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95后客户经理从被质疑到点赞需要多久

发布时间:2022/7/22 14:31:10   点击数:

MOROCCO

##

////

“期待的事,如果没竭尽全力,经常不会发生。担忧的事,如果没做好准备,总是一定会来。”这是本期主人公陈子集的工作签名,时刻准备着,是一种朴实的智慧,也是一种永不褪色的责任感。

文章/《上海小伙在拉巴特》

作者/陈子集

前不久,我从摩洛哥回国休假,走之前和一个客户开会。突然他抬起头来,盯着我说:“Zaki,要按时回来啊。虽然我平时一直说你的前任有多么好,但是现在我更欣赏你。”听完我愣了一下,笑着让他放心。

那个画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激动之余,我也在想:一年半以前,我是一个新人客户经理,现在我足够成熟了吗?如果有所成长,其中的变化到底是什么?

我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家里,让家人们分析分析我身上有什么变化。父母说,我胖了,让我要保持运动。亲戚说,我回来买了房,心态不一样了。朋友说,没啥变化,至少在发量上,没有变化。

我想,我需要仔细回顾一下这段时间经历的点点滴滴。

/初见客户,我认清了自身的差距/

年12月22日晚,我抵达摩洛哥拉巴特,第二天一早就和一伙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M运营商大楼参加workshop。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CTO、副CTO、各个总监全都在场。CTO见我是新人,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瞬间二十几个人的目光“唰”一下聚焦到我身上。我内心紧张到极点,但表面还是云淡风轻,简单介绍了几句,万幸没有露怯。

但其后进行的workshop,对我来说是一场灾难。法语对话的语速很快,而且各种技术词汇穿插其中,三个小时下来,我几乎什么都没听懂。拉巴特12月的天还挺冷,可是只穿着一套西装的我,衬衫后背已经湿透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差距”两个字。

没过多久,同事带着我去见另一位技术客户,介绍我时特别夸我十分优秀,客户听了只是冷冷地甩过来一句:“优秀是你说的,我还没有看见。”我俩一时语塞,非常尴尬。

自此,我下定决心,要让客户认可我,看到我的价值。

/难啃的骨头慢慢啃,办法总比困难多/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不间断地参加交付例会,陪基层客户上站,和本地员工处理好关系,让他们把一些难处理的问题、需要沟通的问题交给我。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和客户混脸熟。渐渐地,客户不再直接打SR(解决方案负责人)、PM(项目经理)、TD(技术负责人)的电话,而是先找到我,因为他们知道这样效率更高。

我的第一个关键任务是把某PS项目的超长期FAC(终验证书)签回来。

在与M客户群打交道一阵子以后,我了解超长期背后的真实原因:遗留问题较多,客户担心一旦签署,华为就不愿提供支持解决问题。

于是,我先联系TD,让他梳理出遗留问题,对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尝试与客户打开这个话题,询问他除了已经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外,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我们一并做的,要求他给我们发一个清单。

基于这个清单,我们评估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算上客户的内部签署流程最终签FAC的时间,会晚于我们对公司内部承诺兑现的时间点。我知道客户的担心,如果一味地要求客户,反而会失去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和客户沟通,希望他可以提前一周启动客户内部流程,把签署完的FAC准备好,我们一旦解决完所有遗留问题,他就可以立马发给我们。这样一来,客户的诉求得到了第一时间的保障和满足,同时我们也兑现对于公司的承诺。客户思考了一会儿,表示他被华为想要解决问题的决心打动,愿意这么做。

一周以后,FAC按时签回。身边的同事纷纷点赞,我暗暗欣喜之余,也明白了突破定式思维、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拉巴特的彩虹)

/用真心换真心/

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我对业务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些客户关系。每天大量的客户声音和内部诉求汇聚在一起,复杂、琐碎但是充实。

I项目是我承担PD角色的第一个项目,虽然临近合同签订,却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由于项目周期超过一年,设备迭代迅速,当年投标时用的BOQ早已不是最新的产品。尽管客户对此毫无感知,但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我们还是想提供给客户更好更新的产品。初步电话沟通的时候,客户拒绝替换条目,理由很明确:这个项目是一个招标项目,涉及多家厂商竞争。华为替换条目的提议意味着变更投标材料,而目前项目已决标,没有变更的可能。

第二天,我带着几页SR(解决方案负责人)通宵准备的材料,一早跑去找客户,坐在他边上,将新产品的优势逐条说给客户听。起初,客户一边回邮件一边心不在焉得听我说。听着听着他聚精会神起来,表现得颇有兴趣,再后来在说到容量提升、配置更简化等特点的时候,他一连追问了好几个问题。见客户这么感兴趣,我顺势提议组织一场交流,他立即同意了。

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后,交流的效果非常好,客户和他的技术团队都认可新产品有很大的提升。会后,客户打我电话,表示他希望华为协助他进行条目的替换。但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需要我们帮他准备一份帮助他说服采委会的澄清材料,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在连续第三个晚上11点离开客户办公室的夜晚,我们终于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第二天是客户上采委会汇报的日子,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一点也不担心,我认为我们和客户已做了万无一失的准备。果不其然,客户第二天打来“恭喜啊Zaki,采委会通过了变更条目的提议,现在你可以歇一歇了。”

自此以后,我和这位曾说过“没有看到我的优秀”的客户成为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后来也是他对我说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句话。

/爱上这里的理由/

回顾这一年半的成长,我对业务理解变深了,也因此处理问题更灵活。经历的场景多了,也因此解决办法多了起来。

有时我会想起入职面试时面试官的问题:“你从小土生土长在上海,让你去非洲父母同意不?你能适应吗?”当时我的回答是:“我想出去看看,想拥有更丰富的人生经历,体验非洲生活应该是一次不错的经历。”说实话当时我对非洲是个啥样完全没有概念,“想出去看看”是真话,可是看过以后呢?当时的我并没有明确的规划。

可现在,我看到了,也体验了。拉巴特这座城市虽然不像国内那样便利,却自有一番岁月静好。周末在市中心挑一家咖啡馆欣赏街景,或是到城郊的沙滩走一走吹吹海风,一周的疲惫就悄悄被抚平了。除此以外,人与人的联系也因为在异国更紧密了。同事们共同克服工作中的挑战,一起享受成就。我们交流真实的情感,在生活中相互扶持。这些,都是我爱上在这里的理由。

最后分享两张拉巴特的照片,这是个小而美的城市,时常让人忘了自己身处非洲。

(办公室窗外的晚霞)

(疫情期间,电车也戴上了口罩)

(一间河边的餐厅,见客户的首选之地)

本文转自《华为人》·人荐人爱电子版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华为校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dl/238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