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故事 >> 转载走进摩洛哥之三探访浪漫之都非斯古
央广网北京1月1日消息(记者冯赣勇).12.25摩洛哥时间07:30,海涛-五洲“走进摩洛哥之旅”团队一早驶离卡萨布兰卡,前往距此多公里的浪漫之都非斯古城,开启了一段梦幻之旅。
前往非斯古城(摄影:冯赣勇)
大巴车翻山越岭行进在路上,沿途满目的田园景色,不时地映入人们的眼帘。途中,记者见到了一座壮观的斜拉桥,马斌骄傲地说:这是我们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的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它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斜拉桥,也是摩洛哥的第一座斜拉桥。
沿途景色(摄影:冯赣勇)
大桥横跨布里格里格河谷,全长米,跨径米,主桥高约米;大桥两侧共有斜拉索根儿。它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绕城高速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桥。其造型具有典型的阿拉伯建筑特点。主塔造型设计的灵感源自摩洛哥传统的拱形大门。当地媒体评论说:这座大桥是中国与摩洛哥合作新的象征,将成为摩洛哥标志性的地标建筑之一。
壮观的斜拉桥(摄影:冯赣勇)
由于当天上午要赶较长的路,所以团队出行得比较早,故导游马斌在团友们于车上睡了一小觉醒来后才将非斯古城的相关情况介绍起来:我们今天要探访的摩洛哥的非斯,这里曾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旅行者)评为全球最浪漫的十大城市之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非斯古城阿拉伯人居住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进入非斯城区(摄影:冯赣勇)
摩洛哥共有四大古城,建于公元9世纪的非斯(Fez)是仅次于卡萨布兰卡、拉巴特的第三大千年古城。位于摩洛哥中阿特拉斯山麓的一条狭长的山谷中,占地公顷。经过伊德里斯王朝的不断建设,如今已成为伊斯兰教圣城之一。
非斯城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谈到非斯古城的由来,马斌介绍说:非斯是非洲建立第一个伊斯兰王朝的伊德里斯一世所建。其子伊德里斯二世又加扩建,并于年定都于此,奠定了作为伊斯兰名城的基础。之后,处在从地中海到黑非洲,从马格里布东部到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交汇点上的非斯,便茁壮成长起来了。
非斯古城一角(摄影:冯赣勇)
公元9世纪,被伍麦叶人从科尔多瓦驱赶出来的安达卢西亚人在非斯河谷右岸定居下来,从突尼斯凯鲁万来的移民则在左岸安了家。年,这两个社区合而为一,由之而组成了非斯城。
非斯古城墙(摄影:冯赣勇)
非斯城市结构公元12世纪以后曾改变,有着典型的阿拉伯城市Medina的风貌,神秘的东方风情。该城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在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时,非斯代替马拉喀什成为了马里尼德王国的首都。
非斯古城景观(摄影:冯赣勇)
聚居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伊斯兰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喷泉等等。尽管法国统治者于年,将摩洛哥的政治首都改建到拉巴特,随之它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但是,由于在麦地那的核心地区有两座著名的清真寺:卡拉维因大清真寺和安达路斯大清真寺,所以,它至今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方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摩洛哥胡布兹烤饼(摄影:王珏)
团队经过五个小时左右行程,于13:00抵达非斯古城后用午餐。领队范京伟告诉大家,今天既然来到非斯,马斌也特意安排一顿正宗的摩洛哥国餐让大家品味感受一下。坐在饭桌前,服务员依然先端上了一大盘胡布兹烤饼及凉菜、水果拼盘。记者与几位早已有饿感的团友等不及国餐大菜上桌,先啃起大饼来。
非斯享用的国餐(摄影:王珏)
等了不大的功夫,冒着腾腾热气的塔吉锅被端上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由南瓜、葡萄干、土豆、火鸡腿、青瓜、小米、青菜、鹰嘴豆等烹制而成的这道正宗主餐,内中的选材起码得由近十样之多而构成。但记者品尝了一下,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吃了有三分之二,实在吃不下了……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受用,真是罪过呀!
