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巴特 >> 拉巴特地理 >> 赤水父母要看,更要给孩子看悬崖上的求学路
点上方“赤水论坛”订阅本刊
四川悬崖村:孩子上学爬藤梯多名村民摔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层台阶的中间那级,海拔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米。
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
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阿土勒尔村过去建有连接山下的索道,不过开动一次索道需要几百度电,村里人根本用不起,后来索道就拆除了。如果单从安全问题考虑,在现有的崖壁道路上用钢筋焊接的梯子代替藤梯,再添加防护栏,怎么也得耗资几百万。
5月14日是家长接孩子的日子,清晨6点多,30多岁的陈古吉带着背包绳和另外两个家长一起下山接孩子。村里身手敏捷的年轻人,下山通常需要1小时,上山大约90分钟,对于外来的人,通常是这个时间的两倍。9点多钟,勒尔小学校长吉克拉者带着15个孩子到山下,其中有陈古吉的5个孩子,4个女孩1个男孩,最小的男孩叫陈木黑,6岁,读学前班。
上学的孩子都背着沉沉的书包,大多数是女孩,15个孩子在三个家长的保护下,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上山容易下山难,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就不再外出了。
如今外面道路通畅,物流通畅,商业发达,阿土勒尔村落在了后面。由于道路问题,村民养殖的牲口都运不到山下,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村民把产量有限的花椒和核桃背到山下,换回日用品和少量的现金,村民普遍处于贫困线下。
由于道路问题,村民养殖的牲口都运不到山下,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村民把产量有限的花椒和核桃背到山下,换回日用品和少量的现金,村民普遍处于贫困线下。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接下来马上组织论证彻底解决方案。
悬崖上的求学路走崖壁,爬藤梯,用2个小时,从学校到达“悬崖村”。生活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15个孩子的上下学经历让人震惊。媒体与大众很难想象还有人生活在连安全都保障不了的环境里,然而,凉山“悬崖村”仅仅是中国广大山区的一个缩影。
很长时间以来,新疆喀什皮勒村和外界的联系渠道就是索道和骆驼。孩子出门上学,先要翻越村口一座陡峭的大山,之后再过一段近米的索道,然后再骑着骆驼过河,在悬崖和乱石中走2到3天,才能到达县城的寄宿学校。由于道路不通,导致皮勒村没电、没有自来水、没有通信信号。村民照明、看电视依靠太阳能光伏设备。用水则要去山脚下的河里挑,打电话只能用村委会惟一的一部卫星电话,电话费是一分钟一元钱。“新春走基层”活动组报道了皮里村孩子的艰辛上学路,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mingzhez.com/lbtdl/20322.html