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何新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

发布时间:2020/9/21 11:04:47   点击数:

何新: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许多人往往持有一种误解,认为书籍只是一种既没有力量、又没有生命力的死东西,只适合保存在学院中那些尘封土积的书架上。对于每天必须面对实际生活的人们,书籍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与此形成对比的,倒是那些生活在丛林中的野蛮人。他们一看到印刷品就往往俯首顶礼,因为他们相信,在文字这种对他们来说有点不可思议的符号之内,似乎隐藏着某种神奇的魔力。实际上,我们也的确可以在人类历史中找到无数的证据,表明书籍有时的确具有一种能量,以致足以影响或转变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是使其向好的方面变,有时是使其向坏的方面变。历史上所有的那些暴君和独裁者,在当政之日无不把能否有效地镇压和禁锢人类思想,看作关系其统治兴亡成败的最大之事。所以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往往发起禁书和焚书的运动,并且株连祸结于作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常常著书以作为控制人类思想的工具——例如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这些专制魔王对书籍中埋藏着潜在的巨大能量这一事实,倒似乎比普通人具有更清醒的认识。《改变世界的书》(BooksthatChangedtheWorld)出版于年,原著者是美国学者道恩斯教授(Dr.RobertB.Downs)。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浩瀚的人类书海中,选择了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中叶出版的十六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名著,对每一书籍作者的生平、书籍的历史文化背景、著书经过及内容概要,以及出版后的反响、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等,都作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此书出版后,已重印多次,是国外读书界的畅销书之一。道恩斯所开列的这十六本书篇目是:<社会科学>1马基雅弗利:《君主论》()2潘恩:《常识》()3斯密:《国富论》()4马尔萨斯:《人口论》()5梭罗:《不服从论》()6斯杜伊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7马克思:《资本论》()8马汉:《论制海权》()9麦金德:《世界历史的地理枢纽》()10希特勒:《我的奋斗》(—)〈自然科学〉11哥白尼:《天体运行》()12哈维:《血液循环》()1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4达尔文《物种的起源》()15弗洛伊德:《梦的解释》()16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在这个书目中,没有收入文学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书,作者也是把它作为一部抗议种族歧视的政治著作而入选的)在学术史上,这里的大多数书籍都具有某种继往开来的意义。同时又往往是针对着一个时代文化中出现的某一重大历史性问题而写作的。因此书籍一出版,就立即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这十六本书的作者中,有四位是美国人(潘恩、梭罗、斯杜伊夫人、马汉),六位是英国人(哈维、斯密、马尔萨斯、达尔文、麦金德),三位是德国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希特勒),还有一位意大利人(马基雅弗利),一位波兰人(哥白尼)和一位奥地利人(弗洛伊德)。这些名字中的多数,为他们的民族增添了光彩。但也有个别人(如希特勒)遗臭千古。同时我们又可以注意到,在近代资本主义史上一度处在经济政治领先地位的英国,在学术思想上也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些书籍就篇幅来说,虽然不乏洋洋大观的宏篇巨制,但也不乏短小精悍的篇章。影响人类心灵和一代历史的著作,未必一定总是长篇大论。而就内容来说,这些书大多数内容艰深,绝非易读之书。它们之所以深入于时代,影响了世道人心,主要是由于书中的新观念,深刻地针对着一代人类精神文化中必须面对的某些重大问题。就写作时间来说,这些书籍也各不相同。哥白尼写《天体运行》,用去了三十年的漫长时光。虽然他不见得每天都在写作,可是在那三十年中,他却几乎每天都在观测天空,思考和计算着与天体运行有关的问题。斯密写《国富论》、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和马克思写《资本论》,在时间上有一种巧合——这三本书都写了十七年。但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只写了六个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为近代经典物理学奠基的伟大著作,也只写了一年半。至于潘恩的《常识》,甚至只用三个多月就写成了。写作时间上之所以长短悬殊,也许与以下因素有关。许多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哈维和达尔文,在写书之前,都对自己将提出的理论持极其审慎的态度。在未经过大量事实的检验,使理论反复彻底地得到验证之前,他们或拒绝将他们的理论写成书,或不愿将已写出的著作付印。此外,也有些书籍在当世属于“离经叛道”之作,因此作者写成后不敢草率出版,怕引起批封,遭到政治和宗教当局的查禁和迫害。在写作年龄方面,这些作者中最年轻的是爱因斯坦。他的代表作出版时他只有26岁。最年老的是哥白尼,他在临终时才将著作付印,当时他已年届古稀。其他几位作者出版他们代表作的年龄都在35—55岁之间。由此可见,这段时间可能是人生中最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黄金年龄期。最后,还有一个特点是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这十六本书的大多数作者,都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上具有革新性和创造性的人物。他们打破束缚一个时代思想界的那种陈陈相因的平庸气氛,而以一种勇锐的创新精神,发明了独特的理论,形成了崭新的风格,并以此而深深震撼了一个大时代的心灵。当然,这十六本书并没有、也不可能概括近代思想史上曾深刻影响人类精神的那些伟大著作的全部——这个选本只能代表作者本人的一家之言。而就学术价值来看,入选的十六本书也并非都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科学进步的有益著作(例如希特勒的书)。这是由于选者所着眼的选取标准,并不一定是好书,而只是曾对近代人类历史的某一时期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书。作为一种比较和参考,我们也不妨指出,在道恩斯教授之前,已有许多人尝试评选出影响历史的书目。例如,年美国学者克雷(M.Cowley)与史密斯(B.Smith)就曾以公众评选的方式评出了十二本对美国文化影响巨大的书。它们是:1弗洛伊德:《梦的解释》2亚当斯:《爱的教育》3杜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4森摩纳:《社会传统》5魏布兰:《产业论》6杜威:《逻辑研究》7鲍亚士:《原始心灵》8贝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解释》9理察德:《文学批评原理》10巴林敦:《美国思想》11列宁:《国家与革命》12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年,英国学者西波(H.Shipp)也评选了十本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书。它们是:1《圣经》2《理想国》(柏拉图)3《古兰经》4《上帝之城》(圣奥古斯丁)5《神曲》(但丁)6《戏剧集》(莎士比亚)7《天路历程)(班扬)8《为英国人民呼吁》(密尔顿)9《物种起源》(达尔文)10《资本论》(马克思)但在这些书目中,我们可以注意到都存在明显的欧洲中心论倾向。例如对中国的历史名著,还从来没有被收入过。其实,在我们的名著之林中,也是不乏曾深刻影响过中国历史,以至世界文化发展的书籍的。(原载于《书林》年第2期)注:《书林》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种期刊。性质与北京三联书店的《读书》期刊相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84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