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摩洛哥马拉喀什天堂与人间只有一道景点之

发布时间:2017/10/8 15:05:56   点击数:
大白宋性别女,爱好男,喜吃喝,好玩乐,外表平和,内心笃定,平日路人甲,旅行扮女神,文可写游记,武可提行李,人送外号“一根筋”。

马拉喀什

摩洛哥四大古皇城之一,“红色之城”(一说为城墙全部用红色石头建成。一说为老城内建筑与街巷多采用红色石头搭建)、“北非后花园”都是它的前缀,而我对这座城市的感受,用两部影视剧的名字来概括更为得当——《步步惊心》《大开眼界》

DAY1《步步惊心》

经过从阿布扎比转机的8小时飞行,飞机降落在卡萨布兰卡默罕默德五世机场。落地不等于开玩,两个姑娘还要从这里乘火车去马拉喀什。为什么到达卡萨布兰卡不就地玩耍,非要坐三小时火车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马拉喀什开启摩洛哥之旅的第一站呢?

火车站台上等候的乘客们

答案是十日后我们将从卡萨布兰卡乘机离境,如果以马拉喀什作为终点,届时势必要再折回卡萨布兰卡。倒不如趁着体力够充沛,从马拉喀什开始,以卡萨布兰卡为终。

沿途不毛之地并无风景可看

后来的旅途证明,这种设计是无比正确的,如果我们一开始经历了卡萨布兰卡和首都拉巴特的井然有序以及现代化,那么玩到后程必定不能适应马拉喀什的无序和混乱。

几小时后,火车停靠马拉喀什火车站,出站、买电话卡、吃麦当劳、打车一气呵成,直奔老城麦地纳。

老城街景,建筑多以红色为主

01勒索

实话说,从出租车上下来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沮丧的。看着眼前貌似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县城的地方,我期待的是之前在游记中看到的美景,不是如此一副破败的残景。但转念一想,这如同识人一般:一个外表出色的人,内心究竟是怎样的,还得近距离探究,方得正解。

拖着箱子进了城门,狭窄的巷道内不断出现摩托车的身影。由于攻略做得还算充分,我们了解到不少当地人都将给游人带路作为营生,其中不乏故意讹诈者。为了避免鸡同鸭讲的交流和临时变卦的勒索,我和小姐姐提前制订了12字方针——装聋作哑、目不斜视、只看导航。

即便这样,我们仍旧被人盯上了。

就在我们甩掉几个从城门口就围上来要带路的人、已经很接近目标民宿时,一个从后面追上我们的当地青年示意,让我们跟他走,他知道那家我们要去的民宿。

我们订的民宿,就在这条巷子的深处

不知怎的,那一瞬间我们放松了警惕,以为他是民宿的工作人员。但走了两步突然意识到,他应该也是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看来一会儿要掏钱了。

果然,跟着他七扭八拐到一家民宿门口,他伸出了手。我们真的不想纵容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于是假装听不懂。说时迟、那时快,我的身后突然出现了另一个青年。两人一前一后,把我们两个姑娘堵在了无人经过的巷子里。

突然的变故让我猝不及防,下意识地赶紧把身后的背包背到胸前。或许是我的脸色突变吓到了对方,身后的青年用英语说:“我不吃人,我是绅士。”门口的争执声惊动了民宿内的人,一个穿着阿拉伯传统长袍的人走了出来。谢天谢地,民宿的老板终于出现了。

在民宿老板的调解下,我们给了每人10迪拉姆(当地货币,1迪拉姆约等于0.7元人民币),终于得以脱身。好在我们之前准备了足够多的零钱,否则大面额的当地货币被看到后,可就不是20能解决的了。

民宿巷子口熟睡的猫崽

02戒备

民宿内坐定,老板端上的滚烫薄荷茶安抚了两颗受惊的心,也褪去了天气带来的暑热。薄荷茶,摩洛哥传统茶饮,不放糖苦,放糖太甜,味道自行脑补绿箭。老板很细心地提供当地地图,除了标注一系列知名景点,还叮嘱了我们关于打车的价格。

出了民宿,我们一脸戒备地穿越了居民区,一路上从一家家民居商铺前走过,总觉得被大叔、小哥、孩童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是啊,对当地人而言,相比长期接触的欧洲人的金发碧眼,近年开始多起来的东方面孔更为新鲜。

