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传承医院周增丁从援滇

发布时间:2020/8/27 20:57:20   点击数:

●作者简介●

●周增丁,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第22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大理分队队长。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灼伤整形科工作至今,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以一作发表SCI论文3篇,年7月受聘主治医师,年12医院广慈卓越青年称号,专业特长为烧伤治疗,瘢痕整复。年8月赴云南开展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年2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驰援抗疫一线。

年2月8号元宵佳节晚8点,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号角再次吹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听到号声,我第一时间报名请战获批,于次日下午5点整装出发奔赴湖北武汉驰援抗疫一线。当时只有想到一件事:祖国培养我这么长时间,让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今天正是我报效祖国培养的大好机会。“国有战,召必应,战必胜”,我愿为一颗螺丝钉,扎根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

不畏疫情,义无反顾努力争先

年2月9日20时,我随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飞抵武汉,在机场和多支来自祖国各地兄弟单位的援鄂医疗队汇集,许多青年医师都和我一样相互问候,机场分别奔赴疫情一线的那一刻又相互致意,道一声“珍重,兄弟”。

在驻地,瑞金两支医疗队在这里会师,尽管陈尔真和胡伟国副院长都嘱咐大家好好休息,“疫情前线需要你们,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旺盛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但不知是临战前的兴奋还是忐忑,一直难以入睡。武汉深夜已近要逝,那黎明还会远吗?次日凌晨5时,医院支援的监护仪、ECMO仪和有创呼吸机套装设备到了,我和队友们当起了搬运工,大家干劲十足,搬运物资分类整理和调试,一直到中午。

下午1点我们终于怀有一丝不安与陌生的医院光谷院区,在这里医院副院长也是此次带队队长胡伟国教授逐个过关训练穿脱防护服关和关键院感控制操作。我作为医院第一批进入病房的12名医生、25名护士之一,我们医院光谷院区E3-4重症病区,一个晚上一分钟不停,没有时间喘息更没有时间害怕,和伙伴们一起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28名。

做一颗在巨大压力下坚强的螺丝钉

作为一名有创伤ICU医院派遣前往以色列学习过的一线医师,医院光谷院区E3-4病区这么多有多种并发症和伤前疾病的重症患者依然压力很大,毕竟新冠肺炎和创伤后全身变化是不一样的。穿上隔离服后呼吸不畅的窒息感、闷热不适行动不便如电影中太空人在慢慢行走,在高感染风险的病房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感染风险非常高。但我从来没有退缩,也没有时间想到困难与害怕。疫情的召唤、瑞金长期广播慈爱精神的教育,让我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奋战在疫情前线,在这里我就是一颗坚实的螺丝钉,时刻牢记一名党员医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竭尽全力去挽救患者生命。

半年援滇的历练为参加武汉一线工作打下厚实基础

半年援滇经历,这在我人生中抹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迹,这也是一种历练过程,更是发挥使命担当的时刻。援滇磨练了在基层艰苦条件下迎难而上的意志,也学到了真本领。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

年是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实施的第22个年头。我作为医院第10位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带着共青团上海市委领导及各方信任与支持,克服两娃尚小等困难,远赴千里之外的祖国“天南”,云南省大理白族医院进行志愿支援工作半年。医院给一名右侧颞部静脉炎导致局部脓肿1岁患儿会诊换药,十天不到就痊愈出院时患者家属对我说感谢的情景。也记得给一位年近80岁住院老大爷化繁为简治愈鼻部感染性炎性包块,患者及家属赠送锦旗的一幕。立足临床一线中打拼,所有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虽常感忙碌,但紧张而充实的工作,能让我把医院先进的技术理念带给援滇对口单位同仁们,更深感使命重担在肩,从而更加坚定了从医时初心,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

祖国上下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踏实笃定走好每一步,

“抗疫”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延伸阅读:

志愿青春

援滇,他为“生命无法承受之痛”撑起一片蓝天——记第22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周增丁志愿青春

第22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周增丁:援滇情,一世情热血出征!医院灼伤整形科青年医生周增丁今日赴滇开展医疗志愿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jt/1822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