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摩洛哥的各个城市,中国面孔和中国制造都很罕见。因为语言不通,在摩洛哥生活的中国人也很少与当地人交流。但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有一群热爱着中国文化的摩洛哥人,现在跟随小编一起去跟他们认识一下吧~
首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会跳舞爱唱歌的可爱女孩ARWALAKHDARGHAZA,她还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韩晶。韩晶喜欢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深深地热爱着中国文化。她唱着中国的流行歌曲,拿起毛笔时写中国字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韩晶曾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当过一学期的交换生,从此迷上中华文化,一发而不可收。她用还不太流利的中文对我们说,“未来我想在北京二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继续我的学习”。
最近,三年级的韩晶有了两位新的“师妹”——妈妈和姐姐。韩晶的妈妈和姐姐在她的鼓励下也一起到孔子学院上课,真可谓全家总动员。
韩晶的姐姐:“需要有耐心,不断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中文水平。”另一位学员梅迪(AMGOUNMEHDI)也不简单,他将代表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到北京参加汉语桥总决赛。梅迪不仅中文出色,更是一位中国功夫迷。
梅迪(AMGOUNMEHDI):“我非常希望去少林寺,武当。我特别喜欢学习八卦掌和咏春拳。”
年12月4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正式揭牌仪式,向中文爱好者敞开大门。这是摩洛哥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坐落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的文学与人文科学院院内。在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我们还同穆罕默德五世大学的校长以及其他研究学者进行了交流。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穆罕默德·萨利赫(MOHAMMEDSALHI)告诉我们,在学院成立第一年时,师资严重不足,全院只有一名中文老师。但这并没有阻挡摩洛哥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仍然有很多人报名,带着满满的热情来到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晖则向我们介绍了学院学生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具体情况。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晖:“每年我们孔子学院会从汉语水平考试(HSK)中,选出20名成绩突出的学员,他们将有机会到北京参加二外组织的中文夏令营。”中摩两国之间在教育文化方面都有些什么样的交流呢?
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校长萨义德·阿姆扎吉(SAA?DAMZAZ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了‘20+20’计划,‘20+20’代表20所中国高校和20所非洲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成为了合作伙伴,双方建立一对一的长期合作关系。”中摩之间的教育交流项目会越来越多,让这些怀揣梦想,因汉语与中国结缘的摩洛哥“中国控”,有机会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成为新丝绸之路的使者,常常来中国做客。说不定你还有机会和这些年轻人碰面并成为朋友呢!
AuMaroc,ilestraredapercevoirunvisagechinoisoudetombersurdesproduitsdeChine.EnvironChinoissesontinstallésauMarocettiennentun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wh/1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