几分钟的路程,便找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德吉玛广场。下午四点的德吉玛广场上晃荡着稀稀拉拉的人群,丝毫看不出热闹与人声鼎沸。这里的喧闹只属于夜晚,或许用我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小吃街来打比方并不恰当,但小吃街的夜晚永远热闹过白天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我们锁定了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库图比亚清真寺。一路上,也许是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回神,我们始终处于警觉的状态。不论是路边站街无业青年的多国“你好”搭讪,还是当地人迎面招呼的“库尼七哇(日语“你好”)”,一概置之不理。脸上写着“生人勿扰”的我真的一丝笑容都挤不出来,因为担心善意的微笑会给自己招来之前的遭遇。

03赏美

香塔,马拉喀什市区最高的建筑,也是城市的标志,坐落在库图比亚清真寺内。

相传当年建塔时,工匠们往砌石块用的泥浆粘合剂中掺入了近万袋浓郁的麝香及其他香料,使得这座历史近千年的古塔至今都散发着馥郁的香气。不过非穆斯林不能参观,我等游人只能在外围一窥美景,与香味无缘,亦不能欣赏其内部的木结构“穆克纳斯”蜂巢状立体雕饰,而那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自然也无法得见。

进不去就在外围合个影吧

库图比亚清真寺旁有座小花园,遍植棕榈树等热带植物,本想好好感受非洲花园的绿趣,但长椅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当地青年看着来往的人群,让我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一小时前的不快又涌上心头。

唉,还是去“看门”吧!

马拉喀什老城的城门共有19座,雕刻著古兰经文的阿格诺门既是其中最美的一座,也是老城的入口之一。夕阳中的城门少了几分恢弘之气,倒像是一位满面沧桑的大叔望着旁边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门楼左右各有一个鸟巢,伫立的白鹳莫非是守护者的化身?或许它们身上肩负着千年的使命也说不定呢!

阿格诺门旁满是洞眼的红色城墙

04擦肩

错过萨第安墓这件事,不知从何讲起。

第一天在前往阿格诺门来回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了这座有些类似香塔的建筑。从建筑的占地面积和庞大程度,傻子也能判断出这是一个景点,但它究竟是哪个景点呢?我们没有深究,看过阿格诺门天色已晚,还是迅速回到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更为安全,便与这块皇家墓地擦肩而过。

第二天下午,我们按照地图的指引又来到了这里,看来此处便是萨第安墓真身所在。虽然找到了皇家墓的位置,但我们却连门都没摸到(盗墓贼还能靠洛阳铲找到挖墓的位置呢)。看着陆陆续续从里面走出穿鞋的穆斯林教徒,我们把这里误会成了游客禁止进入的清真寺,但贼心不死的我们不想空手而归,于是围绕这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寻找入口。

三三两两坐在萨第安墓外歇息的当地居民

在询问了若干放学的小女生(语言不通仅仅是鸡同鸭讲)以及婉拒了一位男士的热情搭话后,我们最终拍了几张外围的照片还是放弃了。后来听沙漠拼团的同伴讲起,其实那里是有入口的,他们进去参观了。

附近刚放学的小朋友

起初觉得有些遗憾,但转念想想也没损失。小至旅行,大至人生,必有遗憾。而在它来临时泰然处之,也许才能在未来遇到更好的收获。

05魔幻

在一家知名餐馆吃过味道不甚理想的摩国第一餐之后,伴着夜色回到了市中心。忐忑归忐忑,大名鼎鼎的德吉玛广场还是要去看看的。不过我们并未打算穿梭于广场之内,攻略中特意提醒游客注意小偷小摸,于是从边缘绕过,来到下午买橙汁的28号摊位,继续在帅小哥家消费。

夜晚的广场上与白天大相径庭,像是从一座千年古城瞬间穿越到了魔幻主义世界。杂耍?有!吃食?有!舞蛇?有!耍猴?有!算命?有!表演?有!纹身?有!乞讨?有!便衣?照样有!若干的声音混在一起,虽然嘈杂但并不令人心生烦恼,反倒让人觉得这座世遗广场终于显现出了最市井、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没有下午被勒索的小插曲,也许我会在此时爱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排档!

