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2个月走遍3个国家,才知道真实的北非是这
嗨大家好,失踪人口老方回归了!
自从发布了充满自恋的总结,我就踏上了年第一个大计划:长达两个月的北非旅行。
其中包括埃及自由行11日,摩洛哥自由行8日和突尼斯AIESEC志愿者项目5周。
出发前,全家人都觉得我不可理喻——竟然要去一个“又落后又危险”的地方度过寒假。
在“极端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我一个带着电脑相机大量现金的年轻异国女性,独自走在街上真的不会被人*^%$#
#$*^吗?大家给我最多的祝福是:注意安全,啥也别想,活着回来。
据同去突尼斯的另一位朋友说,她出发之前问男票想要什么纪念品,答复:“想要手榴弹弹壳,很简单,你只要躺在大街上等一会儿就有了。”
“你去了是不是和黑老哥一起生活?”
“那里整天吃玉米土豆吧?”
“哎呀不用带羽绒服了那里肯定热得裸奔。”
“晚上千万别出门,他们看见外国人就要抢!”
”去什么非洲?穷地方有什么值得玩的?”
……
朋友们,你们对北非
到底有多大的误会啊???
01“非洲一定很热吧?”
首先,大家对北非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太清楚。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非洲版图是这样的:一片紧贴赤道均匀分布的长方形大陆,不是草原,就是沙漠,上面奔跑着火烈鸟、长颈鹿、大象以及热得只能穿草裙的黑兄弟。
《动物世界》BGM响了起来
以至于我去之前告诉家人四季的衣服都要带,爸爸完全无法理解:没必要吧?那边多热啊??
回来之后我给大家展示埃及破败的街景,好多人嗟叹道:可以理解,非洲那边的气温实在是不适合劳动建设啊。
我都替各位的高中地理老师流下眼泪了。来,一起复习一下非洲地图。
非洲真的是一片很大的大陆啊!!!北非不是热带啊!!!
以三国首都为例,开罗位于北纬30°,突尼斯市位于北纬36°,拉巴特位于北纬34°。
这是啥概念呢?要知道,上海在北纬31°,大家都离赤道远得很。
当然,同一纬度不同地区的气候也是千差万别的,就今年1-2月我在北非三国的体感温度来说,是这样的:
在开罗的吉萨地区,我穿着衬衫+保暖内衣+薄风衣+围巾,感到凉爽。
在突尼斯北部山区萨卡拉和沙格城,我90多个小时没有脱下羽绒服,冻得鼻涕满脸乱飞,不戴手套无法拍照,甚至踩到了没过脚踝的雪。
仅向北两小时车程到达北部海滨的泰拜尔盖,我只穿了衬衫+风衣+一条单裤,热得浑身冒汗。
摩洛哥南部内陆的马拉喀什,靠近撒哈拉沙漠,白天短袖短裤都没有问题。
02“非洲这么穷,你去了要吃很多苦。”
北非不发达,但真的没那么惨。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整个儿非洲大陆都穷到令人绝望——
儿童衣不蔽体,瘦骨嶙峋。大部分村落没电没网没信号,没有清洁的饮用水,只能吃土豆和玉米,居民和猴子一起生活在在茅草屋里。至于基础设施建设,全靠我国援建——就像春晚里描述的那样。
央视春晚小品《同喜同乐》
不是的!朋友们!北非人民也过着现代城市生活啊!
在突尼斯的5周算是旅居。虽然没有国内方便(电子支付就别想了,刷卡都成问题),但是大街小巷遍布家乐福,monoprix和购物中心、咖啡馆、冰淇淋店,生活还是挺不错的。
突尼斯市的大型购物中心,虽然也就只有国内三线城市水平
埃及的市容惨不忍睹,开罗的大街上鸡鸭与驴马齐飞,民居全都是毛坯房,有的房子看起来像刚经受过恐怖袭击,住进去却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啊!
民宿外观,要不是房东下来领我,我会觉得这是个鬼宅
家里要啥有啥,干净整洁,还有只超可爱的大橘猫
在摩洛哥,体验了“非洲首条高铁”,法国承建的原汁原味儿TGV,速度比肩欧洲之星,由于去年刚落成,比和谐号还要干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