对于受其影响的各个学科而言,本书的阅读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

本书针对超过个拉康的术语提供了详细的定义,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231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