DAY2《大开眼界》

01撞色

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的花园位于老城区外,尽管民宿老板说20迪拉姆足够,但我们还是多掏了10迪拉姆才打上车。竟然还有司机开价50迪拉姆,真是把游客都当成冤大头了么?!有点怀念天朝的交通客运管理办公室,这情况都没地方投诉去。

这片小园子的前主人是法国画家Majorelle,后来YSL老爷子买下了它,在原有的阿拉伯式印象派花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变成了今天游客们看到的迷人景观。

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撞色,蓝色和黄色之间的剧烈碰撞,堪称以红色为主的马拉喀什景点中的一股清流,也让人从燥热的天气中感受到凉爽。

如果你把这里想象成世外桃源,那就错了。这里并不幽静,每一处拍照位置前都有几批游客在等待,真有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金发妞、棕发妞、黑发妞、红发妞……各国妹纸拍得不亦乐乎,只是苦了对面拍照的人。

花园中的博物馆是圣罗兰私藏的沙漠民族柏柏尔族的服饰藏品。有间小屋利用镜子的反射作用,让满天星斗仿若呈现在参观者眼前,先是一句“哇噢”脱口而出,接来下才是各种词汇的赞美。

02雕花

上午逛花园,下午神学院。

按照这个节奏,我们顶着烈日打车回到老城,跟随手机地图穿梭在狭窄的街道小巷里寻找本约瑟夫神学院。上午在花园内放松的神经,因为回到老城又变得紧绷起来。小伙伴每说一次,“走过了”、“走错了”都会让我产生马上有站街青年过来要求强行带路的错觉。

而去往神学院的路上,的确遇到了口中念叨着“德吉玛广场”的名字并表现出带路欲望的人,但见我们并无反应,也就不再跟随。

奢华雕花和无限延伸的马赛克装饰是这所神学院的看点所在,虽然有座房间最多可容纳名学生,但每间房都是“鸽子笼”,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静心学习,也不是一件易事。

站在院子里,耳边仿佛响起几百人共同朗诵经书的声音。

03宏大

虽然叫“巴伊亚王宫”,但这并不是国王的住处,而是大维齐尔(穆斯林国家的宰相)的行宫。这位宰相的儿子后来与4位妻子和24位佳丽以及子女住在这里。

巴伊亚王宫不如本约瑟夫神学院精致气派,但胜在规模宏大,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主人的权势。

晚上收拾行囊准备第二天开赴撒哈拉沙漠时,我和小伙伴对这两天在马拉喀什的感受做了一个总结:天堂和人间之间,只隔了一道景点。

所有的景点都值得亮起“FIVESTARS”(五颗星),但景点之外的很多人和事,却只能给“TWOSTARS”(两颗星)。比如不打表漫天要价的出租车、对游客和本地人价格不一的食物、抓住游客衣服赖在身边不走的乞讨孩童、游手好闲的站街青年……带路勒索那件事,直接负分。

在景点内,我们的神经是放松的,充分享受美景带来的愉悦;但景点外,紧绷的神经让人无时不刻不想离开这个城市。马拉喀什的际遇让我不得不戴着有色眼镜,怀着一颗异常戒备的心,在接下来的若干天内去游览这个国家。当然,这个城市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热情周到的民宿老板、开朗阳光的橙汁小哥、无处不在的猫咪……

摩洛哥传统菜肴牛肉丸煎蛋

也许用两天时间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短了些,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踏上前往撒哈拉的路途。再见了,红色之城。这句“再见”,并不是“再也不见”,反而希望有机会能再次相见,愿景点内外都是天堂!

自问自答

Q:旅途中没随手拍些有趣的照片吗?

A:在开往马拉喀什的火车上,身边坐了一位黑人兄弟,小伙伴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拍下了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Q:逛没逛传统的阿拉伯市集?

A:曾经从市集中穿过,感觉类似我国的批发市场。货架上的物品虽然颜色混搭得五花八门,但细看却是粗糙异常。因为担心拍照会被店主拉住消费,仅仅偷拍了一张,还照虚了。

大白宋旅行游记

罗马

欧洲的西安

米兰

无关时尚话米都

威尼斯

水之城的醉人童话

佛罗伦萨

这个“美人”有点“冷”

罗马

向左骑士团,向右梵蒂冈——罗马城的两个“国中国”

金环小镇

来一场穿越时光之旅

圣彼得堡

对不起,九九八十一图不够展示你的美

莫斯科

我和童话城堡有个约会

阿联酋

说迪拜很土豪?阿布扎比笑而不语!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二甲基亚砜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gs/136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