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上海好物志ldquo中华第一表
好物志丨上海牌手表
小爱说
上海好物志第二期,讲述的仍然是一个上海的经典品牌,和“回力鞋”一样,曾经辉煌过,也迷失过,但是经过匠人们不灭的热情,再一次涅槃重生,回到大众的视野,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不同的是,它背负了更多的民族使命,印刻着更深的民族情感,它的故事也更为传奇多彩,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上海牌手表。
上海牌手表曾经是民族轻工业的骄傲,素有“中华第一表”之美誉。在票证年代,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曾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年上海青年结婚的标配之一。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上海牌手表也曾迷失,生产停滞,销量低迷。进入新世纪,上海牌手表重回我们视线,几十万标价、陀飞轮、玫瑰金……进军高端市场的上海牌叫人刮目相看。“上海牌手表”的创立
旧中国,上海没有像样的手表厂,只有修表的小作坊。年,中共上海市委根据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的指示和钟表行业职工的要求,决定将试制国产表的任务下达给第二轻工业局。7月9日,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同业公会在全国抽调了58位钟表修理师傅,组成细马手表试制小组。
参与试制的老师傅们没有一个人造过手表,连制造手表的专用设备也没有。但是上海的工人师傅就是会动脑筋,他们将瑞士手表“塞尔卡Selca”拆成只零件,分头仿制。试制人员赶在年国庆节前夕,拿出了18只样表,送到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这些样表就是中国手表的始祖,改写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瑞士表赛尔卡Selca
年上海手表厂正式建成,第二年生产出第一批上海牌手表,这就是今天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作掌上明珠的A。质量接近瑞士“赛尔卡Selca”手表水平,可连续走时36小时以上,日差小于1分钟。
A正面
A的背面刻有“A”字样
四个戴手表的人就有一个戴上海牌
每一块上海牌手表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年7月1日,上海手表厂研发的A型上海牌手表在第三百货商店面市,A寓意“年第一种机芯”,A首批共生产只,售价60元,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奢侈”等级的物件。当年的报纸描写手表上市时的盛况说,上海第三百货商店顾客盈门,试销的只手表半晌就被抢购一空,还有一千多位顾客登记预约,“各地寄来询问的信件堆得像小山一样。”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在上海牌这里画上了句号。
当时的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为荣
“在年到年间,大概个人才能轮到一张票证。哪个同事准备结婚,其他人就会把票证优先给他,采办大件在当时不是容易的事。那时候还流行一句俗话:如果没有上海牌手表,就没有姑娘愿意嫁。”不仅售价高昂,在那个票证年代,购买手表还需出具“手表券”。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上海人结婚要准备什么呢?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三转一响”就是当时上海青年人结婚所追求的紧俏商品,如果能把这些全部配齐那就算比较风光了。
那是上海牌手表发展的鼎盛时代。统计显示,从年成立到年,上海手表厂共卖出1.2亿只手表,最鼎盛的那几年,每四个戴手表的中国人就有一个戴上海牌。
“三转一响”几乎成为当时年轻人结婚的物质标准
上海牌LOGO的故事
第一批上市及此后几年的上海牌手表,采用的是楼宇型商标。商标设计者、工程技术人员陈家昌受上海大厦造型的启发,把“上海”两个字巧妙组合起来,呈下宽上窄等腰三角形结构,体现自强不息、傲然崛起的内涵,神采飞动,磊落雄强。
60年代后期,出于对伟大的毛泽东的崇敬,工程技术人员汪瑗从毛泽东题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两幅手工艺迹中,分别采集了“上”和“海”字进行组合。经过九宫格上的临摹和加工工艺的推敲,合成了毛泽东手写体“上海”。两字左右呼应、字连神贯、苍劲挺拔、气势豪爽,具有雄奇奔放的阳刚之美。从这开始,上海牌手表的文字商标一直采用毛泽东手写体。
上海牌手表的Logo的变迁
周总理与上海牌手表
A问世后,周恩来总理买了一只并长期佩戴,当时还是帆布表带呢。年,周恩来去苏联出席苏共二十二大,正好传来上海手表厂研制出了新的产品,周总理很高兴,让卫士长成元功花90元钱为他买了一块新出厂的“上海”牌手表。能戴上国产的手表出国,总理感到特别自豪。从此,这块表就一直戴在了总理的腕上。直到总理逝世后遗体火化时,人们才从他手上取下这块表。现在这块手表已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周总理正在用上海牌手表看时间
电子表冲击辉煌不再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石英表的出现对机械表市场开始产生巨大冲击。日本的石英表长驱而入,国产机械手表一夜之间全线溃退。那时的国内手表厂,库存积压严重,市场恶性竞争,大家都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存货,元一只全钢手表,贱卖到十几块还没人要。
80年代末期,整个手表市场成为电子表的天下
濒临破产的日子里,上海手表厂以替人加工计时器勉强获得收入、一堆银行债务、现金流为零,全体员工每人每月拿元生活费。
涅槃重生
年,上海手表厂经过股份改制,更名为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原来的技术人员和品牌全部保留下来,并改变了经营思路—为世界中低档机械表制造机芯,公司当年便扭亏为营。
与经营思路一起变化的,还有时代的机遇。一家“上海”手表的香港合作企业,在上海收购了数千只A手表,拿到香港后,在原来机芯不变的基础上,重新加工成0只经典怀旧版的上海牌手表。产品上市后,虽然每只卖到元,却被香港“老克勒”一抢而空。许多香港人还特意到上海来寻觅A手表。时隔50多年再次得到追捧,除了怀旧的时尚风格外,大概和“上海”品牌中的质量和内涵不无关系。
A复刻版已经成为手表市场炙手可热的产品
年,上海牌陀飞轮手表亮相瑞士巴塞尔钟表展时,瑞士手表商惊叹之余,对中国钟表业的创新能力感到压力巨大。当地媒体甚至认为,中国制表业赶超瑞士名表只是时间问题。
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行走太空,宇航员翟志刚佩戴了一块航天表,其机芯来自于上海表业有限公司。
从此,上海牌手表再一次以“民族工业品牌”成功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市场的宠儿。并以物美价廉的定位掳获国人的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治白癫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