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带你数一数,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点

发布时间:2019/1/8 2:28:51   点击数: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众多参展影片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首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那么,本届电影节与往届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电影与上海这次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为期10天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各个奖项各有归属。这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开幕之初就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就在电影节开幕的当天,作为电影节活动之一的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也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近29个国家的31个电影机构汇聚一堂,签署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旨在以电影为载体,加强国际间在文化等层面的交流合作。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签约成员中还包括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介绍:“今年我们不断地扩大合作朋友圈,这31家之间,我们选的合作伙伴都是每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电影节,这个合作不断地深化,不单单把电影带到了这个电影节,把我们(与国际)电影产业的合作也都带出去了。”

其实这种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方式,已经开始好几年了,它使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参赛影片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元。今年有来自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部影片报名参赛、参展。

本次电影节除了传统单元外,还特别增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一带一路”电影周,从“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影片中推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一带一路”主题馆墙上的展板通过对影片与取景地的宣传,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更加了解沿线国家的影视和文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经济上我们需要一起来发展,所以文化实际上是通人心,比较软性地能够让国家跟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电影在里面首当其冲。”

“一带一路”主题板块的设立,也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路走来,与世界不断交流、融通的一个缩影。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发展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电影一度面临过严峻的挑战。

黄建新导演说,八十年代,由于几十年的习惯,电影内容开放性不够,电影厂都很衰落,厂长们每个月都要向银行借钱给职工发工资。

随着与电影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逐渐显现生机。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应运而生。黄建新导演介绍,到九十年代,中央决定民营资本可以进入电影制片,这个机制变化顺应了电影市场规律,政府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管理文化。

虽然当时中国电影走上了市场化轨道,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贾樟柯导演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整个中国电影的年度产值只有十几亿,还赶不上广东一个服装厂的产值。

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有了巨大飞跃。贾樟柯认为,电影改革之后,到去年已经有多亿元票房收入这样一个大的体量,这种变化是改革触发出来的活力。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刚刚过去的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亿元的票房,超过北美同期票房,创下了全球单一国家季度票房最高纪录。伴随着这样的市场大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从最初的只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部影片参展参赛,发展到今年征集到来自全球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影片参展参赛。

上海国际电影节从起初每两年一届,到现在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到第21届。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参赛的13部影片中很多影片都是现实题材,近年来,像这样现实类的题材和故事的原创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633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