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这一节日标志着安得拉邦新的一年的开始,人

发布时间:2022/11/17 14:16:06   点击数:

迪姆萨一种流行于山区部落的部落民舞蹈。10到15个妇女排成一排,其中有人操着乐器。她们随着莫里、突杜马和达普之类的乐器奏出的节拍翩翩起舞,赞美属于本地的神明。舞蹈通常在当地的集市上和维沙卡帕特南县的节庆活动上表演。妇女们穿戴的都是典型的部落服装和装饰品。安得拉邦庆祝的印度教节日有达萨拉节、迪帕瓦利节、斯里·拉马纳瓦利节、克里希那·柬马斯塔米节、维那雅迦·查威提节(象头神诞辰节)和马哈·希瓦拉特立节。不过,乌贾迪节(泰卢固元旦)、桑克兰提节、达萨拉节和维那雅迦·查威提节的庆祝活动却是安得拉邦所独有的。

这一节日标志着安得拉邦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打扫房舍,穿起新衣。祈祷求福和入寺拜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乌贾迪节敬神的供品由楝树叶、盐、罗望子、芒果、粗糖混合做成,象征着新的一年的生活将会苦、酸、香、咸、甜诸味俱全。这是整个特仑甘纳和拉雅拉席马某些地区最流行的节日。该节为期九天,从印历7月(公历9-10月)第一天开始,到杜塞呵拉日前一天的马哈马瓦密日结束。这是一个崇拜吉祥女神的节日。吉祥女神在这里生为巴塔伽马。

过节时家庭主妇们先行沐浴,然后便开始将不同种类、各种颜色的花朵扎成_堵波的形状,放在苇子或竹子编成的盘子或铜制的盘子上,在堵波上面,安置一尊姜黄做的吉祥女神像,它就叫作巴塔伽马。敬拜过后,就把它移置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到了晚间,所有的家庭主妇们穿戴齐整,轮流擎着巴塔伽马,将它送到寺庙或者池边河畔。所有的塑像都放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妇女们围着它们唱歌拍手,俯仰转圈。最后,她们把姜黄做的神像放入水中,让它们漂流而去,同时唱着敬神的歌曲。

这是一个旅游节,每年2月25日在海得拉巴举行庆祝。这个为期五天的节日颇能反映德干文化,突出展示海得拉巴的艺术、工艺和文化。节日里组织的文化活动项目包括Ghazals、qawalis和mushairas以及诗歌表演等,都是该城所独有的。活动期间还举办珍珠和镯子展销会,那里有晶莹剔透的珍珠和形式各异的镯子,皆为当地特产。安得拉邦在手工艺品制作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在手艺人的家庭里已传承了很多代。从皮制傀儡到扎染色织物,该邦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孔达帕利是著名的孔达帕利黑木玩具的制作中心。

卡兰卡利无疑是安得拉邦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一种通常称作比德里的工艺品是该邦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在黑色金属表面镶银的工艺制品。尼尔马尔是某些最细致精巧的木画和世所罕见的艺术制品的故乡。一种金属工艺品,其名称取自于这种精细制品的故乡比达尔。这是一种将银件镶入黑色金属的技艺。据说,这种古老而又引人注目的工艺在印度已经有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国王们对比德里情有独钟,它最初用于装饰王室宝剑和其他武器,后来,又应用在家庭器皿如雪茄和纸烟盒上。

在比德里那让人叹为观止的美感后面,有着艺人们长时间谨小慎微的努力。当初,这种技术是把金或银件嵌入钢的或者铜的基座上面。不过,今天制作基座的材料已经改为锌铜合金。它的黑色是将锌铜合金的表面缓缓加热,并用卤砂与老城土混合涂敷的结果。它的表面还要经过雕刻,或覆以银或黄铜。比德里的制作要经过四道主要工序,即铸造、雕刻、镶嵌和氧化。安得拉邦的卡因纳加尔一直就以其精细的银丝细工饰品制作而出名。它是一种极为细致的手艺,要求巨大的耐心和熟练的技术。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从不会与其他作品雷同。

主要的制作材料是绞扭的银丝。银匠将细银丝条弯成锯齿形,盘绕在较粗的银条上,构成器物的骨架。绕好后,再将细银丝条小心翼翼地焊接在骨架上。由于这种工艺品具有独特的锯齿形编织结构,看上去就像是细银丝做成的精美花边。这种银丝细工饰品在风格上通常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密纳克利、库拉·贾尔和枝叶花卉。它们是纯手工制品,对于所用银的成色要求很高。最常见的花样是叶子、花朵、树、动物和飞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dl/241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