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深度巴西骚乱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8日强闯国家权力机构,引发轩然大波。据外媒9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下令严惩强闯者后,已有至少名博索纳罗支持者被捕。另一边,远在美国的博索纳罗则因腹部不适住院。分析人士认为,这起被舆论称为“巴西版国会山骚乱”的事件是对巴西新政府的“下马威”,显示出巴西面临的严重政治极化问题。拉美“左翼回潮”后,如何进一步稳住阵脚,也给拉美国家的左翼掌舵人带来考验。
多人被捕
1月8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闯入位于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引发全球哗然。数千名支持者强闯国家权力机构,火烧地毯、打砸门窗、毁坏艺术品,留下一地狼藉。
从目前发展来看,事态似乎已逐渐平息。
据报道,事件发生数小时后,巴西总统卫队和陆军部队8日傍晚已完成对国家权力机构所在地三权广场的清场行动,巴西联邦政治核心区也重归政府控制。
据路透社报道,博索纳罗支持者在军方总部外搭建的临时营地也已被警方拆除。截至9日,至少名博索纳罗支持者被警方抓捕。
事发后,此前正在东南部城市视察洪水灾区的卢拉也匆匆赶回了首都。他谴责闯入者的破坏行径,称所有强闯者“都会被发现并受到惩罚”,还将查明并惩处这一行动的发起人。
卢拉还与国会、联邦最高法院发表联合声明,称决不接受8日下午发生在巴西利亚的“恐怖主义、野蛮破坏、犯罪和煽动政变行为”。声明说,巴西主要国家权力机构将团结一致,并依照法律采取相关措施。
一边是卢拉誓言追查到底,另一边,博索纳罗则仍在美国“避风头”。
骚乱发生后,博索纳罗的妻子9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博索纳罗因腹部不适,在美医院住院治疗。博索纳罗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原本打算在美国待到1月底,现因为病情计划提前回国。据悉,博索纳罗年竞选期间曾遇刺受伤,此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
不过,此前一直为其治疗的巴西医生称,博索纳罗的肠梗阻问题并不严重,应该无需做手术。
自去年卢拉以不到两个百分点的差距险胜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以来,博索纳罗的态度就一直耐人寻味。
博索纳罗至今未承认败选,未向卢拉表示祝贺,还对选举结果表示质疑。他不仅没有出席卢拉的就职仪式,而且在距卸任仅两天时飞赴美国并停留至今。他还曾公开对其支持者在大选后发起的“和平抗议”表示“欢迎”。
强闯事件发生后,博索纳罗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其支持者的这一行动,同时表示自己在整个任期内“始终遵守宪法”。
左右对峙加剧
分析人士认为,骚乱事件对刚刚就职一周的巴西新政府来说如同“下马威”,显示出巴西面临的严重政治极化问题。卢拉1月1日就职演说中强调的“团结与重建”,也难以一蹴而就。
“这次事件表明,卢拉上台后,巴西的左右对峙已到达‘总暴发’的程度。”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表示,未来卢拉恐怕将面临既要应对政治分化,又要解决社会分化的难题,要为维系国内政治稳定付出巨大努力。
江时学认为,博索纳罗上台前,哪怕是巴西前总统罗塞夫遭弹劾,卢拉卷入腐败丑闻、锒铛入狱后被撤销判决,都仍在民主和法律的框架内。但博索纳罗这位极右翼前总统上台后,巴西政治生态被彻底打乱,民主制度也受到极大损害。此次事件发生时,虽然博索纳罗以去美国度假为由远走高飞,但骚乱事件与博索纳罗的幕后煽动息息相关。从博索纳罗支持者乘坐大巴前往首都,还在军方总部外安营扎寨,也能看出这是一起有组织的事件。
中国外交部拉美司前副司长、前驻外大使徐贻聪也认为,此次事件表明,巴西的政治极化严重存在,而且仍在继续发展。这背后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际影响,包括美国“国会山骚乱”的范例。但是,事件在近期内蔓延、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徐贻聪指出,在此次大选中,卢拉仅以微弱多数获胜,还遭到博索纳罗的抵制和拒绝当面移交权杖,表明左右力量在该国对峙的严重景况。对卢拉而言,很难说不是需要深层次考虑的重大课题。
从历史上看,在拉美国家政权交接方面,巴西的不顺并非首例,但反映出矛盾的根深蒂固。徐贻聪认为,博索纳罗以“出国过新年”为借口,只不过是千奇百怪理由中的一种,实质依然是受不同政见及背后政治势力的驱使。交权仪式和巴西骚乱事件这样的“下马威”,将必然迫使卢拉更多地体会国内和地区政局的实质。
事件暂告平息后,后续将如何发展?是否仍有进一步发酵、升级的风险?
对此,江时学则认为,这要看卢拉政府将如何处置这一棘手事件。首先,巴西监狱原本就人满为患,要如何处置抓捕的多人?其次,博索纳罗是否会从美国返回巴西?回国后如何处置?博索纳罗又会否再次教唆他的支持者发动攻击?一连串问题都会让卢拉政府“头疼”。
不过,江时学表示,事件发生后,虽然巴西国内右翼势力不会消失,但预计将有所削弱。目前,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一事件表示反对,巴西右翼势力的做法也受到国内、国际的谴责。
美国表态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2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