国餐配菜(摄影:王珏)
饭后马斌领着大家在当地请的一个阿拉伯导游引领下进入非斯布日鲁南门,开始漫游古城。走进非斯老城区有如进入迷宫,转过一个口又是一个口,绕过一条街又是另一条街,街道曲曲折折,看不到尽头,据说这里共有9千多条街巷。这里的皮具及铜工艺品具有悠久的传统制作工艺。故进入非斯古城后首先参观了一家传统铜制品工艺店。
当地导游引导观光(摄影:冯赣勇)
只见店中五花八门的各种铜制品琳琅满目,光华四射。店中还有正在制作的工人,团友们兴致勃勃地观赏其制作工艺,不禁为其高超的手工艺赞叹不已。一些团友选购了自己心仪的铜制品,而记者则在古城中的工艺品店用20美元买了一个铜制绿色别致的阿拉伯神灯。
阿拉伯神灯(摄影:冯赣勇)
记者之所以选购这个神灯,是听随行的一位团友围绕这个神灯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有一个名叫阿拉丁的青年,他住在中国西部,后来受一名来自马格里布的魔法师之邀(他冒充为阿拉丁的爸爸),前往一个设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只神奇的油灯。
瓷质塔吉锅(摄影:冯赣勇)
魔法师正要进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时候,阿拉丁发现他被困在洞穴里。幸运的是,阿拉丁还留着魔法师借给他的一只魔戒。阿拉丁绝望地摩擦双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发出一个精灵。这个精灵还带他返回家中,而阿拉丁则也带回了油灯。
古城的孩童(摄影:冯赣勇)
正当他母亲要清理油灯的时候,突然间油灯迸发出一个威力更强大的精灵,随时等待主人的使唤。在精灵的帮助下,阿拉丁变得有钱有势,还娶了公主巴德罗巴朵尔。精灵更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宫还要壮丽。
俯瞰非斯古城(摄影:冯赣勇)
后来魔法师回到了阿拉丁所居住的城市,并且以诈术骗走了巴德罗巴朵尔的神灯。当时她没留意到那盏特别的油灯,交给了那个魔术师,以“旧灯换新灯”。魔术师命令精灵把阿拉丁的宫殿搬到马格里布。还好阿拉丁还保有那只魔戒指,因此,还有威力较小的精灵可供使唤。虽然戒指精灵无法直接破解神灯精灵的法力,但他还是能够将阿拉丁带往马格里布,帮助他救回妻子并击败了魔法师。
放学的孩子们(摄影:冯赣勇)
记者漫游在老城街巷中,看着手中的神灯,品味着神灯的故事,深感此次来摩洛哥非斯真是不虚此行,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工艺品,但却记录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不仅如此,在昨晚马拉喀什的不眠广场上,记者购买的一个不大的瓷质塔吉锅,也颇受记者的喜爱。在记者看来,旅游的路上看过的,留下的都是人生中的一份难得收获。
非斯街景(摄影:冯赣勇)
在非斯老城城中,人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居民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风俗和生活方式,老城中严禁汽车进入,运输方式以毛驴为主,满载货物的小毛驴常常就与游客并驾齐驱而行。据说摩洛哥是世界上拥有毛驴最多的国家之一。
穿城而过的毛驴(摄影:冯赣勇)
非斯还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Medina。Medina阿拉伯语中是城市城镇的意思。Medina有完整的城墙,内部是狭窄的街道连接城的各个角落,Medina内遍布清真寺、广场、市场、各种工匠作坊。同时,狭窄的街道也有助于对付外来的入侵者。
古城商贩(摄影:冯赣勇)
马斌介绍说:现存完整的Medina主要集中在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非斯老城中的这些街道结构复杂,据说就是当地人有时也会转晕。但是老城里实施完善,商店,作坊聚全,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城门,一生就生活在城中。水果、蔬菜、肉铺、糖果店应有尽有,恍惚感觉到了北京老城区中的某个胡同。
阿布伊南古兰经学院(摄影:冯赣勇)
非斯城中有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的安德鲁斯清真寺和拥有根圆柱的卡拉维因清真寺,两座清真寺都是在公元年左右建成的。公元年设立的卡罗因大学,是最古老的伊斯兰高等学府。12世纪左右是非斯城的全盛时期,据记载当时拥有座清真寺,现仍有余座。
伊德里斯陵寝(摄影:冯赣勇)
布阿那尼亚清真寺、阿塔里清真寺等都是著名的建筑。16世纪萨阿德王朝时期,城的南北山坡修建的两个碉堡依然耸立。城内还有伊德里斯二世的坟墓。
非斯古城暮色(摄影:冯赣勇)
非斯的皮革业非常有名,更为奇特的是皮革的染色,染色原料为纯天然,五颜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张完整的画板,蔚为壮观。记者一行在参观老城街巷深处的一家前店后厂的皮工艺作坊中,从嗅觉到感官均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传统制皮工艺的特色。
传统制皮工艺坊(摄影:冯赣勇)
走进店中刺鼻的味道能令人窒息,顺着陡怂的窄窄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作坊房顶后面的阳台向下俯瞰,数十口大缸里面都是正在进行加工泡制的皮革。虽然那种气味十分难闻,但是却让人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个传统工艺制作的景象。
非斯老城留影(摄影:冯赣勇)
在结束了非斯古城的观光后,记者同马斌建议,能否带团队到一个高处类似观景台的地方俯瞰一下非斯古城。马斌欣然应允,于是,大巴车出了老城在前往团队下榻的非斯Volubilis四星级酒店途中,顺着公路来到一个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从一个侧面俯瞰到非斯古城参差错落的壮观景象。在此,海涛-五洲“走进摩洛哥”之旅团队,也留下了探访浪漫之都非斯古城的唯一一张合影。
文章转载自
央广网
我们的官方网址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